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5093A -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5093A
CN101445093A CNA2008101794718A CN200810179471A CN101445093A CN 101445093 A CN101445093 A CN 101445093A CN A2008101794718 A CNA2008101794718 A CN A2008101794718A CN 200810179471 A CN200810179471 A CN 200810179471A CN 101445093 A CN101445093 A CN 101445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ck part
lock
rod unit
un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9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5093B (zh
Inventor
杉本浩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46712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44509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108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5289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Corp filed Critical Alp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5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5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5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5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0R25/02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 B60R25/0215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using electric means, e.g. electric motors or solenoids
    • B60R25/02153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using electric means, e.g. electric motors or solenoids comprising a locking member radially and linearly moved towards the steering colum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611For control and machine elements
    • Y10T70/5646Rotary shaft
    • Y10T70/565Locked stationary
    • Y10T70/5655Housing-carried lock
    • Y10T70/5664Latching bol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889For automotive vehicles
    • Y10T70/5956Steering mechanism with switc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转向锁定装置。该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具备:通过马达的驱动在开锁方向及上锁方向旋转的旋转体(蜗轮);设在蜗轮上的第一凸轮部及第二凸轮部;追随第一凸轮部并在锁定位置和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位的锁定部件;以及追随第二凸轮部并在锁定部件位于解除锁定位置时位于允许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且在锁定部件移动到锁定位置时则位于阻止锁定部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的杆部件。

Description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汽车的转向轴的转动进行锁定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现有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4573号公报)公开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0具备:通过第一螺旋弹簧101向汽车的转向轴102的方向加力且可与转向轴102嵌合的锁定部件103;与马达104连接并被驱动且具有凸轮槽105的旋转体106;通过伴随旋转体106的旋转并沿着凸轮槽105进行移动而使锁定部件103在锁定位置和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的销107;以及与销107的动作连动并通过第二螺旋弹簧108向锁定部件103的方向加力的锁定挡块109。在锁定部件103与销107的动作连动而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了的状态下,锁定挡块109与锁定部件103的一部分卡合。由此,该锁定部件103向解除锁定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上述结构中,若在车辆停放时使马达104向上锁方向旋转,则旋转体106通过该马达104的驱动力向上锁方向旋转。与此同时,销107伴随旋转体106的旋转而在凸轮槽105内摆动。由此,锁定部件103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而且,由锁定挡块109限制锁定部件103向解除锁定方向的移动。其结果,锁定部件103的前端与转向轴102嵌合,阻止旋转轴102的旋转。由此,汽车处于不能操纵的状态。
然后,若使马达104向开锁方向旋转,则旋转体106通过该马达104的驱动力向开锁方向旋转。与此同时,销107伴随旋转体106的反转而在凸轮槽105内摆动。由此,对由锁定挡块109进行的锁定部件103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而且,锁定部件103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移动。其结果,由于与转向轴102的嵌合被解除,所以转向轴102能自由旋转。由此,汽车处于可操纵的状态。
