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9469A -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9469A
CN103189469A CN2011800519605A CN201180051960A CN103189469A CN 103189469 A CN103189469 A CN 103189469A CN 2011800519605 A CN2011800519605 A CN 2011800519605A CN 201180051960 A CN201180051960 A CN 201180051960A CN 103189469 A CN103189469 A CN 103189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substituted
compound
replacement
mixture
ar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9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慎孝壬
李秀镛
安熙春
金荣佶
徐美兰
赵英俊
权赫柱
李暻周
金奉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Korea Ltd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Original Assignee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Kore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Korea Ltd filed Critical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Korea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1/00631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026780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189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9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ther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09K2211/10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with sulfur

Abstract

提供了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为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或者空穴注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优良的发光效率和优异的使用寿命特性,它被用于制造具有更好运行寿命以及由于功率效率的提升所导致的能耗减少的OLED器件。

Description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具体地涉及适合用作空穴传输材料或空穴注入材料的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背景
目前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器(LCD),其是具有低功耗和轻量化的非发射性显示器,但是其具有复杂的运行系统和包括响应时间和对比度在内的并不令人满意的性能。因此,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器正受到关注,并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在显示器件中,电致发光(EL)器件是优选的,因为它们作为自发射显示器件提供宽视角、优异的对比度和快速响应速率。伊斯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在1987年首先开发了一种有机EL器件,该器件使用低分子量芳族二胺和铝配合物作为形成电致发光层的物质[Appl.Phys.Lett.51,913,1987]。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制是:当电荷注入到形成在电子注入电极(阴极)和空穴注入电极(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时,形成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湮灭时发光。所述器件可以在挠性透明基材(例如塑料)上形成,也可在相比等离子体显示平板或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低的电压(10V或更低)下运行,需要较少的功耗并具有优异的色彩。
可以将有机EL器件的有机材料大体分为电致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所述电致发光材料直接涉及电致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需要以下数种特性,例如固态的高荧光量子产率、电子和空穴的高迁移率、真空沉积时的低降解性、均匀薄膜成型性和稳定性。
同时,空穴注入和传输材料包括铜酞菁(CuPc)、NPB、TPD、MTDATA(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等。空穴注入或传输层中使用这些材料的器件在效率和操作寿命上有问题。这是因为当有机EL器件在高电流条件下驱动时,在阳极和空穴注入层之间产生了热应力。所述热应力明显降低了器件的工作寿命。另外,由于用于空穴注入层的有机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空穴迁移性,可打破所述空穴-电子的电荷平衡,并降低量子产率(cd/A)。
已知使薄膜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无定形化合物提高了有机EL器件的工作寿命。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无定形态的量度。MTDAT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6°C,并不能具有高的无定形态。这些材料在有机EL设备的工作寿命以及发光效率方面并不令人满意,这是由空穴注入和传输性质决定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比常规空穴注入或空穴传输材料更好的发光效率和器件使用寿命且具有优异主链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并提供采用此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的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中含有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从而降低了装置的运行电压并增加了装置的发光效率。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用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21
其中,环A和环C独立地表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31
环B表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32
X1和X2独立地表示CR3或N;
Y1和Y2独立地表示化学键、-O-、-S-、-C(R11R12)-、-Si(R13R14)-或者-N(R15)-,仅排除Y1和Y2同时是化学键的情况;
R1至R3独立地表述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甲硅烷基、氰基、硝基或羟基,并且当具有两个或更多个R1或R2时,它们相互连接形成环结构;
L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亚芳基,并且当具有两个或更多个L时,它们相互连接形成环结构;
