CN101022847A - 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2847A
CN101022847A CNA2005800311743A CN200580031174A CN101022847A CN 101022847 A CN101022847 A CN 101022847A CN A2005800311743 A CNA2005800311743 A CN A2005800311743A CN 200580031174 A CN200580031174 A CN 200580031174A CN 101022847 A CN101022847 A CN 101022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ectorant
suction catheter
suction
pum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11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永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2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63Tracheal tubes combined with suction tubes, catheters or the like; Outside conn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3/00Insufflators for therapeutic or disinfectant purposes, i.e. devices for blowing a gas, powder or vapour in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75Tracheal tubes having openings in the tube
    • A61M16/0477Tracheal tubes having openings in the tube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delivering or removing fluids
    • A61M16/0484Tracheal tubes having openings in the tube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delivering or removing fluids at the distal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7/00Drainage appliance for wounds or the like, i.e. wound drains, implanted dr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65Tracheostomy tubes; Devices for performing a tracheostom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asks,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27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meter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中,人工呼吸机(21)通过气管插管(14)对气管(13)进行送气和排气,而在有痰滞留时,使管泵(16A)工作,靠其负压经由吸引管(15)将痰向体外排出,由于作为吸痰器(16)采用了管泵(16A),所以,即使在使正压作用于肺的情况下,人工呼吸机(12)的呼吸道内压也几乎不发生变动,能够在维持人工呼吸的情况下进行痰的处理,能够防止感染性病原体从痰收集瓶(17)排放到空气中而引发二次感染。

Description

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经气管切开术形成在气管中途的孔而进行的气管内痰的自动吸引技术。
背景技术
为保证患者的呼吸,开发出了利用人工呼吸机实施人工呼吸的技术。这是一种将气管插管插入被切开的气管中,通过适配器将从人工呼吸机延伸出来的呼吸管与气管插管相连通以实施人工呼吸的技术。在人工呼吸中,滞留在气管中的痰会将呼吸道堵塞。因此,如何对痰进行处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痰的处理方法的通用例,下述方法已经公知:首先,由医护人员从气管插管上将适配器拆下,然后将吸引管插入气管插管的开口部中来将痰吸引出来。但是,这种方法不分昼夜都要进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劳动强度大,会加重医护人员的负担。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人工呼吸系统已为人们所知。按照专利文献1,是将人工呼吸吸引两用适配器安装在气管插管上,对设在该适配器内的一对阀实施开闭操作,使得某一阀打开时另一阀关闭。由此,能够将气管插管的内部流路作为送气和排气用呼吸通路以及痰的吸引通路使用。其结果,能够以人工呼吸机确保患者的呼吸并以吸痰器(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将气管内的痰吸出。
使用人工呼吸吸引两用适配器,可以省略迄今为止所采用的痰处理法中的如下烦琐作业,即,医护人员将呼吸管的适配器拆下而使人工呼吸短时间中止,在此期间通过吸引管将痰吸出。
另外,作为现有的人工呼吸系统用吸痰器,例如图12所示的隔膜式吸痰器100已经公知。
该吸痰器100具有:收纳在装置本体101的上部的、内部空间被隔膜102上下分隔的负压盒103;收纳在装置本体101的下部的旋转马达104;连结在旋转马达104的输出轴上的、可在垂直面内旋转的旋转板105;一端部支承在旋转板105外周部的一部分上、另一端部支承在隔膜102的中央部的连接件106;在负压盒103的上板上分离设置的吸气阀107和排气阀108。吸气阀107与自痰收集瓶109延伸的负压管110连通。另一方面,排气阀108向大气开放。此外,与未图示的吸引管的痰排出侧端部连通的痰排出管111与收集瓶109连通。
通过旋转马达104使旋转板105旋转,使得连接件106下降而将隔膜102的中央部位向下拉动。于是,负压盒103的上部空间变成负压。因此,在排气阀108关闭的状态下吸气阀107打开,相应地,通过负压管110使痰收集瓶109的内部空间变成负压。其结果,负压力将作用于经111与收集瓶109连通的吸引管,气管内的痰被吸引到痰收集瓶109内。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19175号公报。
然而,现有的吸痰器100存在着如下缺点。即,
(1)在患者为重症患者的情况下,要一直作用正压(正呼吸压力)以使肺扩张。吸痰器100的负压盒103上设置有吸气阀107和排气阀108。因此,例如,即便是采用在呼吸管不从气管插管上拆下的情况下进行吸痰的封闭吸引系统(CCS)的人工呼吸设备,也有下述危险,即,一旦作用正压,气管内的一部分空气便会经由吸引管、收集瓶109以及吸痰器100的两个阀107、108被排放到外部。这将导致人工呼吸机的呼吸道内压变动,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2)根据现有的人工呼吸系统,即便是在采用上述CCS方式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时,也要将人工呼吸吸引两用适配器的阀从呼吸侧切换到痰处理侧。所谓人工呼吸吸引两用适配器,具有某一阀打开则另一阀关闭这样一种复杂的阀结构。因此,尽管时间很短,但患者的呼吸也有停止的时候。即,无法做到在人工呼吸继续的情况下对气管内的痰进行处理。
(3)若采用隔膜式吸痰器100,则即便是痰收集瓶109中放入了消毒液,也无法使吸引管所连通的痰排出管111浸渍在消毒液中,无法做到在痰不暴露于收集瓶109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杀菌。这是由于,是通过自收集瓶109延伸的负压管110使收集瓶109内变成负压,利用该负压力的作用,经由与收集瓶109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吸引管的排出口将痰吸入收集瓶109内的缘故。其结果,例如在患者是SAES等感染性病原体的携带者的情况下,存在着未被杀灭的感染性病原体经由吸痰器100的排气阀108被排放到外部的危险性。