在现有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0中,在车辆停放时用锁定部件103阻止转向轴102的旋转,通过将汽车保持为不能操纵的状态,从而防止在车辆停放过程中的车辆被盗。但是,由于在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0的盖等上开有较小的通孔,并通过该通孔直接操作锁定部件103使其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一侧的行为(所谓软破坏),转向轴102的上锁状态被强制解除,从而存在车辆停放过程中的汽车被盗的危险。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阻止上锁时与转向轴嵌合的锁定部件向开锁方向移动,并能够防止停放过程中的车辆被盗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案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具备: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在开锁方向及上锁方向旋转的旋转体;设在该旋转体上的第一凸轮部及第二凸轮部;追随上述第一凸轮部并在阻止转向轴旋转的锁定位置和允许上述转向轴旋转的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位的锁定部件;形成用于收放上述旋转体、上述第一凸轮部、上述第二凸轮部和上述锁定部件的部件收放室的壳体及盖;以及,在追随上述第二凸轮部的同时与上述锁定部件卡合脱离自如地滑动的杆部件。该杆部件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位于允许上述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位于阻止上述锁定部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首先,在解除锁定时,旋转体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向开锁方向旋转。于是,设在旋转体上的第一凸轮部及第二凸轮部与其连动。而且,杆部件追随第二凸轮部移动到允许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还有,锁定部件追随第一凸轮部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移位。其结果,由于允许转向轴的旋转,汽车处于可操纵的状态。另一方面,在锁定时,旋转体通过驱动源的驱动而向上锁方向旋转。于是,锁定部件追随第一凸轮部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位。而且,杆部件追随第二凸轮部移动到阻止锁定部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其结果,利用锁定部件阻止转向轴的旋转,汽车处于不能操纵的状态。由此,在上锁时,杆部件与嵌合在转向轴上的锁定部件卡合。因此,即使要将锁定部件向开锁方向强制地拉出,也阻止锁定部件向开锁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在停放过程中的车辆被盗。
另外,上述锁定部件还可以具备沿着与上述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锁定卡合槽,上述杆部件还可以具备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且上述杆部件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时,与上述保持锁定卡合槽卡合的卡合片。
在这种结构中,首先,在解除锁定时,杆部件追随设在旋转体上的第二凸轮部向允许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移动。而且,杆部件的卡合片从锁定部件的保持锁定卡合槽脱离。由此,锁定部件追随第一凸轮部可以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在锁定时,锁定部件追随第一凸轮部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位。而且,杆部件追随第二凸轮部向保持位置移动。由此,杆部件的卡合片与锁定部件的保持锁定卡合槽卡合,从而阻止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另外,上述盖也可以具备可出入自如地插入上述锁定部件的通孔。
采用这种结构,锁定部件受到牢固地支撑,可以保护锁定部件免受从外部操作锁定部件而要强制开锁的破坏行为。
另外,上述杆部件也可以用上述壳体覆盖。
这样一来,可以保护锁定部件免受从外部操作锁定部件而要强制开锁的破坏行为。
另外,还可以具备形成用于收放上述旋转体的驱动单元室的驱动单元壳体及驱动单元盖。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旋转体(蜗轮)被驱动单元壳体及驱动单元盖覆盖,因此能够阻止从外部拆卸蜗轮,能保护其免受要强制开锁的破坏行为。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具备: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在开锁方向及上锁方向旋转的旋转体;设在该旋转体上的第一凸轮部及第二凸轮部;追随上述第一凸轮部并在阻止转向轴旋转的锁定位置和允许上述转向轴旋转的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位的锁定部件;形成用于收放上述旋转体、上述第一凸轮部、上述第二凸轮部和上述锁定部件的部件收放室的壳体及盖;以及,在追随上述第二凸轮部的同时与上述锁定部件卡合脱离自如地滑动的杆部件。上述杆部件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以及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位于阻止上述锁定部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上述锁定部件在上述解除锁定位置和上述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时,位于允许上述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
通过这种结构,在上锁时,杆部件与嵌合在转向轴上的锁定部件卡合。因此,即使要将锁定部件向开锁方向强制地拉出,也能够阻止锁定部件向开锁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停放过程中的车辆被盗。另外,开锁时,杆部件与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卡合。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等的必须维持开锁状态的状态下,具备阻止锁定部件向上锁方向移动的自动保险装置功能。
另外,上述锁定部件也可以具备沿着与上述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锁定卡合槽和解除锁定保持卡合槽,上述杆部件也可以具备卡合片,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或上述解除锁定位置,而上述杆部件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下,卡合片与上述保持锁定卡合槽或上述解除锁定保持卡合槽卡合。
采用这种结构,在从上锁状态向开锁状态、以及从开锁状态向上锁状态转变时,杆部件追随设在旋转体上的第二凸轮部移动到允许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并且,杆部件的卡合片从锁定部件的保持锁定卡合槽或解除锁定保持位置脱离。因此,锁定部件可以追随第一凸轮部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或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在锁定时以及解除锁定时,锁定部件追随第一凸轮部向解除锁定位置或锁定位置移动。并且,杆部件追随第二凸轮部移动到保持位置。于是,杆部件的卡合片与锁定部件的保持锁定卡合槽或解除锁定保持卡合槽卡合。因此,阻止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例子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A、4B、4C、4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图2的4-4线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杆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C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D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剖视图。
