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5163A - 优化用于在mpls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优化用于在mpls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5163A
CN101485163A CNA2007800254203A CN200780025420A CN101485163A CN 101485163 A CN101485163 A CN 101485163A CN A2007800254203 A CNA2007800254203 A CN A2007800254203A CN 200780025420 A CN200780025420 A CN 200780025420A CN 101485163 A CN101485163 A CN 101485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seudo
switch
line
connect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54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D·鲁斯米赛尔
A·库特曼
A-A·巴塞姆
C·拉杰什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485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5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at intermediate nodes, e.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RSV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2Frame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之间建立伪线连接的方法,包括:发送标签映射消息给请求与所述第一交换机建立伪线连接的所述第二交换机;在所述第一交换机预留用于所述伪线连接的资源;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不具有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接收来自该第二交换机的标签撤销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标签撤销消息而释放所述第一交换机处的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资源;以及,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具有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激活该伪线连接,由此优化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每一个的伪线连接的资源。

Description

优化用于在MPLS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和服务提供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优化用于在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提供了一种用于设计网络业务模式的机制,在所述模式中较短的标签被分配给网络分组,该标签描述了如何通过网络转发该分组。在MPLS网络中,支持MPLS的节点、交换机或路由器通常称作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并且位于MPLS网络边缘(进入或外出)的LSR通常称作标签边缘路由器(LER)。
通常,由于无连接网络层协议(例如互联网协议(IP))的数据帧从源节点传送至目的节点,因此它在网络中从一个节点传送至下一节点。每个节点为该分组作出独立的转发判决。也就是说,每个节点分析数据帧的报头以确定接着向何处转发该分组。转发判决是通过转发表来确定的,该转发表位于每个节点上并且通过运行于该节点上的网络层选路算法来构建。因此,每个路由器基于其对分组报头的分析和运行选路算法的结果来独立地选择数据帧的下一跳。
帧报头包含比选择沿路径的下一跳所需要的更多的信息。选择下一跳因而可以被认为是两个功能的组合。第一功能将整个的可能分组的集合划分成转发等价类(FEC)的集合。在传统的IP转发中,FEC是子网IP地址前缀。因此,如果在该路由器的选路表中存在地址前缀“X”,则特定的节点通常将两个分组看成是在相同的FEC中,以使得“X”对于每个分组的目的地址是“最长的匹配”。第二功能将每个FEC映射到下一跳。在转发判决中,被映射到同一FEC中的不同分组是不可区分的。属于特定FEC且从特定节点传送的所有数据帧将沿着相同的路径(或如果使用特定类型的多路径选路,则它们都将沿着关联于该FEC的路径集合中的一个路径)。如果数据帧穿过网络,则每一跳还重新检查分组并将该分组匹配于FEC以确定下一跳。
在MPLS中,对特定FEC分配特定数据帧只在该数据帧进入网络时进行一次。向其分配分组的FEC被编码成称作“标签”的较短的固定长度的值。当分组被转发给它的下一跳时,该标签与它一起被发送;也就是说,分组在被转发之前被“标记”。在后续的跳(hop)中,不再分析数据帧的网络层报头。相反,帧报头中的标签被用作节点上的表的索引。表条目指定了下一跳以及新的标签。用新标签替换帧报头中的旧标签,并且数据帧被转发至其下一跳。因此,在MPLS转发范例中,一旦分组被分配给FEC,后面的路由器就不再进行网络层报头分析;所有转发通过标签驱动。
作为参考,MPLS报头是由32比特的标签的堆栈组成的。MPLS“标签”是20比特并且是对于LSR而言在本地很重要的标识符。“experimentalbits”字段是三比特长并且被用来确定要应用于数据帧的服务质量(QoS)。“stack”字段占据一比特并且被用来确定在报头中是否存在另一个标签栈条目。并且,存活时间(“TTL”)字段是八比特长并且类似于P报头中携带的TTL字段并且被用来确定帧在被丢弃之前可以经过多少跳。在MPLS网络的进入边缘用MPLS报头来封装IP帧。在外出边缘,通过移除MPLS报头来恢复IP帧。
标签分配协议(LDP)被用来构建和维持用于经由MPLS网络转发业务的MPLS标签数据库。在以下IETF文件中说明了LDP:RFC 3036,“LDP Specification”,2001年1月;RFC 3037,“LDP Applicability”,2001年1月;在此将其引入作为参考。如上所述,MPLS是一种用于转发分组的方法,其使用由分组携带的、称为标签的较短的、固定长度的值来确定分组的下一跳。MPLS的基本概念是两个LSR必须就用来在它们之间且经过它们转发业务的标签的含义达成协定。这个共同的理解是通过使用一组过程(即LDP)来实现的,通过该组过程一个LSR向另一LSR通知它已经完成的标签绑定。因此,LDR是这样一组过程:通过该组过程,一个LSR向另一个LSR通知用来在它们之间且经过它们转发业务的标签的含义。