Ar1和Ar2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或者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33
Y3和Y4独立地表示化学键、-O-、-S-、-C(R16R17)-、-Si(R18R19)-或者-N(R20)-,仅排除Y3和Y4同时是化学键的情况;
R11至R20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或者它们可分别通过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烷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
m和n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当m和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时,每个R1和L可相同或不同;
p表示0-2的整数,当p=2时,每个R2可相同或不同;以及
所述杂环烷基、杂芳基和杂亚芳基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B、N、O、S、P(=O)、Si和P的杂原子;
本文所用术语“烷基”和其他含有“烷基”部分的取代基包括直链和支链部分,并且“环烷基”包括单环烃以及多环烃,例如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7-C30)二环烷基。本文所用术语“芳基”指的是通过从芳香烃去除一个氢原子得到的有机基团,包括4元至7元、具体为5元或6元的单环或稠环,甚至还可以包括通过单键连接的多个芳基的结构。它们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联苯基(biphenyl)、三联苯基(terphenyl)、蒽基、茚基、芴基、菲基(phenanthryl)、苯并[9,10]菲基(triphenylenyl)、芘基、苝基(perylenyl)、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41
基(chrysenyl)、并四苯基(naphthacenyl)、荧蒽基(fluoranthenyl)等。所述萘基包括1-萘基和2-萘基,所述蒽基包括1-蒽基、2-蒽基和9-蒽基,所述芴基包括1-芴基、2-芴基、3-芴基、4-芴基和9-芴基,所述并四苯基(naphthacenyl)包括1-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和9-并四苯基。所述芘基包括1-芘基、2-芘基和4-芘基,所述联苯基包括2-联苯基、3-联苯基和4-联苯基,所述三联苯基包括对-三联苯基-4-基、对-三联苯基-3-基、对-三联苯基-2-基、间-三联苯基-4-基、间-三联苯基-3-基和间-三联苯基-2-基,所述芴基包括1-芴基、2-芴基、3-芴基、4-芴基和9-芴基。
本文所用术语“杂芳基”表示包含1-4个选自B、N、O、S、P、P(=O)、Si和Se的杂原子作为芳环骨架原子,并且其他芳环骨架原子为碳的芳基基团。它可以是与一个或多个苯环缩合得到的5元或6元单环杂芳基或多环杂芳基,且可以是部分饱和的。在本发明中,“杂芳基”包含一个或多个杂芳基通过单键连接的结构。所述杂芳基包括二价芳基,其中环中的杂原子可被氧化或季铵化以形成例如N-氧化物或季铵盐。它们具体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单环杂芳基例如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三嗪基、四嗪基、三唑基、呋咱基(furazanyl)、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等;多环杂芳基例如苯并呋喃基(benzofuranyl)、苯并苯硫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苯硫基、异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噁唑基、异吲哚基、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噻二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cinnolinyl)、喹唑啉基、喹喔啉基(quinoxalinyl)、咔唑基、菲啶基(phenanthridinyl)、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基(benzodioxolyl)、吖啶基、菲咯啉基、吩嗪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等;及其N-氧化物(例如吡啶基N-氧化物、喹啉基N-氧化物);或其季铵盐等。吡咯基包括:1-吡咯基、2-吡咯基和3-吡咯基;吡啶基包括2-吡啶基、3-吡啶基和4-吡啶基;吲哚基包括1-吲哚基、2-吲哚基、3-吲哚基、4-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和7-吲哚基;异吲哚基包括1-异吲哚基、2-异吲哚基、3-异吲哚基、4-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6-异吲哚基和7-异吲哚基;呋喃基包括2-呋喃基和3-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包括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和7-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包括1-异苯并呋喃基、3-异苯并呋喃基、4-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6-异苯并呋喃基和7-异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包括3-喹啉基、4-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和8-喹啉基;异喹啉基包括1-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异喹啉基、5-异喹啉基、6-异喹啉基、7-异喹啉基和8-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包括2-喹喔啉基、5-喹喔啉基和6-喹喔啉基;咔唑基包括1-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咔唑基和9-咔唑基;菲基包括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6-菲基、7-菲基、8-菲基、9-菲基和10-菲基;吖啶基包括1-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吖啶基和9-吖啶基;菲咯啉基包括1,7-菲咯啉-2-基、1,7-菲咯啉-3-基、1,7-菲咯啉-4-基、1,7-菲咯啉-5-基、1,7-菲咯啉-6-基、1,7-菲咯啉-8-基、1,7-菲咯啉-9-基、1,7-菲咯啉-10-基、1,8-菲咯啉-2-基、1,8-菲咯啉-3-基、1,8-菲咯啉-4-基、1,8-菲咯啉-5-基、1,8-菲咯啉-6-基、1,8-菲咯啉-7-基、1,8-菲咯啉-9-基、1,8-菲咯啉-10-基、1,9-菲咯啉-2-基、1,9-菲咯啉-3-基、1,9-菲咯啉-4-基、1,9-菲咯啉-5-基、1,9-菲咯啉-6-基、1,9-菲咯啉-7-基、1,9-菲咯啉-8-基、1,9-菲咯啉-10-基、1,10-菲咯啉-2-基、1,10-菲咯啉-3-基、1,10-菲咯啉-4-基、1,10-菲咯啉-5-基、2,9-菲咯啉-1-基、2,9-菲咯啉-3-基、2,9-菲咯啉-4-基、2,9-菲咯啉-5-基、2,9-菲咯啉-6-基、2,9-菲咯啉-7-基、2,9-菲咯啉-8-基、2,9-菲咯啉-10-基、2,8-菲咯啉-1-基、2,8-菲咯啉-3-基、2,8-菲咯啉-4-基、2,8-菲咯啉-5-基、2,8-菲咯啉-6-基、2,8-菲咯啉-7-基、2,8-菲咯啉-9-基、2,8-菲咯啉-10-基、2,7-菲咯啉-1-基、2,7-菲咯啉-3-基、2,7-菲咯啉-4-基、2,7-菲咯啉-5-基、2,7-菲咯啉-6-基、2,7-菲咯啉-8-基、2,7-菲咯啉-9-基和2,7-菲咯啉-10-基;吩嗪基包括1-吩嗪基和2-吩嗪基;吩噻嗪基包括1-吩噻嗪基、2-吩噻嗪基、3-吩噻嗪基、4-吩噻嗪基和10-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包括1-吩噁嗪基、2-吩噁嗪基、3-吩噁嗪基、4-吩噁嗪基和10-吩噁嗪基;噁唑基包括2-噁唑基、4-噁唑基和5-噁唑基;噁二唑包括2-噁二唑基和5-噁二唑基;呋咱基包括3-呋咱基;二苯并呋喃基包括1-二苯并呋喃基、2-二苯并呋喃基、3-二苯并呋喃基和4-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苯硫基包括1-二苯并苯硫基、2-二苯并苯硫基、3-二苯并苯硫基和4-二苯并苯硫基。