图5A、5B、5C、5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图2的5-5线的剖视图,图5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B是表示杆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C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D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剖视图。
图6A、6B、6C、6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图2的6-6线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B是表示杆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C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D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剖视图。
图7A、7B、7C、7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图3的7-7线的剖视图,图7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B是表示杆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C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D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设置在转向锁定装置上的锁定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上锁时的蜗轮和锁定部件及杆部件的样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锁时的蜗轮和锁定部件及杆部件的样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3A、13B、13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1的13-13线的剖视图,图13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3B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3C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A、14B、14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1的14-14线的剖视图,图14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4B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4C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A、15B、15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2的15-15线的剖视图,图15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B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C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A、16B、16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2的16-16线的剖视图,图16A是表示上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B是表示锁定部件的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C是表示开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设置在转向锁定装置上的锁定部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至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2~图10所示,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作为主要构成部件具备:互相组装而在内部形成部件收放室的盖2及壳体3;收放在该部件收放室内并在其内部进一步形成驱动单元室的驱动单元壳体4及驱动单元盖5;配置在该驱动单元室内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6;固定在该马达6的旋转轴6a上的蜗杆7;与该蜗杆7啮合且在驱动单元室内被旋转自如地支撑的蜗轮8;一体地设在该蜗轮8的一个面上的第一凸轮部9;一体地设在蜗轮8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二凸轮部10;追随第一凸轮部9向图4A的箭头方向a滑动的锁定部件11;追随第二凸轮部10向图4A的箭头方向b滑动的杆部件12;以及配置在部件收放室内的电路板(未图示)。
如图6A至图6D所示,第一凸轮部9的凸轮面划分为:使锁定部件11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位置区域9a(下死点区域);使锁定部件11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解除锁定位置区域9b(上死点区域);以及它们之间的升降区域9c。同样,第二凸轮部10的凸轮面也如图4A至图4D所示划分为:使杆部件12位于保持位置的保持位置区域10a;使杆部件12位于待机位置的待机位置区域10b;以及它们之间的升降区域10c。
如图8~图10所示,锁定部件11包括:扁平板状且通过切口形成弹簧承受面13a的扁平杆部13;从该扁平杆部13的上方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凸轮卡合部14;以及设在扁平杆部13下端的轴卡定突起15。在扁平杆部13的一个侧面设有在与锁定部件11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扁平杆部13出入自如地插入到壳体3的通孔3a中且上下运动自如地被支撑。锁定部件11的轴卡定突起15从设在壳体3上的通孔3a向外部突出。并且,锁定部件11在阻止转向轴(未图示)旋转的锁定位置(图4A、图5A、图6A的位置)与允许转向轴(未图示)旋转的解除锁定位置(图4D、图5D、图6D的位置)之间进行移位。第一螺旋弹簧17介于锁定部件11的弹簧承受面13a与盖2之间。锁定部件11通过该第一螺旋弹簧17的弹力向按压第一凸轮部9的方向(上锁方向)加力。
杆部件12包括: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卡合且在水平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扁平板部18以及从该扁平板部18的一侧折弯成直角且在锁定部件11移动到锁定位置时则与保持锁定卡合槽16卡合的卡合片19。杆部件12在允许锁定部件11移动的待机位置(图4D、图5D、图6D、图7D的位置)、和卡合片19与锁定部件11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卡合并阻止锁定部件11向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图4A、图5A、图6A、图7A的位置)之间移动。杆部件12移动自如地插入到形成于壳体3的插入孔3b中,并且由第二螺旋弹簧20向第二凸轮部10加力。