为此,发明人专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作为适合CCS式人工呼吸设备使用的吸痰器,将着眼点放在了不使用阀而能够进行液体的压送的管泵上。这是一种以安装在转动体上的辊将管的局部封闭、同时使该管上的封闭位置连续地向液体排出侧移动,从而将管内的液体强制挤压出去的装置。但是,管泵的吸引力弱,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流量也小。
然而发明人发现,患者气管内所产生的痰,会在人工呼吸机的吸气和排气之间在气管内上升,逐渐堆积到气管插管的末端附近。此外,在气管插管的末端,形成有痰的吸引口。因此,即便如上所述采用吸引力小的管泵作为吸痰器,也能够充分地对气管内的痰进行吸引。发明人基于上述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根据该装置,即使在存在于气管内的吸引管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的状态下,也不会伤及气管内壁,且能够将痰连续安全地吸引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根据该装置,即便在正压作用于肺的情况下,人工呼吸机的呼吸道内压力也不会变动,能够在人工呼吸继续进行的情况下进行痰的处理,而且能够防止感染性病原体从痰收集瓶排放到空气中而引发二次感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根据该装置,能够避免吸痰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自动防止气管堵塞等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检测出痰的有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根据该装置,能够将吸痰的异常状态通报给第三者,由此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的总体立体图。
图2a是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展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2b是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展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2c是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展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2d是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展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3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的控制部的流程图。
图4是对以采用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进行吸痰时吸引压的变动进行展示的曲线图。
图5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的总体立体图。
图6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3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的总体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总体立体图。
图8是对以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吸引痰膜时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9是对以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吸引痰膜时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总体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控制部的流程图。
图12是现有技术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  人工呼吸系统    11  呼吸管
12  人工呼吸机    13  气管    14  气管插管
15  吸引管
16、160、160A  吸痰器(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16A  管泵    16B  辅助泵
18  控制部        31   压力传感器
51  转动体        51a  挤压辊    52旋转机构
53  挤压引导件    53a  管挤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具有末端部存在于气管内并对该气管内产生的痰进行吸引的吸引管;以及与该吸引管连通并产生对所述痰进行吸引的负压力的泵机构,其中,所述泵机构是管泵,该管泵包括:转动体,在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离的位置上,分别突出地设置有对所述吸引管的弹性变形自如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使其封闭的多个挤压辊;挤压引导件,以距该转动体的外周面既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与该转动体对置的面为与该转动体的外周面平行地弯曲的管挤压面;和使所述转动体旋转的旋转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对于滞留在气管内的痰,可利用通过使管泵工作而在泵内产生的负压力(真空力),将其经由吸引管吸出体外。
具体地说,首先,将吸引管放在转动体的外周面和挤压引导件的管挤压面之间,通过旋转机构使转动体向痰排出侧旋转。于是,挤压辊将沿着挤压引导件的管挤压面向痰排出侧旋转。此时,在挤压引导件的管挤压面和挤压辊之间,吸引管的一部分被封闭。该封闭位置随着转动体的旋转而连续地向痰排出侧移动,将吸引管内的痰向排出侧压送。因此,在吸引管的吸引侧产生负压力,将气管内的痰吸入吸引管中。其结果,可将痰从吸引管中排出。
此外,管泵是以低速、定量(例如10~100cc/秒)、高压连续进行吸引的泵。其结果,痰未将吸引管堵塞时吸引管内的吸引压不会升高,而吸引管被痰堵塞时吸引压才开始升高。因此,即使使管泵一直工作,也几乎不会妨碍呼吸。而且,即使存在于气管内的吸引管的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因进行上述吸引而导致气管内壁的一部分被吸入吸引管内从而伤及气管内壁的危险性也很小。其结果,能够连续且安全地进行吸痰。
作为吸引管,只要是弹性变形自如的管子(管体)即可,对其材料、口径、长度并无限定。吸引管的材料,例如可采用软质聚乙烯、软质聚丙烯、软质聚氨酯、软质硅酮、软质聚醚醚酮、软质氯乙烯等。
吸引管的末端部,既可以直接插入气管中,也可以通过气管插管插入。吸引管可以采用可自由拆装以分割成存在于气管中的部分、以及从该部分一直延伸到泵机构的部分的管子。
作为能够以吸引管进行吸引的物质,可列举出痰。此外,还可以列举出唾液等其它分泌物。所述泵机构,是靠其内部产生的负压经由吸引管将滞留在气管内的痰吸出的装置。
对于挤压辊、转动体以及挤压引导件的材料和直径等并无限定。挤压引导件例如可以采用板材、块体等制造。挤压引导件例如也可以呈沟槽状。
作为旋转机构,例如可以采用电动马达、气动马达等。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用于人工呼吸系统,该人工呼吸系统具备连接有送气和排气用呼吸管的人工呼吸机、以及与所述呼吸管连通并被插入患者气管中的气管插管,在呼吸管与所述气管插管连通的状态下,该吸引装置借助泵机构经由吸引管对痰进行吸引,其中,所述泵机构是管泵,该管泵包括:转动体,在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离的位置上,分别突出地设置有对所述吸引管的弹性变形自如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使其封闭的多个挤压辊;挤压引导件,以距该转动体的外周面既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与该转动体对置的面为与该转动体的外周面平行地弯曲的管挤压面;和使所述转动体旋转的旋转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人工呼吸机对患者气管的送气和排气是经由气管插管进行的。而有痰滞留在气管内时,可利用通过使管泵工作而在泵内产生的负压力,经由吸引管将痰吸出体外。