目前,伪线(PW)是分组交换网络(PSN)上的本地服务的模仿。本地服务可以是异步传输模式(ATM)、帧中继、以太网、低速率时分复用(TDM)或同步光网络/同步数字体系(SONET/SDH),而PSN可以是基于MPLS、IP或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的网络。PW模仿承载本地服务的“透明电线”的操作。换言之,伪线模仿点对点链路,并且提供单个服务,该服务被其用户看作所选服务的未共享链路或电路。
通常,伪线(PW)是两个提供商边缘(PE)设备之间的连接,其连接两个接入电路(AC,Attachment Circuit)。AC可以是帧中继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ATM虚路径标识符/虚信道标识符(VPITVCI)、以太网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链路、物理接口上的点对点协议(PPP)连接、来自L2TP隧道的PPP会话、MPLS标签交换路径(LSP),等等。在PW的建立期间,两个PE被配置或自动交换与要仿真的服务有关的信息,以使得它们随后可以知道如何处理来自另一端的分组。在两个PE之间建立PW之后,由一个PE从AC接收的帧被封装并且通过PW被发送至远端PE,其中本地帧被重新构造并且通过另一AC被转发。PE设备可以例如是MPLS交换机。
对LDP的PW扩展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2006年4月的请求注释(RFC)文件RFC 4447中被描述,该文件标题是“Pseudowire Setupand Maintenance Using the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在此将其引入作为参考。根据RFC4447,第二层服务(例如帧中继、ATM和以太网)可以通过封装第二层协议数据单元(PDU)并且通过PW发送它们而在MPLS骨干网上被“模仿”。换言之,PW被创建以穿越MPLS网络而承载不同类型的业务,PW是MPLS上的点对点网络连接,其提供它所传送的第二层服务的透明性。
RFC 4447说明了用于利用对LDP的扩展来建立和维持PW的协议。它定义了新的类型长度值(TLV)、FEC元素、参数、以及LDP的代码,其使得LDP能够标识PW并且信号通知PW的属性。它说明了PW端点如何使用这些LDP中的TLV来将信号分离器字段值(即上述MPLS标签)绑定到PW,以及它如何向远端端点通知该绑定。它也说明了用于报告PW状态改变、用于按照需要传递关于PW的附加信息以及用于释放绑定的过程。
考虑下面的RFC 4447情景。假设希望穿越中间MPLS使能的(intervening MPLS-enabled)网络从进入LSR PE1向外出LSR PE2传送第二层PDU。假设存在从PE1至PE2的MPLS隧道。也就是说,假设PE1能通过在“MPLS隧道报头”中封装分组并将结果发送至其相邻体之一而使得分组被递送至PE2。MPLS隧道是MPLS标签交换路径(LSP);因此,添加MPLS隧道封装也就是推进MPLS标签。还假设大量的PW可以通过单个MPLS隧道而被承载。因此,无须保持单个PW在网络核心中的状态。这并非预示着MPLS隧道是点对点的;尽管PW是点对点的,然而MPLS隧道可以点对多点的。这并非预示着PE2甚至能够确定发送所接收的分组所经由的MPLS隧道(例如,如果MPLS隧道是LSP并且使用倒数第二跳弹出,则当分组到达PE2时它将不包含标识隧道的信息)。当PE2通过PW接收分组时,它必须能够确定该分组实际上是通过PW接收的,并且它必须能够将该分组关联于特定的PW。PE2能够通过检查用作PW信号分离器字段的MPLS标签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个标签可以称作“PW标签”。当PE1发送第二层PDU给PE2时,它通过将PW标签添加给分组来创建MPLS分组,这因而创建了分组堆栈的第一条目。如果PSN隧道是MPLS LSP,则PE1将另一标签(即隧道标签)推到分组上作为分组堆栈的第二条目。直到MPLS分组到达PE2才可以再次看到PW标签。分组的PE2的部署是基于PW标签的。
因此,PW是由两个标签的堆栈标识的、穿过MPLS网络的点对点连接。第一标签称为“外部”标签。它代表外部隧道,或外部LSP。需要这个外部隧道来穿过网络传输分组。在这个外部隧道内,“内部”连接(即PW)可以被多路复用。这些内部连接中的每一个都用第二标签标识,通常称为“内部”标签。通常用例如LDP或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的协议来信号通知(即所交换的标签等)外部隧道。利用LDP以其下游自主标签分发(DU,Downstream Unsolicited)模式(即LDP-DU)来信号通知内部连接(即PW)。当启用LDP-DU模式时,LSR(例如MPLS交换机)可以分配MPLS标签绑定给其他还未明确请求它们的LSR。这个标签管理行为在RFC 3036中被描述。
具有PW扩展的MPLS LDP-DU信令协议因而被用来穿越MPLS网络而建立双向PW。对于需要资源的PW,在每个方向中独立地进行预留。这通过在作为PW的端点的MPLS交换机之间交换信令消息而得以实现,信令消息的交换触发了资源预留。然而,这个信令交换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一个MPLS交换机能够预留用于PW的资源,而另一个MPLS交换机未能预留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信令行为能够使得保持成功预留的资源直到失败的PW连接可以被建立,而这可能永远不会发生。这会成为问题,因为由于在一个方向中请求资源失败而不能被建立的PW可以保持相对端的资源的锁定。这是低效的,因为如果锁定的资源可用,则它们可能已经能够被用来允许成功地建立一个双向的PW或允许竞争要建立的资源的另一类型的连接(例如LSP)。在网络或网络单元出故障之后或当在交换机的不同实体之间存在对相同资源的竞争时,这种资源的有效分配在重新建立链路时是最重要的。
因此,需要用于优化用来在MPLS网络中建立PW连接的资源的改进的方法和系统。因此,期望一种至少部分上解决上述和其他缺陷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之间建立伪线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标签映射消息至请求与所述第一交换机建立伪线连接的所述第二交换机;在所述第一交换机预留用于所述伪线连接的资源;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不具有用于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交换机的标签撤销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标签撤销消息,释放所述第一交换机处的用于伪线连接的资源;以及,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具有用于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激活该伪线连接,由此优化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每一个的伪线连接的资源。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可以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可以分别是第一和第二MPLS交换机。伪线连接可以是双向伪线连接。双向伪线连接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双向伪线连接。