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0630B - 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 Google Patents

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0630B
CN101170630B CN2007100937917A CN200710093791A CN101170630B CN 101170630 B CN101170630 B CN 101170630B CN 2007100937917 A CN2007100937917 A CN 2007100937917A CN 200710093791 A CN200710093791 A CN 200710093791A CN 101170630 B CN101170630 B CN 101170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guide member
original copy
reading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37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0630A (zh
Inventor
小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0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0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0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0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5Guiding elements, e.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3Using a dedicated sheet guid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5Feeding arrangements the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serving an auxiliary function, e.g. as a white re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2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读取装置,该读取装置包括:读取部件,其在给定的读取位置读取记录在所传送的介质上的信息;第一调节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该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传送的介质的一个表面的位置;以及第二调节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该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传送的介质的另一个表面的位置。

Description

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读取所传送的介质的读取装置以及其中包含这种读取装置的复印机。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将介质读取和输入到复印机、传真机和计算机中的读取装置,已知有这样一种读取装置,该读取装置在传送诸如原稿之类的介质时利用传感器或类似物读取形成在介质上的图像。
另外,关于这种类型的读取装置,人们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在介质传送方向上位于介质读取位置的上游设置有引导部件,传感器在该介质读取位置处读取形成在介质上的图像,这些引导部件之间具有给定的间隙,并且可以分别抵靠所传送的介质的表面(例如,参见JP-A-2006-13910)。
发明内容
在上述技术背景下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稳定读取部件的读取位置中介质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读取装置,包括:读取部件,其在给定的读取位置读取记录在所传送的介质上的信息;第一调节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传送的介质的一个表面的位置;以及第二调节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传送的介质的另一个表面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要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不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下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读取部件包括原尺寸光学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介质的第一调节表面和所述介质的第二调节表面之间在与所述介质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隔小于可传送的介质的最小厚度,其中所述介质的第一调节表面由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第二调节表面由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读取装置,包括:读取部件,其在给定的读取位置读取记录在所传送的介质上的信息;第一引导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在与所传送的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引导所述介质;以及第二引导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在与所传送的介质的另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引导所述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要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不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中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下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读取部件设置成这样:即,使得所述读取位置距离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和所述介质之间的接触开始位置在大约10mm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第一介质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介质接触表面之间的间隔设定成这样:即,使得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位置变化基本上等于或小于所述读取部件的聚焦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读取装置,包括:传送介质的传送路径;读取部件,其在给定读取位置读取沿所述传送路径传送的介质;上游侧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以这样的方式引导所述介质:即,防止所述介质接近所述读取部件;以及下游侧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以这样的方式引导所述介质:即,防止所述介质远离所述读取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读取部件和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竖直方向的上侧,并且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竖直方向的下侧;所述传送路径中的