其次,对上述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4A、图5A、图6A、图7A及图9中表示锁定部件11上锁时的样子。此时,锁定部件11的凸轮卡合部14与第一凸轮部9的锁定位置区域9a卡合。因此,锁定部件11的轴卡定突起15从壳体3突出,与未图示的汽车的转向轴嵌合。并且,阻止转向轴的旋转。其结果,汽车被保持为不能操纵的状态。此时,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的保持位置区域10a卡合。并且,杆部件12移动到保持位置,杆部件12的卡合片19插入到锁定部件11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中。由此,阻止了锁定部件11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
接着,马达6开始向开锁方向旋转。于是,通过旋转轴6a及蜗杆7驱动蜗轮8旋转。并且,如图4B、图5B、图6B、图7B所示,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的升降区域10c卡合。由此,杆部件12开始从保持位置向待机位置的方向移动。而且,此时,杆部件12的卡合片19仍然插入到锁定部件11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中。因此,阻止了锁定部件11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的移动。
然后,马达6进一步向开锁方向旋转。于是,如图4C、图5C、图6C、图7C所示,锁定部件11的凸轮卡合部14与第一凸轮部9的升降区域9c卡合。由此,锁定部件11开始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锁定部件11的轴卡定突起15仍然从壳体3突出,并与转向轴嵌合。同时,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的待机位置区域10b卡合。由此,杆部件12移动直至待机位置。并且,杆部件12的卡合片19从锁定部件11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脱离。这样,允许锁定部件11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
接着,马达6再次向开锁方向旋转。于是,处于图4D、图5D、图6D、图7D及图10所示的开锁状态,允许锁定部件11的移动。并且,锁定部件11的凸轮卡合部14与第一凸轮部9的解除锁定位置区域9b卡合。由此,锁定部件11移动直到解除锁定位置,轴卡定突起15后退到壳体3内。由此,允许转向轴的旋转,汽车处于可操纵的状态。
接着,当再次返回锁定状态时,蜗轮8因马达6的驱动而向上锁方向旋转。于是,锁定部件11追随第一凸轮部9而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位。并且,杆部件12追随第二凸轮部10而移动到阻止锁定部件11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其结果,转向轴的旋转被阻止,汽车处于不能操纵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上锁时,锁定部件11与转向轴进行嵌合。与此同时,杆部件12的卡合片19与锁定部件11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卡合。由此,能够阻止锁定部件11向开锁方向移动。因而,可以保护锁定部件11免受在盖2和壳体3等开设较小的通孔并从外部直接操作锁定部件11而使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行为(所谓软破坏)。因此,能够防止车辆在停放过程中转向轴的上锁状态被强制解除而导致汽车被盗的情况。另外,锁定部件11出入自如地插入到设置在壳体3上的通孔3a内,以牢固地支撑锁定部件11。由此,能够保护锁定部件11免受从外部对其进行操作要强制开锁的破坏行为。在这方面也能提高车辆停放过程中的防盗性能(防止车辆被盗的性能)。而且,万一上锁时在上锁方向对锁定部件11加力的第一螺旋弹簧17被拆卸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锁定部件11的自重使锁定部件11保持在锁定位置。在这方面也能提高车辆停放中的防盗性能。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杆部件12用壳体3覆盖。因此,能够保护杆部件12免受从外部操作要强制开锁的破坏行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蜗轮8收放在驱动单元室内,被驱动单元壳体4及驱动单元盖5覆盖,并且被锁定部件11和驱动单元壳体4夹住。因此,能够阻止从外部拆卸蜗轮8。并且,能够保护蜗轮8免受从外部操作要强制开锁的破坏行为。而且,蜗轮8与固定在马达6的旋转轴6a上的蜗杆7啮合。因此,在马达6停止时蜗轮8的自锁功能起作用。由此,阻止蜗轮8向开锁方向的旋转。从而,能保持由锁定部件11进行的转向轴的上锁状态。因此,能够提高车辆停放中的防盗性能。
其次,图11至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11至图17中,对于与上述的图2至图10的零部件同样的零部件标上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1至图17所示,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A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具备:相互组装并在内部形成部件收放室的壳体3及盖2;收放在该部件收放室内且在其内部进一步形成驱动单元室的驱动单元壳体4及驱动单元盖5;配置在该驱动单元室内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6;固定在该马达6的旋转轴6a上的蜗杆7;与该蜗杆7啮合且在驱动单元室内转动自如地支撑的蜗轮8;一体地设置在蜗轮8的一个面上的第一凸轮部9;一体地设置在蜗轮8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二凸轮部10A;追随第一凸轮部9而上下运动(向图13A的箭头方向a)的锁定部件11A;追随第二凸轮部10A在水平方向(图13A的箭头方向b)滑动的杆部件12;以及配置在部件收放室内的电路板(未图示)。
如图13A—图13C所示,第二凸轮部10A的凸轮面被划分为使杆部件12处于保持位置的保持位置区域(上死点)10a;使杆部件12处于待机位置的待机位置区域(下死点)10b;以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升降区域10c、10d。
如图17所示,锁定部件11A包括:为扁平板状且由切口形成弹簧承受面13a的扁平锁定部13A;从该扁平锁定部13A的上方向水平方向突出的凸轮卡合部14A;以及设置在扁平锁定部13A的下端的轴卡定突起15。在扁平锁定部13的一个侧面上,以规定距离设有向与锁定部件11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及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16A。锁定部件11A的轴卡定突起15从设置在壳体3上的通孔3a向外部突出。并且,锁定部件11A在阻止转向轴(未图示)旋转的锁定位置(图13A、图14A、图15A、图16A的位置)和允许转向轴(未图示)旋转的解除锁定位置(图13C、图14C、图15C、图16C的位置)之间移位。另外,第一螺旋弹簧17介于锁定部件11A的弹簧承受面13a和盖2之间。锁定部件11A通过该螺旋弹簧17的弹力向按压第一凸轮部9的方向(上锁方向)加力。
杆部件12包括: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A卡合且在水平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扁平板部18;以及从该扁平板部18的一方侧折弯成直角的卡合片19。锁定部件11A移动到锁定位置时,卡合片19与保持锁定卡合槽16卡合。并且,锁定部件11A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时,卡合片19与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16A卡合。