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的每一个上配置所述伪线连接。并且,所述资源可以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容量、网络接口容量、连接准入控制资源、所分配的伪线标签、伪线标签绑定上下文以及伪线连接状态维护。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例如数据处理系统(例如MPLS交换机、网络单元、网络管理系统等)的设备、一种用于适配该系统的方法、以及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记录于其上的、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程序指令。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向用户提供第二层服务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适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框图;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之间建立伪线连接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存储器内的模块的操作的流程图。
应当指出,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号码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了不使得本发明变得晦涩难懂,没有详细描述或显示一些实例、特定的软件、电路、结构和技术。这里使用的术语“数据处理系统”是指任何用于处理数据的机器,包括这里描述的网络单元和网络管理系统。假设数据处理系统的操作系统提供了可以支持本发明需求的工具,则可以以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实现本发明。所呈现的任何限制是特定类型的操作系统或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结果,并且不会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也可以在硬件中被实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提供第二层服务给用户的通信系统100的框图。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MPLS交换机110,其在PSN网络130(例如MPLS网络)上经由伪线(PW)连接140耦合到第二MPLS交换机120。用户边缘(CE)设备150、160通过各自的接入电路(AC)170、180而耦合到各自的MPLS交换机110、120。MPLS交换机110、120可以是提供商边缘(PE)设备、节点、单元、交换机、路由器等。MPLS交换机110、120由服务提供商(SP)维护,所述提供商经由CE设备150、160提供第二层服务给用户。根据一个实施例,MPLS交换机110、120可以耦合到网络管理系统(NMS)(未显示)以进行控制和监视。NMS可以位于SP的中心局(CO)或别处。
图2是适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300的框图。数据处理系统300适于用作MPLS交换机110、120、CE设备150、160或NMS。数据处理系统3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20、存储器330和接口设备350,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输入设备310和显示器340。CPU 320可以包括专用协处理器和存储设备。存储器330可以包括RAM、ROM、磁盘设备和数据库。接口设备350可以包括网络连接。输入设备310可以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轨迹球鼠标或类似的设备。并且,显示器340可以包括计算机屏幕、终端设备或例如打印机或绘图机的硬拷贝生成输出设备。数据处理系统300适于在网络130上经由接口设备350与其他u处理系统(例如110或120)通信。数据处理系统300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和访问网络拓扑和编程信息的数据库系统332。数据库系统332可以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并且可以被存储在数据处理系统300的存储器330中。数据处理系统300已经在那里存储了代表指令序列的数据,所述指令序列在被执行时能够实施上述方法。当然,数据处理系统300可以包含附加的软件和硬件,其说明对于理解本发明而言不是必要的。
数据处理系统300可以是MPLS交换机110、120、CE设备150、160、NMS、服务器系统或个人计算机(PC)系统。系统300的CPU 320有效耦合到存储用于系统300的一般管理的操作系统(未显示)的存储器330。接口350可以被用于通过网络130与外部数据处理系统(例如110或120)通信。系统300可以包括用于开发和管理分布式应用的应用服务器软件(未显示)。系统300的CPU 320通常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用于接收用户命令或查询及用于在显示器340上向用户显示这些命令或查询的结果的设备310。如上所述,存储器330可以包括多种存储设备,包括内部存储器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被通常安排在存储层级中的外部大容量存储单元。
用户可以利用可选的图形用户接口(GUI)380与数据处理系统300及其硬件和软件模块331交互。GUI 380可以被用于监视、管理和访问数据处理系统300。GUI由通用操作系统支持并且提供这样的显示格式:其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利用输入和指点设备(例如鼠标310)从菜单中选择称作图标的图示或项目而选择命令、执行应用程序、管理计算机文件和执行其他功能。通常,GUI被用来传递信息至用户并且从用户接收命令,并且通常包括各种GUI对象或控制,包括图标、工具栏、下拉菜单、文本、对话框、按钮等。用户通常通过使用输入或指点设备(例如鼠标)310来将指针或光标定位在对象391上并且通过“点击”该对象391而与呈现在显示器340上的GUI 380交互。
通常,基于GUI的系统在出现在显示器340的“窗口”中向用户呈现应用、系统状态及其他信息。窗口392基本上是显示器340中的矩形区域,其中用户可以查看应用或文档。这种窗口392可以是打开的、关闭的、全屏显示、缩小为图标、放大或缩小尺寸或移至显示器340中的不同区域。多个窗口可以同时显示,例如:包含于其他窗口中的窗口、叠加于其他窗口之上的窗口或平铺于显示区域内的窗口。