本文所用术语“(C1-C30)烷基”包括(C1-C20)烷基或(C1-C10)烷基,且术语“(C6-C30)芳基”包括(C6-C20)芳基或(C6-C12)芳基。术语“(C2-C30)杂芳基”包括(C2-C20)杂芳基或(C2-C12)杂芳基,术语“(C3-C30)环烷基”可包括(C3-C20)环烷基或(C3-C7)环烷基。术语“(C2-C30)烯基或炔基”包括(C2-C20)烯基或炔基或者(C2-C10)烯基或炔基。
在本文所用表述“取代或未取代的”或者“有或没有取代基”中,术语“取代的(有取代基)”表示未取代的取代基进一步被取代基取代。R1、R2、R3、L、Ar1、Ar2以及R11至R20的取代基可分别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进一步取代:氘、卤素、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C6-C30)芳基、(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5-元至7-元杂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芳环稠合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芳环稠合的(C6-C30)环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61
氰基、咔唑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OR21、-SR22、-NR23R24、-PR25R26、-SiR27R28R29、硝基和羟基,且Y11和Y12独立地表示化学键、-C(R31R32)-、-O-、-S-或-N(R33)-,仅排除Y11和Y12都是化学键的情况;并且R21至R29以及R31至R33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或者(C3-C30)环烷基。
在化学式1中,环A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62
与二氢吲哚环稠合,表示6-元芳环或6-元含氮杂芳环,环B与环A稠合,表示5-元或6-元环,环C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64
与环B稠合,表示6-元芳环或6-元含氮杂芳环。
此外,化学式1的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65
选自以下结构,但不限于此。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71
其中,R2、R11至R15、以及p的定义与化学式1相同。
具体来说,L表示(C6-C30)亚芳基;Ar1和Ar2独立地表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72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73
Y3和Y4独立地表示-O-、-S-、-C(R16R17)-或-N(R20)-;R16、R17和R20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C6-C30)芳基或(C2-C30)杂芳基,或者R1617可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有或没有稠环的(C3-C30)亚烷基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有或没有稠环的(C3-C30)亚烯基连接形成脂环或者单环或多环芳环;R1表示氢、(C6-C30)芳基或(C2-C30)杂芳基,或者可以通过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81
或者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82
与相邻取代基连接;L的亚芳基,Ar1和Ar2芳基、杂芳基,R16、R17和R20的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1的芳基或杂芳基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进一步取代:氘、卤素、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5-元至7-元杂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芳环稠合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83
咔唑基,以及-NR23R24,Y11和Y12独立地表示-C(R31R32)-、-O-、-S-或者-N(R30)-;R23、R24、R31、R32和R33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C6-C30)芳基或者(C2-C30)杂芳基。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列举为下述化合物,但它们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84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09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0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1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2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4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5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6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7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81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例如下述方案1所示来制备,但不限于此。
[方案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182
其中,A、B、C、R1、L、Ar1、Ar2、m和n与化学式1的定义相同。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用作空穴注入材料或空穴传输材料。
当化学式1表示的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用于空穴注入层或者空穴传输层时,它可用于制造由于改善的功率效率而消耗更少功率的OLED器件。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括化学式1表示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此外,除了包含化学式1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层之外,有机层还可包含一层或多层电致发光层。电致发光层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掺杂剂或基质。用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掺杂剂或基质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可选自如下化学式2-6:
化学式2
M1L101L102L103
其中,
M1表示Ir、Pt、Pd或者Os;
配体L101、L102和L103独立地选自下述结构: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01
R201至R203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卤素;