具体地说,首先,将吸引管放在转动体的外周面和挤压引导件的管挤压面之间,通过旋转机构使转动体向痰排出侧旋转(周转)。于是,挤压辊将沿着挤压引导件的管挤压面向痰排出侧旋转。此时,在挤压引导件的管挤压面和挤压辊之间,吸引管的一部分被封闭。该封闭位置随着转动体的旋转而连续地向痰排出侧移动,将吸引管内的痰向排出侧压送。因此,在吸引管的吸引侧产生负压力,将气管内的痰吸入吸引管中。其结果,可将痰从吸引管中排出。
此外,管泵是以低速、定量、高压连续进行吸引的泵。其结果,痰未将吸引管堵塞时吸引管内的吸引压不会升高,而吸引管被痰堵塞时吸引压才开始升高。因此,即使使管泵一直工作,也几乎不会妨碍呼吸,而且,例如,即使存在于气管内的吸引管的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也不易因进行吸引而伤及气管内壁。其结果,能够连续且安全地进行吸痰。毋庸置疑,也可以借助定时器控制使管泵以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工作。
通过采用管泵,即便在患者是例如有必要使正压一直作用于肺的重症患者的情况下,也不会像现有的隔膜式气管内痰吸引装置那样存在因正压的作用而使气管内的一部分空气通过吸气阀或排气阀排放到外部的可能。其结果,即使在上述正压作用时,人工呼吸机的呼吸道内压也不会变动,不会因吸痰影响患者的呼吸。
而且,由于采用了管泵,因而例如在痰收集瓶中放有消毒液的情况下,能够使与吸引管连通的痰排出管直接浸渍在消毒液中,能够在痰不暴露于收集瓶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杀菌。因此,能够防止感染性病原体从收集瓶排放到空气中而引发二次感染。这是由于,是在一直有吸引管的一部分被挤压辊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吸痰的缘故。换言之,通过在封闭回路内对痰进行吸引,可避免痰暴露在收集瓶的内部空间中。
人工呼吸机,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呼吸而对气管以一定时间间隔反复交替进行送气和排气的设备。对于人工呼吸机的构造并无限定。
所述气管插管,是从气管上的经气管切开术形成的孔中通过并插入到气管内的短尺寸的管件。气管插管的内部通路既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此外,在气管插管的气管侧端部的外周面上,为了将气管与气管插管之间的缝隙封堵起来,也可以安装随着空气的进出自由扩张收缩的封套。
将吸引管固定在气管插管上,不仅包括将吸引管和气管插管固定成一体,还包括平时将吸引管插拔自如地安装在气管插管上的情况。
吸引管既可以固定在气管插管的通路壁的内周面上,也可以固定在外周面上。吸引管,也可以是能拆装自如地分割成固定在吸引管上的部分、以及从该部分延伸到泵机构的部分的管子。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在所述吸引管上,设置有对该吸引管的内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将滞留在所述气管内的痰以比所述管泵高的吸引力吸出的辅助泵与所述吸引管连通,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吸引管的内压高于正常吸痰时的压力的状态时,使所述管泵的吸引力提高,或者使所述辅助泵工作。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当吸痰的过程中例如因痰多或吸引高粘度的痰而导致吸引管被堵塞时,吸引压变得高于正常吸痰时的值。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这一情况时,从控制部对管泵或者辅助泵发出工作指令,提高管泵的吸引力,或者使辅助泵工作。其结果,能够避免吸痰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发生,自动防止气管堵塞等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能够以压力传感器对吸引管的内压进行检测,因此,还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检测痰的有无。
此外,若预先确定了从管泵切换到与之相比输出更高的辅助泵时的吸引管的内压值(设定值),则还能够根据咳痰量或咳痰的粘度相应地实施痰的吸引处理。
以辅助泵进行吸痰时,以管泵进行的吸痰既可以继续也可以停止。
对吸引管的内压(吸引压)进行检测的位置并无限定。例如,既可以在吸引管的内部,也可以在吸引管的中途安装分支管,再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该分支管的末端进行检测。
作为辅助泵,可以通过分支管与吸引管连通。此外,可以在该分支管与吸引管二者的连通部设置阀(转换阀、安全阀等),该阀在吸引管的内压高于设定值时将痰的吸引方向改向辅助泵侧(分支管侧)。
在从管泵吸痰转换到辅助泵吸痰的情况下,所预先确定的进行转换的值(设定值)不受限制。例如,也可以是管泵的输出为最大时的吸引管的内压值。此外,设定值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加以改变。具体地说,是5~15KPa。
辅助泵的种类不受限定。例如,可以采用隔膜式痰吸引泵等。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所述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具有发出报警声的报警机构,在所述吸引管上设置有对该吸引管的内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吸引管内压上升,并且该检测状态经过了既定时间时,由所述报警机构发出报警声。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能够对吸引管内压的上升持续既定时间的状态、例如吸引管被堵塞或者痰的粘度过大而使得管内的吸引速度变低等状态进行检测,并能够发出报警声向第三者告知异常状态的发生。因此,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报警机构中组装有报警声发生电路和扬声器。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图1中,10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该人工呼吸系统10具有:连接有送气和排气用的呼吸管11的人工呼吸机12;与呼吸管11连通且插入患者的气管13中的气管插管14;与吸引管(吸引力导管)15连通的吸痰器(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16,该吸引管15与呼吸管11连通且将滞留在气管13内的痰吸出;两个痰收集瓶17A、17B;对与吸引管15的内压相对应的由吸痰器16产生的痰吸引压以及人工呼吸机12的打开·关闭以序列发生器分别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8。
人工呼吸机12,是使内装的压缩机以一定时间间隔工作来确保患者的呼吸的装置。呼吸管11,将人工呼吸机12的送排气口和安装在气管插管14的根部的固定件(接头部)20连通。在呼吸管11的中途,设置有进行排气的呼气阀21。气管插管14插入经气管切开术在患者的气管13上形成的孔中,是大致J字形弯曲的塑料制成的管。气管插管14的内径为9mm,末端开口于气管内。
从吸痰器16延伸过来的吸引管15的末端经上述固定件20存在于气管插管14的管内。吸引管15的末端部的插入位置在与气管插管14的末端相同的位置上。吸引管15的外径为4mm。因此,在气管插管14的内部通路中,确保具有51mm2的较大截面积的呼吸通路14a。因此,患者能够轻松地进行呼吸。
此外,吸引管15的内部形成有痰吸引通路15a。并且,在吸引管15的末端部形成有痰吸引口15b。该痰吸引口15b的形成位置在吸引管15的末端。
在吸引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间部靠上游(气管插管14)的一侧,有对吸痰器16产生的吸引压进行检测时所使用的短尺寸的第1分支管30与之连通。第1分支管30的末端部(上端部)与压力传感器31连通。通过压力传感器31,能够对吸引管15的内压(管内的痰吸引压)进行检测。
此外,在吸引管15的、第1分支管30的下游部位附近,有长尺寸的第2分支管32与之连通。在第2分支管32的根部(与吸引管15连通的部分)设置有安全阀3,在吸引管15的内压超过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例如10KPa)时,该安全阀3的钢球(阀体)克服螺旋弹簧的弹力移动从而将阀打开。吸引管15的末端部插入在密闭的痰收集瓶17B的内部空间中。此外,痰收集瓶17B的内部空间和辅助泵16B的后述吸气阀通过负压管34连通。