因此,数据处理系统300包括用于指引系统300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执行编程指令。编程指令可以包含于数据处理系统300的存储器330内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软件模块331内。可选地,编程指令可以包含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CD盘或软盘)上,该介质可以被用来将编程指令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300的存储器330。可选地,编程指令可以包含于计算机可读信号或信号承载介质中,其可以由编程指令的销售商或提供商上载至网络,并且这个信号或信号承载介质可以由终端用户或潜在购买者经由至数据处理系统300的接口(例如350)从网络上下载。
如上所述,具有PW扩展的MPLS LDP-DU信令协议被用来跨越MPLS网络(例如130)建立双向PW(例如140)。对于需要资源的PW140而言,在每个方向中独立地进行预留(例如从110至120以及从120至110)。这通过在作为PW 140的端点的MPLS交换机110、120之间交换信令消息来完成,其触发了资源预留。然而,这个信令交换可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一个MPLS交换机(例如110)能够为PW 140预留资源,而另一个MPLS交换机(例如120)未能成功预留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信令行为使之保持(例如由交换机110)成功预留的资源,直到失败的PW连接(即从120至110)能够被建立,然而这永远不会发生。这会成为问题,因为由于未能请求一个方向(即从120至110)中的资源而不能被建立的PW 140会在相对的一端(即在交换机110内)保持对资源的锁定。这是低效的,因为如果被锁定的资源是可用的,则它们可能已经被用来使得另一不同的PW(未显示)被成功地双向建立。当在网络或网络单元出故障之后重新建立链路时,这种资源的高效分配变得最为重要。
目前,本发明提供了在建立MPLS伪线时对信令行为的优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MPLS交换机(例如120)不能本地(即在120)预留资源时,它利用PW的双向属性来迫使用于PW 140的资源在远端MPLS交换机(例如110)被释放。当MPLS交换机120检测到它在从远端MPLS交换机110接收到连接消息(例如RFC 3036的3.5.7小节中描述的LDP标签映射消息)时由于例如资源预留失败而不能建立PW 140时,本地MPLS交换机120就利用LDP-DU信令消息触发远端MPLS交换机110释放相反方向(即从120至110)中的用于失败PW140的资源。这个消息可以是指示了PW LDP标签映射消息的撤销的单个LDP-DU消息(例如RFC 3036的3.5.10小节中描述的LDP标签撤销消息)。MPLS交换机120(或110)可以周期性地尝试建立PW 140以使得如果且当资源变为可用时PW 140能够被成功建立。
在每个MPLS交换机110、120处的用于建立和维持PW 140的资源可以包括存储器330、CPU 320容量和接口350容量。特别地,为了建立PW连接140,交换机(例如110、120)必须分配以下内容:
1)所需要的存储器和上下文。这些资源毫无疑问是实现相关的。例子包括RAM、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等;
2)连接准入控制(CAC)资源。这些资源确保所有网络设备具有足够的容量以满足连接的服务质量(QoS)需求。这通常称为带宽预留;和
3)向PE路由器通告的所分配的伪线标签;同时用于所接收的和所分配的标签的伪线标签绑定上下文(例如标签信息库中的条目);以及伪线连接状态维持。
本发明提供了几个优势。第一,在PW未能被建立的情况下所交换的信令消息数目的增加被最小化,这因而仅最小化地增加了MPLS交换机上的负担。第二,本发明改进了由于网络故障所造成的恢复时间。特别地,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在由于网络故障而需要重新建立大量PW的情况下最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PW在从出故障的网络单元移至其他可用网络单元时竞争资源的概率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使得网络中的MPLS交换机能够重新建立PW,针对该PW以其资源需求不能被满足的PW为代价而存在足够的资源。通过这样做,本发明使得MPLS交换机能够在存在资源竞争的情况下增大成功建立较大数目的PW或例如LSP的其他连接的概率,这由此减少了用户中断期并限制了服务级协议的影响。第三,本发明通过使得交换机仅针对成功的PW连接而维持状态,降低了MPLS交换机的CUP和存储器使用率。
上述方法可以借助于流程图来概括。图3是说明数据处理系统300的存储器330内的模块331为在分组交换网络130内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110、120之间建立伪线连接14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进行的操作200。
在步骤201,操作200开始。
在步骤202,标签映射消息被发送给请求与第一交换机110建立伪线连接140的第二交换机120。
在步骤203,用于伪线连接140的资源在第一交换机110被预留。
在步骤204,如果第二交换机120不具有用于伪线连接140的足够资源则接收来自第二交换机120的标签撤销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标签撤销消息,用于伪线连接140的资源在第一交换机110被释放。
在步骤205,如果第二交换机120具有用于伪线连接140的足够资源则激活伪线连接140,这由此优化了用于建立第一和第二交换机110、120中每一个的伪线连接(例如140)的资源。
在步骤206,操作200结束。
在上述方法中,网络130可以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第一和第二交换机110、120可以分别是第一和第二MPLS交换机。伪线连接140可以是双向伪线连接。双向伪线连接14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双向伪线连接。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和第二交换机110、120中的每一个上配置伪线连接140。并且,资源可以是以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330、处理器320容量、网络接口350容量、连接准入控制资源、所分配的伪线标签、伪线标签绑定上下文以及伪线连接状态维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可以由NMS(未显示)实现,而不是由MPLS交换机110、120或结合它们而实现。
尽管主要作为方法讨论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面参考数据处理系统300讨论的设备可以被设计成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此外,用于数据处理系统300的制品可以指引数据处理系统300促进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所述制品例如是预记录的存储设备或其它类似的包含记录于其上的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应当理解,这种设备和制品也属于本发明范围之内。