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的安装位置上游的一部分从下向上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中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设置成这样:即,使得所述传送路径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信息被复印到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本发明结构的读取装置相比,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位置可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待读取表面的位置可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重力所引起的所述介质的高度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即使所述读取部件的聚焦深度较浅,也可以在保持高读取精度的同时进行读取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即使要读取具有各种厚度的介质,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位置也可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本发明结构的读取装置相比,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位置可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待读取表面的位置可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重力所引起的所述介质的高度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所述介质的弯曲所引起的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位置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所述读取部件可以使模糊部分减少地读取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本发明结构的读取装置相比,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位置可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在所述读取位置中所述介质的待读取表面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得到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不仅可以防止介质的卡滞,而且可以平稳地传送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中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本发明结构的复印机相比,可以获得劣化图像减少的复印材料。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读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相对于CIS的原稿高度与CTF(衬比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在CIS周围的传送路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原稿运动通过CIS的读取位置的说明图;以及
图7是表示各种纸张的突出量和弯曲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下文称为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读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该读取装置包括:原稿输送装置10,其用于从放置在其上的一捆原稿中依次传送原稿;以及扫描装置70,其用于通过扫描读取原稿的第一表面(正面)上的图像。
原稿输送装置10包括:原稿存放部件11,用于在其上放置由两份或更多份原稿组成的一捆原稿;以及排出原稿存放部件12,其设置在原稿存放部件11的下方,用于在排出原稿存放部件上放置已读取的原稿。此外,原稿输送装置10还包括用于从原稿存放部件11取出原稿并且传送这些原稿的取出辊13。此外,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取出辊13下游的一侧上设置有排列机构(arrange mechanism)14,该排列机构用于将这些原稿排列成各自独立分开的原稿。排列机构14包括:输送辊14a,其用于将从取出辊13供应的原稿进一步向下游传送;以及阻滞辊14b,其用于将从取出辊13供应的原稿排列成各自独立分开的原稿。在传送原稿所经过的传送路径15上,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设置有预定位辊16、定位辊17、压辊(platen roller)18、输出辊19(out roller)和排出辊20。预定位辊16将各自分开排列的原稿向设置在下游侧的辊传送,并且还将这些原稿排列成环形。定位辊17构造成这样,在它旋转且一旦停止之后,它在合适的定时继续其旋转以供应原稿,同时对原稿读取部件(稍后将会描述)进行定位调节。压辊18帮助传送扫描装置70所读取的原稿。输出辊19将扫描装置70已读取的原稿进一步向下游传送。而且,排出辊20仍进一步传送这样读取的原稿,并且还将该原稿排出到排出原稿存放部件12。
此外,在原稿输送装置10中,在输出辊19和排出辊20之间设置有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50,该CIS用于读取原稿的第二表面(背面)。
另一方面,扫描装置70以能开能闭的方式支撑原稿输送装置10,该扫描装置使用装置框架71支撑原稿输送装置10,并且读取原稿输送装置10所传送的原稿的图像。扫描装置70包括:装置框架71,其形成在箱体中;第一台板玻璃72A,其图像将要被读取的原稿以静止状态放置在该第一台板玻璃72A上;以及第二台板玻璃72B,其具有用于读取原稿输送装置10所传送的原稿的光学孔。
另外,扫描装置70还包括:全速率(full rate,全比率)托架73,其在第二台板玻璃72B的下面保持静止,或者扫描整个第一台板玻璃72A,从而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半速率(half rate,半比率)托架75,其将从全速率托架73获得的光供应给图像形成部件。全速率托架73包括用于将光照射到原稿上的照明灯74和用于接收从原稿获得的反射光的第一反射镜76A。此外,半速率托架75包括用于将从第一反射镜76A获得的光供应给图像形成部件的第二反射镜76B和第三反射镜76C。扫描装置70还包括成像透镜77和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78。成像透镜77以光学方式缩小从第三反射镜76C获得的光学图像。而且,CCD图像传感器78以光电方式转换成像透镜77所形成的光学图像。即,在扫描装置70中,使用所谓的缩小光学系统在CCD图像传感器78上形成图像。而且,扫描装置70还包括控制/图像处理单元79。控制/图像处理单元79对从CCD图像传感器78或CIS50(稍后将详细描述)输入的原稿正面和背面的图像数据进行给定的处理。此外,控制/图像处理单元79控制该读取设备的各个读取操作。
在用于读取放置在第一台板玻璃72A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固定读取模式中,全速率托架73和半速率托架75以2:1的速率(比率)沿扫描方向(图1中的箭头标志方向)运动。此时,全速率托架73的照明灯74的光照射原稿的读取表面。而且,从原稿表面反射的光于是依次反射到第一反射镜76A、第二反射镜76B和第三反射镜76C,并且引导到成像透镜77。被引导到成像透镜77的光在CCD图像传感器78的光接收表面上形成图像。CCD图像传感器78是一维传感器,并且同时处理与原稿的一行相对应的原稿图像。全速率托架73和半速率托架75沿该行的方向(副扫描方向)运动,从而读取原稿的下一行。通过在整个原稿上重复执行该操作,可以完成读取原稿的一页。