吸痰器16,是靠内部产生的负压力将滞留在气管13内的痰经由吸引管15吸出,并将其回收到痰收集瓶17A或痰收集瓶17B中的装置。吸痰器16的细节将在后面说明。
控制部18中安装有前述序列发生器和未图示的定时器。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吸痰器16进行详细说明。
吸痰器16具有管泵(泵机构)16A和辅助泵16B。
管泵16A主要具有:转动体51,在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离的位置上分别突出地设置有对吸引管15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将其封闭的4个挤压辊51a;挤压引导件53,距转动体51的外周面既定距离设置,与转动体51对置的面为与该转动体51的外周面平行地弯曲的管挤压面53a;以及使转动体51旋转的旋转机构52。
旋转机构52是电动马达,使转动体51沿着挤压引导件53的管挤压面53a旋转。管泵16A的痰压送量(压送速度)为100cc/秒。
辅助泵16B将滞留在气管13内的痰以大于管泵16A的最大吸引力的吸引力吸出。具体地说,采用的是隔膜式泵。即,该辅助泵16B具有:收纳在装置本体41的上部的、内部空间被隔膜42上下分隔的负压盒43;与收纳在装置本体41的下部的旋转马达44的输出轴相连结的、能够在垂直面内旋转的旋转板45;一端部支承在旋转板45外周部的一部分上、另一端支承在隔膜42的中央部位的连接件46;以及在负压盒43的上板上分离设置的吸气阀47和排气阀48。吸气阀47与自前述痰收集瓶17B延伸的负压管34连通。另一方面,排气阀48向大气开放。
借助旋转马达44使旋转板45旋转,使连接件46下降而将隔膜42的中央部向下拉动。因此,负压盒43的上部空间变成负压。于是,在排气阀48关闭的状态下吸气阀47打开,相应地,通过负压管34使痰收集瓶17B的内部空间变成负压。因此,很大的负压力作用于经由第2分支管32与痰收集瓶17B连通的吸引管15,将气管1 4内的痰吸引到痰收集瓶17B中。
下面,对上述控制部18进行的吸痰控制进行说明。进行通常的吸痰时,使管泵16A按照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吸痰时的正常吸引压)工作,在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的检测值高于该设定值时,向管泵16A发出工作指令以使泵的输出增大既定时间,或者向辅助泵16B发出工作指令使辅助泵16B工作既定时间。
即,在吸痰器16进行通常运转时,使管泵16A一直工作,而发生痰堵塞在吸引管15内等异常状况时,或者提高管泵16A的输出,或者使辅助泵16B工作而加以应对。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人工呼吸系统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患者的呼吸,也就是对使用人工呼吸机12的患者的气管13进行的送气和排气,是经由呼吸管11和固定件20并通过气管插管14内的呼吸通路14a进行的。
另一方面,在气管13内有痰滞留的情况下,通过使管泵16A一直工作,而借助该泵内产生的负压力将痰通过吸引管15吸出体外。
具体地说,在吸引管15配置在转动体51的外周面和挤压引导件53的管挤压面53a之间的状态下,借助旋转机构52使转动体51向痰排出侧旋转(图2a)。于是,挤压辊51a将沿着挤压引导件53的管挤压面53a向痰排出侧旋转。此时,在挤压引导件53的管挤压面53a和挤压辊51a之间,吸引管15的一部分被封闭。该封闭位置,将随着挤压辊51a的旋转而向痰排出侧连续移动(图2b、图2c)。
其结果,吸引管15上的封闭位置向痰排出侧缓缓移动,将吸引管15内的痰逐渐向排出侧压送。最终将痰从吸引管15中排出(图2d)。其结果,能够以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得到吸痰器16。随之,在吸引管15的吸引侧产生负压力,将气管13内的痰吸入吸引管15内。此时,不仅仅限于在吸痰时气管插管14的内部通路与人工呼吸机12连通,二者一直都是连通的。因此,在吸痰的过程中也能够确保呼吸的进行。
此外,通过采用管泵16A,即便在患者是例如必须使正压一直作用于肺的重症患者的情况下,也不会像现有的隔膜式吸痰器那样,存在因使用正压而导致气管内的一部分空气通过吸气阀或排气阀被排放到外部的可能性。其结果,即便在如上所述作用正压的时候,也不会像现有的吸引力大的隔膜式吸痰器那样,存在因正压的作用导致气管内的一部分空气通过吸气阀或排气阀被排放到外部的可能性。其结果,即便在如上所述作用正压时,与现有的吸引力大的隔膜式吸痰器相比(图4a的曲线),人工呼吸机12的呼吸道内压也不会变动,吸痰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图4b的曲线)。在图4a和图4b的曲线中,ON表示开始吸痰,OFF表示吸痰结束。
除此之外,由于泵机构采用了管泵16A,因此,在痰收集瓶中放有消毒液的情况下,可使吸引管15的末端部17a直接浸渍在消毒液中,能够在痰不暴露于收集瓶17A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进行杀菌。由此,可防止感染性病原体从收集瓶17A排放到空气中而引发二次感染。这是由于,是在一直有吸引管15的一部分被挤压辊51a和挤压引导件53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吸痰的缘故。其结果,能够在痰不暴露于痰收集瓶17A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此外,管泵16A是以低速、定量(100cc/秒)、高压连续进行吸引的泵。其结果,即使如上所述使管泵16A一直工作,也几乎不会妨碍呼吸。而且,在吸引管15的痰吸引口15b未被痰等堵塞的状态下,管内的压力不会升高,在吸引管15被痰等堵塞时,吸引压才开始上升。其结果,即使在存在于气管13内的吸引管15的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的状态下,因进行吸引而使得气管内壁的一部分被吸进吸引管15内、从而伤及气管内壁的危险性也很小。而且,通过压力传感器31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检测出痰的有无。
假定在进行通常运转时,产生了靠管泵16A无法处理的大量痰或者高粘性的痰而将吸引管15堵塞,则吸引管15的内压将异常升高。压力传感器31可检测到这种情况,当其检测值达到所述设定值时,由控制部18向管泵16A发出增加输出的指令,或者向辅助泵16B发出工作指令。其结果,可避免在吸痰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自动防止气管堵塞等事故的发生。在使辅助泵16B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经由第2分支管32和安全阀33,有很大的负压力作用于与痰收集瓶17B连通的吸引管15,将气管14内的痰吸入痰收集瓶17B内。
在如上所述痰的吸引压高于设定值(正常值)的情况下,是由医师等人员预先对控制部18的输入键进行操作而确定是提高管泵16A的吸引力还是使辅助泵16B工作。当然,也可以利用定时器控制,来以一定时间间隔提高管泵16A的吸引压,或者使辅助泵16B工作。
下面,对以吸痰器16进行的吸痰操作结合图3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接通电源而起动控制回路(S101)后,管泵16A工作,开始吸痰(S102)。接着,判断管泵16A的吸引压是否上升了(S103)。若上升则进入S104,否则返回S103。在S104中,判断管泵16A的吸引压是否低于设定值。若低于设定值则进入S105。这里,或者提高管泵16A的马达输出轴的单位时间的转数以增加痰的吸引量,或者使辅助泵16B工作。接着,通过定时器判断是否经过了15秒(S106),若尚未经过,则继续以管泵16A或辅助泵16B的高输出进行吸痰,直到经过15秒为止。经过15秒之后,在将定时器断开,而且使管泵16A的吸引压恢复到进行正常运转时的值,或者使辅助泵16B的工作停止而转换到正常运转(S107)。之后,返回S103。
作为借助吸痰器16进行吸痰的其它控制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在吸引压上升的状态下,通过使管泵16A的输出缓缓提高来加以应对,直到该吸引压达到预先确定的运转转换值为止,而在吸引压高到该管泵16A无法应对时,才进行转换而使辅助泵16B运转。由此,能够根据咳痰量或咳痰的粘度等实施相应的吸痰处理。