特别地,在执行时能通过图2的数据处理系统300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序列可以包含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载体产品中。这个数据载体产品可以被载入图2的数据处理系统300中并且由其运行。此外,在执行时能通过图2的数据处理系统300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序列可以包含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软件产品中。这个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被载入图2的数据处理系统300中并且由其运行。此外,在执行时能通过图2的数据处理系统300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序列可以包含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协处理器或存储器的集成电路产品(例如硬件模块)中。这个集成电路产品可以被安装在图2的数据处理系统300中。
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细节上的修改,所有修改都落入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之间建立伪线连接的方法,包括:
发送标签映射消息给请求与所述第一交换机建立伪线连接的所述第二交换机;
在所述第一交换机预留用于所述伪线连接的资源;
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不具有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接收来自该第二交换机的标签撤销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标签撤销消息,释放所述第一交换机处的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资源;以及,
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具有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激活该伪线连接,由此优化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每一个的伪线连接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分别是第一和第二MPLS交换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线连接是双向伪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向伪线连接是一个或多个双向伪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的每一个上配置所述伪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资源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容量、网络接口容量、连接准入控制资源、所分配的伪线标签、伪线标签绑定上下文以及伪线连接状态维护。
8.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之间建立伪线连接的系统,包括:
处理器,其耦合到存储器和至所述网络的接口,和
模块,其位于所述存储器内并且由所述处理器执行,该模块包括:
用于将标签映射消息发送给请求与所述第一交换机建立伪线连接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交换机预留用于所述伪线连接的资源的模块;
用于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不具有用于所述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接收来自该第二交换机的标签撤销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标签撤销消息而释放所述第一交换机处的用于该伪线连接的资源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第二交换机具有用于所述伪线连接的足够资源则激活该伪线连接的模块,这因而优化了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的每一个上的伪线连接的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分别是第一和第二MPLS交换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伪线连接是双向伪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双向伪线连接是一个或多个双向伪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的每一个上配置所述伪线连接的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资源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容量、网络接口容量、连接准入控制资源、所分配的伪线标签、伪线标签绑定上下文以及伪线连接状态维护。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是网络管理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含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交换机中。
CNA2007800254203A 2006-06-08 2007-06-06 优化用于在mpls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14851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48,826 US7899044B2 (en) 2006-06-08 2006-06-08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resources for establishing pseudo-wires in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US11/448,826 2006-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5163A true CN101485163A (zh) 2009-07-15

Family

ID=3864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54203A Pending CN101485163A (zh) 2006-06-08 2007-06-06 优化用于在mpls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99044B2 (zh)