另一方面,第二台板玻璃72B由例如具有矩形板状结构的透明玻璃板制成。在用于读取原稿输送装置10所传送的原稿的图像的传送读取模式中,所传送的原稿在第二台板玻璃72B上沿第二台板玻璃72B传递。此时,全速率托架73和半速率托架75在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中保持静止。而且,已经过原稿输送装置10的压辊18的原稿的第一行的反射光通过第一反射镜76A、第二反射镜76B和第三反射镜76C在成像透镜77上形成图像,并且由CCD图像传感器78读入该图像。即,在一维传感器所构成的CCD图像传感器78同时处理原稿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第一行的图像之后,CCD图像传感器78读入原稿输送装置10所传送的原稿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下一行的图像。在原稿的前端到达第二台板玻璃72B的读取位置之后,原稿的后端经过第二台板玻璃72B的读取位置,从而完成沿副扫描方向读取原稿的一页。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这样,可以使全速率托架73和半速率托架75停止,并且,在将其第一表面的图像要被CCD图像传感器读取的原稿传送经过第二台板玻璃72B时,可以以批次处理形式读取原稿的第二表面的图像。即,将该原稿仅一次传送通过传送路径15,就可以使用CCD图像传感器78和CIS50读取该原稿的正面和背面两个表面的图像。这里,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CIS50读取原稿的第二表面的读取位置相对于CCD图像传感器78读取该原稿的第一表面的读取位置向原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偏移。
现在,图2是CIS50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的充当读取部件的CIS50置于输出辊19和排出辊20之间。原稿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压在第二台板玻璃72B上,并且由CCD图像传感器78读入第一表面的图像。另一方面,CIS50从与CCD图像传感器78相对的另一侧读入原稿的另一表面(第二表面)的图像,其中传送路径15位于CIS50和CCD图像传感器78之间。该CIS50包括外壳51、玻璃52、LED(发光二极管)阵列53、棒透镜阵列54和线传感器55。玻璃52安装在一开孔上,该开孔形成在外壳51中的传送路径15一侧。而且,LED透镜阵列53用来将光通过玻璃52照射到原稿的第二表面上。棒透镜阵列54使来自LED阵列53的照射光的反射光会聚。线传感器55读取由棒透镜阵列54会聚的光。而且,关于线传感器55,可以使用CCD、CMOS传感器、接触型传感器等,并且,线传感器55能够读取实际尺寸宽度(例如,A4,纵向宽度为297mm)的图像。即,在CIS50中,不采用缩小光学系统,而是采用使用棒透镜阵列54的所谓的原尺寸光学系统来读取原稿的图像。
在与CIS50一样的原尺寸光学系统中,与缩小光学系统相比,该透镜系统的聚焦深度较浅。这里,图3是图示说明CIS50的聚焦深度的曲线图。在图3中,水平轴表示相对于CIS50的原稿高度,而竖直轴表示CTF(衬比传递函数)的值。在该实例中,使用随机选择的23片镜片(chip)(镜片1至镜片23)进行评价。在图3中,关于原稿高度,假设CIS50的焦点位置设定为0,即,作为参考位置,负方向的原稿高度表示原稿从焦点位置向CIS50运动的情况,而正方向的原稿高度表示原稿从焦点位置进一步远离CIS50运动的情况。此外,CTF是表示扫描器的分辨率的一个指数,并且,CTF表示当扫描器读取以微小间隔排列的黑白阶梯(条状)图案时扫描器是否能够从低频区到高频区如实地再现阶梯图案所拥有的空间信息。
例如,假设在读取原稿时CTF的目标水平设定为20%或更高,当使用CIS50时,可以这样理解,原稿离焦点位置的高度必须设定在±0.25mm的范围内。顺便提到,例如,在使用缩小光学系统的扫描装置70中,为了与CIS50类似地确保CTF为20%或更高,容许的范围在±2mm至4mm的数量级上。换句话说,当使用CIS50时,在CIS50的读取位置处保持原稿高度恒定不变是重要的。然而,在该实例中,因为CIS50用于传送读取模式中,所以担心由于原稿的不规则运动而导致原稿在该读取位置中的高度可能变化。为了克服这一点,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改善传送路径15在该读取位置周围的结构,从而防止原稿高度相对于CIS50变化。
现在,图4是传送路径15在CIS50周围的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该部分中的传送路径15由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调节板84和树脂片85构成。
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CIS50的读取位置R上游的位置处设置在传送路径15的上部。而且,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朝上倾斜。
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下游的位置处设置在传送路径15的上部。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几乎水平地延伸。而且,在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和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之间形成有间隙,允许调节板84(稍后将描述)和CIS50的输入光和输出光从该间隙通过。
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设置在传送路径15的下部,即,在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和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的下侧,其中读取位置R位于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与所述传送路径15之间。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包括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布置的倾斜部分83a、凹陷部分83b和水平部分83c。倾斜部分83a设置在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的下面,并且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朝上倾斜。凹陷部分83b设置在读取位置R的下面。凹陷部分83b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朝上倾斜。而且,水平部分83c设置在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的下面,并且从原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几乎水平地延伸。
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和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可以由例如模制树脂制成。
充当第一调节部件、第一引导部件或上游侧引导部件的调节板84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的下游并且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上游的位置处设置在传送路径15的上部。调节板84可以由例如通过弯曲加工生产的不锈钢板之类的金属板制成。在调节板84的原稿传送方向上游侧,形成有沿着原稿传送方向向着缩小传送路径15的方向倾斜的倾斜表面84a,并且,在调节板84的下表面上,即,在传送路径15的相对侧上,形成有调节表面84b,该调节表面与倾斜表面84a连续并且几乎水平地延伸。这里,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调节板84直接安装在CIS50上。但是,并不总是必须将调节板84安装在CIS50上,CIS50和调节板84也可以分开安装。此外,CIS50和调节板84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件。
充当第二调节部件、第二引导部件或下游侧引导部件的树脂片85以横穿过读取位置R的方式安装在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上。具体来说,树脂片85与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的从凹陷部分83b延伸到水平部分83c的部分结合。树脂片85着色为白色,并且,例如可以用来检测CIS50上的灰尘附着,或者用来测量整个CIS50中的光量变化。