其次,对上述电动转向装置1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3A、图14A、图15A、图16A中,表示锁定部件11A上锁时的样子。此时,锁定部件11A的凸轮卡合部14与第一凸轮部9的锁定位置区域9a卡合。并且,锁定部件11A的轴卡定突起15从壳体3突出并与未图示的汽车的转向轴嵌合。因此,阻止转向轴的旋转。其结果,汽车保持为不能操纵的状态。此时,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A的保持位置区域10a卡合。由此,杆部件12向保持位置移动,卡合片19插入到锁定部件11A的一个保持锁定卡合槽16中。因此,阻止锁定部件11A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
接着,马达6开始向开锁方向旋转。于是,通过旋转轴6a及蜗杆7驱动蜗轮8旋转。并且,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A的一个升降区域10c卡合。由此,杆部件12从保持位置向待机位置的方向移动。接着,如图13B、图14B、图15B、图16B所示,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A的待机位置区域10b卡合。并且,杆部件12移动直到待机位置,卡合片19从锁定部件11A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脱离。因此,允许锁定部件11A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另外,锁定部件11A的凸轮卡合部14与第一凸轮部9的升降区域9c卡合。因此,锁定部件11A从锁定位置开始向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向移动。
然后,马达6进一步向开锁方向旋转。于是,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A的另一个升降位置区域10d卡合。由此,杆部件12从待机位置向保持位置的方向移动。接着,若成为图13C、图14C、图15C、图16C所示的开锁状态,则锁定部件11A的凸轮卡合部14与第一凸轮部9的解除锁定位置区域9b卡合。由此,锁定部件11A移动直到解除锁定位置,轴卡定突起15后退到壳体3内。这样,允许转向轴的旋转,汽车处于可操纵的状态。此时,杆部件1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部10A的保持位置区域10a卡合。因此,杆部件12移动到保持位置,卡合片19插入到锁定部件11A的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16A中。因此,阻止锁定部件11A向锁定位置侧移动。
接着,如图13C、图14C、图15C、图16C所示,从开锁状态再返回锁定状态。此时,蜗轮8通过马达6的驱动而向上锁方向旋转。于是,杆部件12追随第二凸轮部10A从保持位置向待机位置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锁定部件11A追随第一凸轮部9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位。其后,如图13A、图14A、图15A、图16A所示,锁定部件11A成为上锁状态。此时,杆部件12移动到保持位置。并且,卡合片19插入锁定部件11A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中。因此,阻止锁定部件11A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外,还能阻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某种原因由于锁定部件11A的误动作而导致锁定转向轴。由此,能够防止汽车因不能操纵而处于危险的状态,提高所谓汽车的安全性能。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凸轮部10A的驱动而进行直线运动的杆部件12阻止锁定部件11A的移动。由此,与转动的杆部件阻止锁定部件的移动的结构相比较,实现了节省空间。与此同时,锁定部件11A的动作比较单纯。从这方面看,锁定部件11A容易获取动作时间且容易设计。
还有,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1A具备保持锁定卡合槽16和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16A。并且,做成杆部件12的卡合片19分别与锁定部件11A的保持锁定卡合槽16和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16A卡合的结构。由此,锁定部件11A被保持在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但是,也可以做成锁定部件具备一个卡合槽,杆部件具备保持锁定卡合片和解除保持锁定卡合片的结构。该场合,锁定部件的卡合槽和杆部件的各卡合片在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卡合。即使采用这种结构也可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在开锁方向及上锁方向旋转的旋转体;
设在该旋转体上的第一凸轮部及第二凸轮部;
追随上述第一凸轮部而在阻止转向轴旋转的锁定位置和允许上述转向轴旋转的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位的锁定部件;
形成用于收放上述旋转体、上述第一凸轮部、上述第二凸轮部和上述锁定部件的部件收放室的壳体及盖;以及,
在追随上述第二凸轮部的同时与上述锁定部件卡合脱离自如地滑动的杆部件;
该杆部件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位于允许上述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
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位于阻止上述锁定部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件具备沿着与上述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锁定卡合槽,
上述杆部件具备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且上述杆部件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时,与上述保持锁定卡合槽卡合的卡合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可出入自如地插入上述锁定部件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杆部件由上述壳体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形成用于收放上述旋转体的驱动单元室的驱动单元壳体及驱动单元盖。
6.一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在开锁方向及上锁方向旋转的旋转体;
设在该旋转体上的第一凸轮部及第二凸轮部;
追随上述第一凸轮部而在阻止转向轴旋转的锁定位置和允许上述转向轴旋转的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位的锁定部件;
形成用于收放上述旋转体、上述第一凸轮部、上述第二凸轮部和上述锁定部件的部件收放室的壳体及盖;以及,
在追随上述第二凸轮部的同时与上述锁定部件卡合脱离自如地滑动的杆部件;
该杆部件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以及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位于阻止上述锁定部件向解除锁定位置侧移动的保持位置,
上述锁定部件在上述解除锁定位置和上述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时,位于允许上述锁定部件移动的待机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件具备沿着与上述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锁定卡合槽和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