EP (1) EP2033381A2 (zh)
CN (1) CN101485163A (zh)
WO (2) WO2007141651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242B (zh) * 2009-10-21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设备
CN103516611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丛林网络公司 分配和分发用于数据包封装的标签
US8897136B2 (en) 2009-09-17 2014-1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seudowire setup method and node device
CN104243312A (zh) * 2009-09-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CN106411543A (zh) * 2015-07-27 2017-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伪线拆除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5352B2 (en) * 2003-06-20 2013-10-08 Juniper Networks, Inc. Controlling access nodes with network transport devices withi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
US7746799B2 (en) 2003-06-20 2010-06-29 Juniper Networks, Inc. Controlling data link layer elements with network layer elements
US7623531B2 (en) * 2005-04-19 2009-11-24 Alcatel Lucent Negotiation of datapath treatment for end-to-end interworked network traffic
WO2007101140A2 (en) * 2006-02-24 2007-09-07 Nortel Networks Ltd. Multi-protocol support over ethernet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CN101529814B (zh) * 2006-06-12 2012-08-01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通过以太网交换路径支持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应用
US8121126B1 (en) 2006-09-08 2012-02-21 Juniper Networks, Inc. Layer two (L2) network access node having data plane MPLS
US8085791B1 (en) * 2006-09-08 2011-12-27 Juniper Networks, Inc. Using layer two control protocol (L2CP) for data plane MPLS within an L2 network access node
US7860022B2 (en) * 2006-12-21 2010-12-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ultifunctional control channel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JP4762345B2 (ja) * 2007-05-01 2011-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Mplsトンネルの認識方法及び装置
JP5083323B2 (ja) * 2007-09-21 2012-1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装置
US8838817B1 (en) 2007-11-07 2014-09-16 Netapp, Inc. Application-controlled network packet classification
US8472315B2 (en) * 2008-02-07 2013-06-25 Belair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ink saturation of synchronous data across packet networks
US8566833B1 (en) * 2008-03-11 2013-10-22 Netapp, Inc. Combined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processing in a multiprocessing environment
CN101631072B (zh) * 2008-07-1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00014531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Alcatel Lucent Establishing pseudowires in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JP5083168B2 (ja) * 2008-10-17 2012-1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擬似ワイヤの設定方法及び装置
US10785117B2 (en) 2009-06-11 2020-09-22 Talari Network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standby WAN link in an adaptive private network
US9069727B2 (en) 2011-08-12 2015-06-30 Talari Networks Incorporated Adaptive private network with geographically redundant network control nodes
US8254274B2 (en) * 2009-10-14 2012-08-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information
US20120089912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Oggifinogi, Inc. Prestreams
US8743886B2 (en) * 2011-01-10 2014-06-03 Cisco Technology, Inc. Managing active edge devices in VPLS using BGP signaling