此外,作为以吸痰器16进行吸痰的另一种控制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设置低设定值和高设定值的方法。具体地说,例如,在达到低设定值之前一直维持当前的管泵16A输出(吸引量)。在处于低设定值和高设定值之间时,根据检测值的大小对管泵16A的吸引力进行控制。而在达到高设定值后,使辅助泵16B工作。这样进行控制,也同样能够根据咳痰量或咳痰的粘度等实施相应的吸痰处理。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10A,不是像实施例1那样依据来自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而对应于吸引管15的内压变动对吸痰进行控制,而是只使用管泵16A以低速、定量(100cc/秒)、高压连续进行吸痰的实施例。
因此,在实施例2中,省略了辅助泵16B、痰收集瓶17B、控制部18、第1分支管30、第2分支管32、安全阀33以及负压管34。这样,虽然不能利用压力传感器31进行吸痰控制,但人工呼吸系统10A的零件数量减少,可谋求成本的降低。
其它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而将其说明省略。
实施例3
下面,结合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3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人工呼吸系统10B,是在实施例2中,依据来自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而对应于吸引管15的内压变动对管泵16A的输出进行控制的实施例。
具体地说,当痰的吸引压高时,由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这一情况,控制部18依据其检测信号使管泵16A的输出提高。而当痰的吸引压低时,由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这一情况,控制部18依据其检测信号使管泵16A的输出降低。
因此,在能够利用压力传感器31对吸痰进行控制的同时,与实施例1相比,还能够减少人工呼吸系统10A的零件数量,谋求成本的降低。
其它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而将其说明省略。
实施例4
下面,结合图7~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160是这样一种实施例,即,在实施例2中,将人工呼吸机12去除,并且替代双重管结构的气管插管14而采用单管制造的气管插管14A,使吸引管15直接与气管插管14A连通。因此,省略了人工呼吸机12所附带的呼吸管11、固定件20以及呼气阀21。
因此,能够以简易且低成本的装置实现,即便存在于气管13内的吸引管15的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也不容易伤及气管内壁,而且能够连续进行吸痰。
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进行吸痰时,有时会因表面张力而在吸引管15和气管插管14A内断续产生痰膜F。这种现象在气管13内经常性产生少量的痰时容易发生。对于上述膜F,如果以现有的隔膜式吸痰器将其去除,则会使膜F在高吸引压下破裂,无法将这些痰很好地吸出。而如果采用能够对痰进行低速吸引的管泵16A,则能够将这些膜F不破裂地连续吸出。这种膜F的吸除效果,不仅实施例4具有,所有利用管泵的本发明都具有。
其它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而将其说明省略。
实施例5
下面,结合图10和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160A是这样一种实施例,即,在实施例4中,当依据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进行的管泵16A的输出控制、以及痰的吸引压高的异常状态长时间持续时,通过与控制部18电连接的报警机构161发出报警声和护士呼叫信号。
具体地说,当痰的吸引压高时,由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这一情况,控制部18依据其检测信号使管泵16A的输出提高。而当痰的吸引压低时,由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这一情况,控制部18依据其检测信号使管泵16A的输出降低。
因此,在能够利用压力传感器31进行痰的吸引控制的同时,与实施例1相比,还能够减少人工呼吸系统10A的零件数量,谋求成本的降低。
此外,当检测到吸引管15内压的上升持续了既定时间的状态,比如吸引管15堵塞的状态、或者痰的粘度过高因而管内的吸引速度低的状态时,报警机构161发出报警声,并且向护士站发出护士呼叫信号。即,报警机构161中组装有蜂鸣器162和护士呼叫器163。其结果,能够可靠且迅速地将上述异常状态向患者身边的医生或第三者、在护士站值守的护士通报。由此,可确保患者的安全。
下面,对借助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160A进行的吸痰操作结合图11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接通电源而起动控制回路(S201)后,管泵16A工作,开始吸痰(S202)。接着,判断管泵16A的吸引压是否上升了(S203)。若上升了则进入S204,否则返回S203。在S204中,判断管泵16A的吸引压是否低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若低于设定值则使第1定时器和第2定时器分别起动(S205)。关于使用第2定时器的定时控制电路将在后面说明。之后,增加管泵16A的输出,增大痰的吸引量(S206)。接着,以第1定时器判断是否经过了15秒(S207),若尚未经过,则继续借助输出提高了的管泵16A进行吸痰,直到经过15秒。经过15秒之后,将第1定时器切断,并使管泵16A的吸引压恢复到正常运转时的值(S208)。之后,返回S203。
下面,对定时器控制回路进行说明。第2定时器起动(S205)后,以第2定时器判断是否经过了既定时间(数秒~数分)(S209)。经过既定时间后,判断前述低于设定值的状态是否在继续(S210),若未继续,则将第2定时器切断并返回S203,若继续则判断为吸痰出现了异常状态,由蜂鸣器162发出报警声,并由护士呼叫器163发出护士呼叫信号(S211)。接下来,在通过第2定时器发出报警声以及发出护士呼叫信号后,判断是否经过了既定秒数(S212)。经过之后,中止报警声以及护士呼叫信号的发出(S213),使定时器停止(S214)。
其它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而将其说明省略。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作为泵机构采用了管泵,因此,即便在使管泵一直工作的情况下,也几乎不会妨碍呼吸。而且,即使存在于气管内的吸引管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也不容易因吸引压而伤及气管内壁。其结果,能够将痰连续且安全地吸出。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使用了管泵,因此,即使在正压作用于肺的情况下,也不会使人工呼吸机的呼吸道的内压变动,能够在继续进行人工呼吸的情况下进行痰的处理,此外,还能够防止感染性病原体从痰收集瓶排放到空气中而引发二次感染。而且,即使存在于气管内的吸引管的末端部与气管内壁接触,也不容易因吸引压而伤及气管内壁,能够将痰连续且安全地吸出。
特别是,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当吸痰的过程中例如因吸引管被痰堵塞而使得吸引压变得高于吸痰的正常值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这一情况,依据其检测信息提高管泵的吸引力,或者使辅助泵工作。其结果,能够避免吸痰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发生,自动防止气管堵塞等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能够以压力传感器对吸引管的内压进行检测,因此,还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检测痰的有无。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当吸引管内压的上升持续了既定时间时,能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这一状态并发出报警声,而将该异常状态报知第三者。因此,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

Claims (4)