R204至R219独立地表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单-(C1-C30)烷基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30)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单-(C6-C30)芳基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6-C30)芳基氨基、SF5、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氰基或者卤素;
R220至R223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或者(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
R224和R225独立地表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卤素,或者R224和R225可通过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亚烷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
R226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或卤素;
R227至R229独立地表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卤素;以及
Q表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02
其中,R231至R242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或者它们可通过亚烷基或者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螺环或稠环,或者通过亚烷基或者亚烯基与R207或R208连接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稠环。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11
其中,
Z表示-O-、-S-、-C(R41R42)-、-Si(R43R44)-或者-N(R45)-;
环D和环F独立地表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12
环E表示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13
Y21和Y22独立地表示CH或N;
Y23和Y24独立地表示化学键、-O-、-S-、-C(R41R42)-、-Si(R43R44)-或者-N(R45)-,仅排除Y23和Y24都是化学键的情况;
R31和R32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氰基、硝基或者羟基,或者它们可以通过有或没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烷基或者有或没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以形成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
R41至R45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或者有或没有取代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或者它们可分别与相邻取代基连接以形成环;
r和q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并且当r和q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时,每个R31和R32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它们可分别与相邻取代基连接以形成环;
所述杂环烷基和杂芳基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B、N、O、S、P(=O)、Si和P的杂原子。
化学式4
(Cz-L2)a-M
化学式5
(Cz)b-L2-M
其中,
Cz选自以下结构: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21
环G表示(C6-C30)脂环、(C6-C30)芳环或者(C2-C30)杂芳环;
R51和R53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稠合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稠合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稠合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氰基、硝基、羟基、-BR61R62、-PR63R64、-P(=O)R65R66、R67R68R69Si-、-NR70R71或-YR72,或者它们可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有或没有稠环的(C3-C30)亚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有或没有稠环的(C3-C30)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所形成的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的碳原子被选自氮、氧、硫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取代;并且每个R52和R53可相互相同或不同;
Y表示O或S;
R61至R72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稠合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稠合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稠合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氰基、硝基或羟基;
L2表示化学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
M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
a,b,c和d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化学式6
其中,
A1至A19独立地表示CR81或N;
X表示-C(R82R83)-、-N(R84)-、-S-、-O-、-Si(R85)(R86)-、-P(R87)-、-P(=O)(R88)-或者-B(R89)-;
Ar1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0)杂亚芳基;仅排除e=0且A15至A19同时是CR81的情况;
R81至R89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稠合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稠合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稠合的(C3-C30)环烷基、氰基、三氟甲基、-NR91R92、-BR93R94、-PR95R96、-P(=O)R97R98、R99R100R101Si-、R102Y21-、R103C(=O)-、R104C(=O)O-、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炔基、羧基、硝基或者羟基,或者它们可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有或没有稠环的(C3-C30)亚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有或没有稠环的(C3-C30)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
R91至R98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
R99至R101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