CN102820990B (zh) * 2012-02-29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保护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16610B (zh) * 2012-06-18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780631B (zh) * 2012-08-06 2015-04-22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伪线路建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4426691B (zh) * 2013-08-26 201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汇聚网关和无线侧网关
CN106330499A (zh) * 2015-06-25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复用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边缘设备
US11483228B2 (en) 2021-01-29 2022-10-25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network testing using an emulated data center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1975A (en) * 1996-04-04 1998-11-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multicast routing in ATM networks
EP1089517B1 (en) * 1999-10-01 2005-12-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accross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U2001267320A1 (en) * 2000-06-07 2001-1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voice information via an internet protocol
US6973035B2 (en) * 2000-12-29 2005-12-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outing mechanism to support two-way RSVP reservations
US7596629B2 (en) * 2002-11-21 2009-09-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heterogeneous layer 2 VPN applications
US7319699B1 (en) * 2003-01-17 2008-0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Distributed imposition of multi-level label stack using local label
US7417950B2 (en) * 2003-02-03 2008-08-26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ata flow ingress/egress admission control in a provider network
JP4109692B2 (ja) * 2003-07-09 2008-07-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ベルスイッチ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確立方法及びラベルスイッチノード
US7447212B2 (en) * 2003-09-03 2008-11-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ng membership discovery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network
EP1521405A1 (en) * 2003-09-30 2005-04-06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Bidirectional QoS reservation within an in-band signaling mechanism
US7440438B2 (en) * 2003-10-24 2008-10-2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efresh and filtering mechanisms for LDP based VPLS and L2VPN solutions
US20050147104A1 (en) * 2003-12-29 2005-07-07 Hamid Ould-Brah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hop MPLS/IP/ATM/frame relay/ethernet pseudo-wire
US7394820B1 (en) * 2004-01-28 2008-07-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Interworking unit (IWU) for interfacing a plurality of client devices to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US7304947B2 (en) * 2004-03-31 2007-12-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nnection creation/termination using parallel cross-connection download/undownload processes
US7646772B2 (en) * 2004-08-13 2010-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Graceful shutdown of LDP on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label switched routers
US7516224B2 (en) * 2004-10-21 2009-04-07 Cisco Technology, Inc. Pseudowire termination directly on a router
US8175078B2 (en) * 2005-07-11 2012-05-08 Cisco Technology, Inc. Redundant pseudowires between Ethernet access domains