1.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具有末端部存在于气管内并对该气管内产生的痰进行吸引的吸引管;以及与该吸引管连通并产生对所述痰进行吸引的负压力的泵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泵机构是管泵,该管泵包括:
转动体,在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离的位置上,分别突出地设置有对所述吸引管的弹性变形自如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使其封闭的多个挤压辊;
挤压引导件,以距该转动体的外周面既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与该转动体对置的面为与该转动体的外周面平行地弯曲的管挤压面;
和使所述转动体旋转的旋转机构。
2.一种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用于人工呼吸系统,该人工呼吸系统具备连接有送气和排气用呼吸管的人工呼吸机、以及与所述呼吸管连通并被插入患者气管中的气管插管,在呼吸管与所述气管插管连通的状态下,该吸引装置借助泵机构经由吸引管对痰进行吸引,其特征是,
所述泵机构是管泵,该管泵包括:转动体,在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离的位置上,分别突出地设置有对所述吸引管的弹性变形自如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使其封闭的多个挤压辊;挤压引导件,以距该转动体的外周面既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与该转动体对置的面为与该转动体的外周面平行地弯曲的管挤压面;和使所述转动体旋转的旋转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是,
在所述吸引管上,设置有对该吸引管的内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将滞留在所述气管内的痰以比所述管泵高的吸引力吸出的辅助泵与所述吸引管连通,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吸引管的内压高于正常吸痰时的压力的状态时,使所述管泵的吸引力提高,或者使所述辅助泵工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具有发出报警声的报警机构,在所述吸引管上设置有对该吸引管的内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吸引管内压上升,并且该检测状态经过了既定时间时,由所述报警机构发出报警声。
CNA2005800311743A 2004-07-16 2005-07-19 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Pending CN1010228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0419 2004-07-16
JP210419/2004 2004-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2847A true CN101022847A (zh) 2007-08-22

Family

ID=3578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11743A Pending CN101022847A (zh) 2004-07-16 2005-07-19 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23005A1 (zh)
EP (1) EP1787669A2 (zh)
JP (1) JP4889491B2 (zh)
KR (1) KR20070033024A (zh)
CN (1) CN101022847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7686A1 (zh) * 2008-08-13 2010-02-18 Liu Chunjiang 具有自动除痰功能的气管插管及使用它的自动除痰系统
CN102631740A (zh) * 2011-07-22 2012-08-15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吸痰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2631737A (zh) * 2011-07-22 2012-08-15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吸痰注药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3619392A (zh) * 2011-06-29 2014-03-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进行气道清除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33648A (zh) * 2014-03-26 2014-07-23 北京雅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膈肌刺激吸排气系统
CN104114217A (zh) * 2012-02-08 2014-10-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增加咳嗽流量的方法与装置
CN104548222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吸痰器
CN104703646A (zh) * 2012-09-26 2015-06-10 Ulvac机工株式会社 吸痰装置、人工呼吸系统以及吸痰装置的操作方法
WO2016180243A1 (zh) * 2015-05-08 2016-11-17 濡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咳痰管路
CN106668962A (zh) * 2016-08-03 2017-05-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呼吸道痰液自动清理系统及方法
CN107920748A (zh) * 2015-08-28 2018-04-17 英丘维特有限责任公司 抽吸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8136162A (zh) * 2015-05-13 2018-06-08 阿特利姆医疗公司 胸腔引流系统
CN108211022A (zh) * 2018-01-17 2018-06-29 绵阳美科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排痰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9172317A (zh) * 2018-09-20 2019-01-11 柴春艳 一种老年人清肺排痰装置
CN109310807A (zh) * 2016-06-07 2019-02-05 天创公司 身体引流设备
CN109731166A (zh) * 2019-03-19 2019-05-10 魏士卒 一种临床内科用吸痰装置
CN112755271A (zh) * 2021-01-19 2021-05-07 佳木斯大学 一种骨科临床用负压吸引器
CN112826991A (zh) * 2020-12-31 2021-05-25 陇东学院 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2732B2 (ja) * 2008-11-19 2015-04-1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吹送−引送システム
US20100288283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Nellcor Puritan Bennett Llc Dynamic adjustment of tube compensation factor based on internal changes in breathing tube
DK2528575T3 (en) 2010-01-28 2016-08-15 Art Healthcare Ltd DEFLECTION DETECTION AND / OR BLOCK DEVICE