这里,如图5所示,倾斜部分83a的上表面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上游并且构成传送路径15的下壁的位置定义为上表面位置A。此外,树脂片85的上表面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下游并且构成传送路径15的下壁的位置定义为树脂片表面位置B。此外,调节表面84b的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上游并且构成传送路径15的上壁的位置定义为调节表面位置C。此外,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的下表面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下游并且构成传送路径15的上壁的位置定义为下表面位置D。
在该实例中,树脂片表面位置B设定在比上表面位置A更高的位置。此外,调节表面位置C设定在比树脂片表面位置B更高的位置。此外,下表面位置D设定在比调节表面位置C更高的位置。
此外,在该实例中,上表面位置A和调节表面位置C之间的高度方向间隔设定成大于该读取装置可读取的最大纸张厚度。此外,树脂片表面位置B和下表面位置D之间的高度方向间隔也设定成大于最大纸张厚度。另一方面,树脂片表面位置B和调节表面位置C之间的高度方向间隔,即,调节表面之间的间隔,设定成小于该读取装置可传送读取的最小纸张厚度。
此外,在该实例中,所传送的原稿与树脂片85开始接触的接触开始位置V和读取位置R之间的距离D1设定在10mm内,具体来说,在5mm的数量级上。而且,在该实例中,接触开始位置V和调节端位置W之间的距离D2设定在10mm的数量级上,其中调节端位置W是调节表面84b的位于原稿传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端部。
现在,图6A和图6B分别是充当介质的原稿M经由上述结构的传送路径15通过CIS50的读取位置R的运动的说明图。
首先,如图6A所示,原稿M在第一原稿引导部件81和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的倾斜部分83a之间从左向右朝向图6A中的斜上方向传送。结果,将要由CIS50读取的原稿M的上表面,即,待读取表面Ma,开始与调节板84的调节表面84b接触。顺便提到,待读取表面Ma对应于上述第二表面。此时,原稿M由倾斜表面84a向下引导,并且其待读取表面Ma与调节表面84b接触。原稿M的非待读取表面Mb位于待读取表面Ma的背侧,稍微浮离倾斜部分83a。非待读取表面Mb对应于上述第一表面。而且,原稿M在其待读取表面Ma的高度由调节表面84b调节的状态下,在与调节表面84b接触的同时朝向图6A的右侧进一步被传送。
接下来,如图6B所示,原稿M已经通过调节表面84b的调节端位置W,该原稿M经过CIS50的读取位置R。在读取位置R中,在位于原稿M的背侧的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中形成有凹陷部分83b。由此,允许原稿M通过读取位置R,而该原稿M不与结合到第三原稿引导部件83的树脂片85接触。此外,由于原稿M自身的重量而导致已通过调节端位置W的原稿M将下垂;但是,原稿M的非待读取表面Mb在传送期间于接触开始位置V与树脂片85接触,从而防止原稿M下垂,相反朝上提升该原稿M。此时,树脂片85设置成沿凹陷部分83b斜向上地缩小传送路径15,从而允许原稿M沿该斜面顺利地运动。顺便提到,接触开始位置V随着原稿M的纸张质量不同而不同,构成原稿M的纸张的质地越软弱,接触开始位置V就越接近读取位置R、此外,原稿M的待读取表面Ma与第二原稿引导部件82稍微隔离开。
由于上述结构,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上游的那一侧,因为待读取表面Ma由调节表面84b调节,所以从上侧调节原稿M的高度。换句话说,调节表面84b防止原稿M接近充当读取部件的CIS50。另一方面,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下游的那一侧,因为非待读取表面Mb与树脂片85的上表面接触,所以从下侧调节原稿M的高度。即,调节片85的上表面防止原稿M远离充当读取部件的CIS50运动。因此,原稿M的待读取表面Ma在读取位置R中的高度几乎保持恒定不变,例如,在距离CIS50的焦点位置±0.25mm的范围内。即,可以稳定原稿M在CIS50的读取位置R中的位置。
另外,在读取位置R中,从图2所示CIS50的LED阵列53发出的光照射到原稿M的待读取表面Ma上,并且反射光通过棒透镜阵列54在线传感器55上形成图像。此时,因为以上述方式确定原稿M的高度,所以,例如,即使原稿M的传送速度变化,原稿M的高度也几乎不发生变化。
现在,这里将说明读取位置R和接触开始位置V之间的距离D1设定在10mm内的原因。图7是表示当各纸张的一个端部突出时构成原稿M的各种纸张的突出量和弯曲量的曲线图。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就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读取装置可以传送读取的四种纸张样品S1至S4进行了检查。这里,样品S1和S2中的每一个的基重是157gsm(克每平方米),样品S3的基重是64gsm,样品S4的基重是40gsm。
图7表明,在每个样品中,突出量越大,弯曲量就越大。而且,一般而言,基重越小,纸张就越薄;并且,基重越小,质地就越软。因此,也可以知道,基重越小,相对于相同突出量的弯曲量就越大,即,原稿M就越容易出现下垂。然而,从图7中清楚可知,在每个样品中,当突出量在10mm内时,出现的弯曲量非常小,或者说,它表现出可以说几乎为0的水平。由此,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读取位置R和接触开始位置V之间的距离D1设定在10mm内,具体来说,在5mm的数量级上,防止由于构成原稿M的纸张弯曲而导致原稿M在读取位置R中的高度发生变化。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因为在原稿传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R的下游的调节端位置W和位于原稿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接触开始位置V之间的距离D2设定为10mm,所以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在读取位置R中原稿M的弯曲所产生的影响。
尽管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读取装置读取在原稿上形成的可见图像,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也可以读取在原稿上形成的不可见图像(例如,红外图像),或者,也可以读取在原稿自身上形成的图案。
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缩小光学系统读取原稿的第一表面。但是,也可以使用原尺寸光学系统读取该第一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调节部件或引导部件可以设置在原稿的第一表面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已经描述了采用原尺寸光学系统的CIS5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采用缩小光学系统的读取部件。
此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就使用本发明的读取装置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读取装置也可以与例如在充当记录介质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打印装置结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组合装置可以用作复印机,其中,可以通过打印装置将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形成在纸张上。
为了图解和说明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这并不意味着详尽说明了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披露的确定形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多种修改和改变将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选择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从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针对具体应用情况适当进行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下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读取装置,包括:
读取部件,其在给定的读取位置读取记录在所传送的介质上的信息;
第一调节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传送的介质的一个表面的位置;以及
第二调节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传送的介质的另一个表面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下表面;以及
在所述第一调节部件的下表面上,形成有调节表面,所述调节表面几乎水平地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要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并且
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的位置,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不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部件包括原尺寸光学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介质的第一调节表面和所述介质的第二调节表面之间在与所述介质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隔小于可传送的介质的最小厚度,所述介质的第一调节表面由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介质的第二调节表面由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
5.一种读取装置,包括:
读取部件,其在给定的读取位置读取记录在所传送的介质上的信息;
第一引导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在与所传送的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引导所述介质;以及
第二引导部件,其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在与所传送的介质的另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引导所述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下表面;以及
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几乎水平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是要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并且
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接触,所述介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是不被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部件设置成这样:即,使得所述读取位置距离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和所述介质之间的接触开始位置在10mm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第一介质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介质接触表面之间的间隔设定成这样:即,使得在所述读取位置所述介质的位置变化等于或小于所述读取部件的聚焦深度。
9.一种读取装置,包括:
传送介质的传送路径;
读取部件,其在给定读取位置读取沿所述传送路径传送的介质;
上游侧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以这样的方式引导所述介质:即,防止所述介质接近所述读取部件;以及
下游侧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游,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以这样的方式引导所述介质:即,防止所述介质远离所述读取部件,
其中,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上表面;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竖直方向的下表面;以及在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几乎水平地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部件和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竖直方向的上侧,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竖直方向的下侧;并且
所述传送路径中的在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游侧引导部件的安装位置上游的一部分从下向上倾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下游侧引导部件设置成这样:即,使得所述传送路径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缩小。
1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的复印机,其中,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信息被复印到记录介质上。
CN2007100937917A 2006-10-27 2007-04-18 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Active CN101170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3063 2006-10-27
JP2006293063 2006-10-27
JP2006293063A JP4840079B2 (ja) 2006-10-27 2006-10-27 読み取り装置及び複写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0630A CN101170630A (zh) 2008-04-30
CN101170630B true CN101170630B (zh) 2013-02-13

Family

ID=3932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37917A Active CN101170630B (zh) 2006-10-27 2007-04-18 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20301B2 (zh)
JP (1) JP4840079B2 (zh)
KR (1) KR100865698B1 (zh)
CN (1) CN101170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29750B2 (ja) * 2006-11-20 2011-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8089664B2 (en) * 2007-01-31 2012-01-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device
JP4853538B2 (ja) 2009-03-17 2012-01-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771105B2 (ja) * 2009-03-31 2011-09-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ITMI20100306U1 (it) * 2010-10-08 2012-04-09 Atom Spa Dispositivo per la rilevazione ottica della superficie di materiali lastriformi da recidere