US7756126B2 (en) * 2005-09-30 2010-07-13 Aruba Networks, Inc. VLAN mobility
US7684350B2 (en) * 2006-03-16 2010-03-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abels in a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multicast network
US7852754B2 (en) * 2006-03-17 2010-12-14 Tellabs San Jos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faults in a ring network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7136B2 (en) 2009-09-17 2014-1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seudowire setup method and node device
CN104243312A (zh) * 2009-09-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CN104243312B (zh) * 2009-09-17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CN102045242B (zh) * 2009-10-21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设备
US9184935B2 (en) 2009-10-21 2015-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device
CN103516611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丛林网络公司 分配和分发用于数据包封装的标签
CN103516611B (zh) * 2012-06-15 2018-03-09 丛林网络公司 分配和分发用于数据包封装的标签
CN106411543A (zh) * 2015-07-27 2017-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伪线拆除方法和装置
CN106411543B (zh) * 2015-07-27 2020-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伪线拆除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41651A8 (en) 2008-05-02
EP2033381A2 (en) 2009-03-11
US20070286090A1 (en) 2007-12-13
WO2007141651A2 (en) 2007-12-13
WO2007141671A2 (en) 2007-12-13
WO2007141651A3 (en) 2008-02-21
US7899044B2 (en) 201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163A (zh) 优化用于在mpls网络中建立伪线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29811B (zh) 通过跟踪验证多段伪线的连通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28685C (zh) 用于在标签交换网络中提供快速重路由保护的方法
CN101159690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方法、装置及标签交换路径管理模块
US90256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in a broadband network
CN113132229B (zh) 段标识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US8503321B2 (en) Multifunctional control channel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CN101877677B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业务隧道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10877A (zh)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137974A (zh) 用于mpls快速重路由的增强切换
CN101369958A (zh) 一种快速重路由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2437931A (zh) 一种业务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WO2016194089A1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システム
WO2003058868A2 (en) Dynamic route selection for label switched path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0450077C (zh) 一种在网络中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01964743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路径aps保护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JP5913733B2 (ja) パケット交換網における擬似回線拡張グループメッセージング
JP5913732B2 (ja) パケット交換網における擬似回線グループ
CN110391961A (zh) 一种隧道绑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0466615C (zh) 一种直连网段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459582A (zh) 一种快速重路由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7995084A (zh) 隧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303469B (zh) 分组交换网络中伪线扩展组的实施
CN104468245A (zh) 标签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0407683C (zh) 基于异种介质的IPv6网络互通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