上述杆部件具备卡合片,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或上述解除锁定位置而上述杆部件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下,该卡合片与上述保持锁定卡合槽或上述解除保持锁定卡合槽卡合。
CN2008101794718A 2007-11-30 2008-11-28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Active CN1014450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0839A JP5252899B2 (ja) 2007-10-01 2007-11-30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7310839 2007-11-30
JP2007-310839 2007-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5093A true CN101445093A (zh) 2009-06-03
CN101445093B CN101445093B (zh) 2013-08-28

Family

ID=4046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94718A Active CN101445093B (zh) 2007-11-30 2008-11-28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96976B2 (zh)
EP (1) EP2065266B2 (zh)
CN (1) CN101445093B (zh)
AT (1) ATE495064T1 (zh)
DE (2) DE602008004408D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6217A (zh) * 2009-12-24 2012-09-12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转向锁定装置
CN102905945A (zh) * 2010-05-28 2013-01-30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转向锁定装置
CN103402831A (zh) * 2010-10-07 2013-11-20 法雷奥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锁定/解锁驾驶杆的电动防盗装置
CN103492239A (zh) * 2011-01-13 2014-01-01 法雷奥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定装置
CN107074196A (zh) * 2014-10-01 2017-08-18 法国有信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柱的防盗装置
CN111648681A (zh) * 2019-03-04 2020-09-11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锁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8889B2 (ja) * 2004-10-12 2006-08-16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ロック装置
JP4624912B2 (ja) * 2005-11-30 2011-02-02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7891221B2 (en) * 2007-10-01 2011-02-22 Alpha Corporation Electric steering lock device
JP5118079B2 (ja) * 2009-02-03 2013-01-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キー装置
US20140069224A1 (en) 2012-09-07 2014-03-13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lock
US8424348B2 (en) * 2010-01-27 2013-04-23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lock
US8966948B2 (en) * 2012-12-03 2015-03-03 Hyundai Motor Company Electrical steering column lock
JP6258125B2 (ja) * 2014-05-27 2018-01-10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08923191A (zh) * 2018-06-22 2018-11-30 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锁止装置和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2831B4 (de) * 2000-05-10 2011-09-22 Marquardt Gmbh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030688C1 (de) * 2000-06-23 2001-10-18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Schloß, insbesondere zum Verriegeln der Lenkspindel oder der Zahnstange des Lenkgetriebes oder der Ausgangswelle des Antriebsgetriebes eines Kraftfahrzeugs
WO2003099613A2 (en) * 2002-05-23 2003-12-04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Steering lock device
DE10233511A1 (de) * 2002-07-23 2004-04-2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chließsystem für Motorfahrzeuge
DE10247803B3 (de) * 2002-10-14 2004-01-2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47802B3 (de) * 2002-10-14 2004-02-0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04182177A (ja) * 2002-12-05 2004-07-02 Yuhshin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038132B2 (ja) * 2003-01-31 2008-01-2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4231123A (ja) * 2003-01-31 2004-08-19 Tokai Rika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356660B4 (de) 2003-12-04 2005-12-08 Siemens Ag Elektrische Lenkungsverriegelung mit einem Kurvengetriebe