JP2013186195A (ja) * 2012-03-06 2013-09-19 Toshiba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6336450B2 (ja) * 2012-08-29 2018-06-06 オペック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スキャナ用撮像機構
JP6217946B2 (ja) * 2014-01-31 2017-10-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237682B2 (ja) * 2015-03-26 2017-11-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5920A (en) * 1984-07-20 1987-01-13 Ricoh Company, Ltd. Selective sheet loading apparatus
US4714241A (en) * 1986-08-04 1987-12-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circulating document feeder
JPS63219263A (ja) * 1987-03-06 1988-09-1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H01110545A (ja) * 1987-10-23 1989-04-27 Bridgestone Corp シランカップリング剤
JP3238605B2 (ja) * 1995-06-09 200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原稿読取装置
US6954290B1 (en) * 2000-11-09 2005-10-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rrect distortion of document copies
JP3818105B2 (ja) * 2001-09-18 2006-09-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3943942B2 (ja) * 2002-01-31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75928C (zh) 2002-06-24 2008-03-19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JP2004238161A (ja) * 2003-02-06 2004-08-26 Sharp Corp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67359B2 (ja) * 2003-05-28 2010-05-26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751099B2 (en) * 2003-12-04 2010-07-0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in two-side image reading
JP4298525B2 (ja) * 2004-01-15 200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424091B2 (ja) * 2004-06-25 2010-03-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4073032B2 (ja) * 2005-04-08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29852B2 (ja) * 2005-09-20 2010-08-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US7896343B2 (en) * 2005-09-26 2011-03-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or sheet material feeder
JP2007119232A (ja) * 2005-10-31 2007-05-17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200729923A (en) * 2006-01-26 2007-08-01 Avision Inc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eading edge or image range of scanned im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20301B2 (en) 2011-04-05
JP2008113069A (ja) 2008-05-15
CN101170630A (zh) 2008-04-30
JP4840079B2 (ja) 2011-12-21
US20080100886A1 (en) 2008-05-01
KR20080038000A (ko) 2008-05-02
KR100865698B1 (ko) 2008-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0630B (zh) 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JP5483153B2 (ja) 光照射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11439B2 (en) High productivity single pass scanning system
CN102759762B (zh) 透镜板、透镜单元、曝光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读取设备
KR20080053278A (ko) 이미지 결상광학계, 이미지 결상광학계를 이용한 화상 판독장치 및 화상 기록 장치
CN100557472C (zh) 透镜单元及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CN102934421A (zh) 图像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US7224483B2 (en) Image signal correction light source that can cope with dust and scratch on transparent document, and its control
JP3641935B2 (ja) 原稿検出装置
CN108131591B (zh)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834398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760434B2 (en) Document illuminator with surface lens
CN101540817A (zh) 图像扫描单元
EP0837595B1 (en) A scan module for adding to a document copying machine and a system comprising a scan module of this kind and a document copying machine
CN105600528B (zh) 记录介质传送和读取设备
KR101324179B1 (ko) 원고 배치방향을 감지할 수 있는 스캐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6099625A (ja) 画像保持面を照らす光導管led発光体
US974949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hat illuminates an original and reads an image of the original
CN101001304A (zh) 图像提取装置及其聚焦方法
CN100413305C (zh) 纸张前缘检测及光学扫描模块归位装置
JP20051781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52424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826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826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847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