CA2793853A1 (en) * 2010-03-22 2011-09-29 Art Healthcare Ltd. Endotracheal tube having one or more blocking elements, block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of using blocking elements
EP2549974B1 (en) * 2010-03-22 2016-10-26 ART Healthcare Ltd. Naso/orogastric tube having one or more backflow blocking elements, backflow block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of using backflow blocking elements
US20120272955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David Joseph Cool Automatic Tracheostomy Suctioning and Nebulizer Medication Delivery System
US9327089B2 (en) 2012-03-30 2016-05-03 Covidien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pensation of tubing related loss effects
KR101455087B1 (ko) * 2014-02-28 2014-10-27 강정길 카테터릴을 포함하는 인공지능 포터블 석션기
KR200478072Y1 (ko) * 2014-12-31 2015-08-26 정인화 밀폐식 석션 카테타
CN105343944B (zh) * 2015-10-12 2017-08-25 濡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咳痰系统
KR101958307B1 (ko) * 2016-08-22 2019-07-04 (주)엘메카 자율 구동형 인공 지능형 의료용 석션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1958267B1 (ko) * 2016-08-22 2019-03-14 (주)엘메카 자율 구동형 인공 지능형 의료용 석션기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카테터
US10967143B1 (en) * 2018-06-26 2021-04-06 Dorethia Gregory Mucus-removing device
US20200391203A1 (en) * 2019-06-13 2020-12-17 Roger Wallace Giese Low-alcohol jar for serial saliva and breath metabolomics
CN110604836A (zh) * 2019-07-23 2019-12-24 邬剑娜 一种呼吸科专用小型吸痰器
CN110787347B (zh) * 2019-11-07 2021-10-26 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管插管的接痰装置
CN111529774B (zh) * 2020-05-16 2022-09-09 朱传英 一种急诊内科用安全吸痰器
US20210379275A1 (en) * 2020-06-09 2021-12-09 Thach Pham Synchronized automated bronchial lavage aspiration apparatus
CN112169108A (zh) * 2020-10-20 2021-01-05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呼吸恢复辅助装置
CN113209403A (zh) * 2021-06-02 2021-08-06 黑龙江省医院 一种呼吸内科用可提高辅助性能的清肺排痰装置
CN114949518B (zh) * 2022-03-28 2023-04-28 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KR20230167232A (ko) * 2022-05-31 2023-12-08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기관절개관 환자의 호흡음 실시간 모니터링을 통한 가래 흡인 알람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804878B (zh) * 2023-02-01 2023-04-28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清肺排痰装置
KR102636134B1 (ko) * 2023-07-27 2024-02-13 김선구 체액 흡입장치
JP7391441B1 (ja) 2023-08-11 2023-12-05 ブルークロス株式会社 生体用吸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08757C3 (de) * 1971-02-24 1974-01-17 Egon Georg 8000 Muenchen Weishaar Vorrichtung zur Blutabsaugung aus einer Operationswunde und Zuführung zu einer Herz-Lungen-Maschine
US4530696A (en) * 1983-06-13 1985-07-23 Institut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Monitor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occlusion and/or infiltration
JPS6066339A (ja) * 1983-09-20 1985-04-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4836199A (en) * 1984-07-23 1989-06-06 Ballard Medical Products Aspirating/venti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2048120A1 (en) * 1990-08-06 1992-02-07 William J. Drasler Thrombectomy method and device
JPH07275347A (ja) * 1994-04-13 1995-10-24 T & D Japan:Kk はな吸い器
JP3847357B2 (ja) * 1994-06-28 2006-11-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真空系の排気装置
FI96579C (fi) * 1994-11-14 1996-07-25 Instrumentarium Oy Menetelmä vaarallisen alipaineen muodostumisen estämiseksi hengitysjärjestelmässä
JP3922739B2 (ja) * 1996-04-26 2007-05-3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気管切開カテーテル
US5810758A (en) * 1996-05-23 1998-09-22 Su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orporation Purge solution circulating apparatus for artificial organ
JP4003092B2 (ja) * 1997-06-06 2007-11-07 日本シャーウッド株式会社 気管切開チューブ
FR2765111B1 (fr) * 1997-06-30 1999-09-24 Georges Boussignac Sonde d'aspiration endotracheale pour patient sous ventilation artificielle
JP4237884B2 (ja) * 1999-07-29 2009-03-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輸液用ポンプの流量制御装置
JP2002219175A (ja) * 2001-01-25 2002-08-06 Masanori Kuroshima 人工呼吸吸引両用アダプタ及び自動吸引装置