JP4348245B2 (ja) * 2004-07-08 2009-10-2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6044573A (ja) 2004-08-06 2006-02-16 Tokai Rika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EP1637415B2 (fr) 2004-09-15 2019-01-09 U-Shin Deutschland Zugangssysteme GmbH Dispositif éléctrique pour le blocage/deblocage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JP3819925B2 (ja) * 2004-10-29 2006-09-13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3754057B1 (ja) * 2004-10-29 2006-03-08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2004053438A1 (de) 2004-11-05 2006-05-11 Valeo Sicherheitssysteme Gmbh Lenkschloß
JP2006321454A (ja) 2005-05-20 2006-11-3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の車両制御装置
JP4624912B2 (ja) 2005-11-30 2011-02-02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7762110B2 (en) * 2006-10-06 2010-07-27 U-Shin, Ltd. Steering lock unit
JP4932511B2 (ja) * 2007-01-30 2012-05-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の組立方法
US7891221B2 (en) 2007-10-01 2011-02-22 Alpha Corporation Electric steering lock devic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6217A (zh) * 2009-12-24 2012-09-12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转向锁定装置
US8646296B2 (en) 2009-12-24 2014-02-11 Alpha Corporation Steering locking device
CN102666217B (zh) * 2009-12-24 2014-10-15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转向锁定装置
CN102905945A (zh) * 2010-05-28 2013-01-30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转向锁定装置
CN102905945B (zh) * 2010-05-28 2015-04-01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转向锁定装置
CN103402831A (zh) * 2010-10-07 2013-11-20 法雷奥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锁定/解锁驾驶杆的电动防盗装置
CN103402831B (zh) * 2010-10-07 2017-02-15 有信汽车访问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锁定/解锁驾驶杆的电动防盗装置
CN103492239A (zh) * 2011-01-13 2014-01-01 法雷奥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定装置
CN107074196A (zh) * 2014-10-01 2017-08-18 法国有信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柱的防盗装置
CN107074196B (zh) * 2014-10-01 2019-09-13 法国有信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柱的防盗装置
CN111648681A (zh) * 2019-03-04 2020-09-11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锁具
CN111648681B (zh) * 2019-03-04 2024-01-05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39284A1 (en) 2009-06-04
US7596976B2 (en) 2009-10-06
DE202008018629U1 (de) 2016-11-24
EP2065266A1 (en) 2009-06-03
EP2065266B2 (en) 2017-04-12
ATE495064T1 (de) 2011-01-15
DE602008004408D1 (de) 2011-02-24
CN101445093B (zh) 2013-08-28
EP2065266B1 (en)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093B (zh)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CN101402351B (zh)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US7021093B2 (en) Antitheft device for vehicle
US8646296B2 (en) Steering locking device
KR101506365B1 (ko) 스티어링 록 장치
US20120205183A1 (en)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hav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steering lock
EP2050656B1 (en)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apparatus
CN102328622A (zh) 锁定装置
CN101823470B (zh)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JP600201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202301902U (zh) 汽车变速器倒挡锁止机构
CN101631701A (zh) 用于转向柱的具有锁定闩件的防盗设备
CN102758569B (zh) 车用电控一体化带自动回位机构的尾门执行器
CN211524444U (zh) 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中的电动儿童锁系统及其车辆
CN202745536U (zh) 车用电控一体化带自动回位机构的尾门执行器
US7406845B2 (en) Steering column lo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3159261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連結器
JP520529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214929371U (zh) 一种仪表板储物箱及仪表板总成
CN115366981A (zh) 方向盘和交通工具
JP502288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5252899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7308051A (ja) 自動車用操作スイッチ装置
CN113047702B (zh) 防误锁锁车方法及车锁装置
JPH053546U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ツクの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