US7588033B2 (en) * 2003-06-18 2009-09-15 Breath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improving ventilation in a lung area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7686A1 (zh) * 2008-08-13 2010-02-18 Liu Chunjiang 具有自动除痰功能的气管插管及使用它的自动除痰系统
CN103619392B (zh) * 2011-06-29 2016-04-2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进行气道清除的装置
CN103619392A (zh) * 2011-06-29 2014-03-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进行气道清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31740A (zh) * 2011-07-22 2012-08-15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吸痰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2631737A (zh) * 2011-07-22 2012-08-15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吸痰注药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4114217A (zh) * 2012-02-08 2014-10-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增加咳嗽流量的方法与装置
US10092717B2 (en) 2012-02-08 2018-10-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cough flow
CN104703646A (zh) * 2012-09-26 2015-06-10 Ulvac机工株式会社 吸痰装置、人工呼吸系统以及吸痰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4703646B (zh) * 2012-09-26 2016-11-23 Ulvac机工株式会社 吸痰装置、人工呼吸系统以及吸痰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3933648A (zh) * 2014-03-26 2014-07-23 北京雅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膈肌刺激吸排气系统
CN104548222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吸痰器
CN104548222B (zh) * 2014-12-30 2018-04-24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吸痰器
WO2016180243A1 (zh) * 2015-05-08 2016-11-17 濡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咳痰管路
CN108136162B (zh) * 2015-05-13 2022-03-01 阿特利姆医疗公司 胸腔引流系统
CN108136162A (zh) * 2015-05-13 2018-06-08 阿特利姆医疗公司 胸腔引流系统
US11129971B2 (en) 2015-05-13 2021-09-28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Chest drainage system
CN107920748A (zh) * 2015-08-28 2018-04-17 英丘维特有限责任公司 抽吸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9310807A (zh) * 2016-06-07 2019-02-05 天创公司 身体引流设备
CN106668962A (zh) * 2016-08-03 2017-05-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呼吸道痰液自动清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11022A (zh) * 2018-01-17 2018-06-29 绵阳美科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排痰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9172317A (zh) * 2018-09-20 2019-01-11 柴春艳 一种老年人清肺排痰装置
CN109172317B (zh) * 2018-09-20 2020-12-29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一种老年人清肺排痰装置
CN109731166A (zh) * 2019-03-19 2019-05-10 魏士卒 一种临床内科用吸痰装置
CN112826991A (zh) * 2020-12-31 2021-05-25 陇东学院 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
CN112826991B (zh) * 2020-12-31 2023-04-18 陇东学院 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
CN112755271A (zh) * 2021-01-19 2021-05-07 佳木斯大学 一种骨科临床用负压吸引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33024A (ko) 2007-03-23
EP1787669A2 (en) 2007-05-23
WO2006009283A2 (ja) 2006-01-26
US20080023005A1 (en) 2008-01-31
JPWO2006009283A1 (ja) 2008-05-01
WO2006009283A3 (ja) 2006-03-09
JP4889491B2 (ja) 2012-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2847A (zh) 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
JP4302090B2 (ja) 気管内痰の吸引装置
KR101548898B1 (ko) 객담 장치, 인공 호흡 장치 및 객담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CN101873875A (zh) 用于在通气治疗中提供吸气和呼气流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023105A (ja) 気管チューブ
CN201333207Y (zh) 一次性密闭式吸痰管
CN108211022A (zh) 一种自动排痰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3694321U (zh) 一种带有吸痰腔的气管套管
CN2792522Y (zh) 可冲洗式气管插管
SE522948C2 (sv) Anordning för en respirator
CN215135389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
JP2004283329A (ja) 人工呼吸システムおよび気管カニューレ
CN212547891U (zh) 一种用于拔管防喷溅智能化中央吸引装置
CN210542604U (zh) 一种防止气道粘膜被吸破的吸痰管组件
CN215134302U (zh) 一种监护室用护理吸痰装置
WO2017072811A1 (ja) 喀痰装置及び人工呼吸システム
CN210542603U (zh) 一种快速排除痰液的集痰盒组件
CN215386754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4550557U (zh) 一种重症呼吸内清肺排痰装置
CN214912145U (zh) 一种可调式气管导管吸痰器
CN218484969U (zh) 一种带液位感应的喉罩
CN205849950U (zh) 具有吸引和冲洗功能的气管导管
CN114796768A (zh) 重症外科气切套管内置式吸痰器
CN215961409U (zh) 一种封闭式吸痰管
CN213220225U (zh)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