Y21表示S或者O;
R10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
R10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氧基;
R104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氧基;
e表示0-2的整数。
所述杂环烷基、杂芳基和杂亚芳基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B、N、O、S、P(=O)、Si和P的杂原子;
在化学式2-6所用术语“取代或未取代的”中,术语“取代的”表示未取代的取代基被取代基进一步取代。所述取代基表示选自化学式1中基团所表示的相同基团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具体来说,化学式2-6可用如下化合物: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4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5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6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8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291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芳胺化合物和苯乙烯基胺化合物的化合物,所述芳胺化合物和苯乙烯基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如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060393号的说明书第212至224段所述,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除了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外,有机层还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的有机金属、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的过渡金属、镧系金属和d-过渡元素的金属或络合化合物。所述有机层可包括电致发光层和电荷产生层。
可实现具有独立发光模式的像素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同时平行图案化(pattern)包含本发明化学式1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子像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像素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Ir、Pt、Pd、Rh、Re、Os、Tl、Pb、Bi、In、Sn、Sb、Te、Au和Ag的金属化合物。
另外,除了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之外,所述有机层还可同时包括一种或多种发射蓝光、绿光或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层,以实现发射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蓝光、绿光或红光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是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123276、10-2008-0107606或10-2008-0118428号所述的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选自硫属化物层、金属卤化物层和金属氧化物层的层(以下称为“表面层”)可设置在电极对中的一个或两个电极的内表面上。更具体地说,硅或铝的金属硫属化物(包括氧化物)层可置于电致发光介质层的阳极表面上,且金属卤化物层或金属氧化物层可置于所述电致发光介质层的阴极表面上。从而得到工作稳定性。例如,硫属化物可以是SiOx(1≤x≤2)、AlOx(1≤x≤1.5)、SiON、SiAlON等。例如,金属卤化物可以是LiF、MgF2、CaF2、稀土金属氟化物等。例如,金属氧化物可以是Cs2O、Li2O、MgO、SrO、BaO、CaO等。
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也优选在所制备的电极对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电子传输化合物和还原性掺杂剂的混合区,或者空穴传输化合物和氧化性掺杂剂的混合区。在该情况下,由于电子传输化合物被还原成阴离子,从而促进电子从混合区注入以及传输到电致发光介质。另外,由于空穴传输化合物被氧化形成阳离子,从而促进空穴从混合区注入和传输到电致发光介质。优选的氧化性掺杂剂包括各种路易斯酸和受体化合物。优选的还原性掺杂剂包括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此外,具有两层或更多层电致发光层的发白光的电致发光器件可使用还原性掺杂剂层作为电荷产生层来制备。
发明的有益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用作空穴传输材料或者空穴注入材料,从而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具有良好的发光效率,并具有优异的材料使用寿命性能,并可用于制造具有非常优异运行寿命且由于提高了功率效率而降低功率消耗的OLED器件。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本发明的代表性化合物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但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描述实施方式目的,并没有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制备例1]制备化合物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321
化合物1-1的制备
向500mL甲苯中加入2-碘苯30g(120.4mmol)、4-溴苯基硼酸26g(132.5mmol)、Pd(PPh3)46.9g(6.02mmol)和2M的Na2CO3150mL,混合物在100℃加热。4小时之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1,28g(100.68mmol,83.33%)。
化合物1-2的制备
向300mL亚磷酸三乙酯中加入化合物1-128g(100.68mmol),并在150℃搅拌6小时。在室温冷却后,混合物减压蒸发,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物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2,11g(44.69mmol,44.38%)。
化合物1-3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1-230g(101.29mmol)、碘苯41.3g(202.59mmol)、CuI9.6g(50.64mmol)、Cs2CO382.5g(253.2mmol)以及甲苯6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6.8mL(101.29mmol),回流搅拌混合物。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其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3,32g(85.96mmol,84.86%)。
化合物1-4的制备
将化合物1-332g(85.96mmol)溶于300mL THF,并在-78℃向混合物中缓慢加入正丁基锂37.8mL(94.55mmol,2.5M在己烷中)。1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硼酸三甲酯12.4mL(111.7mmol)。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2小时之后,向经过搅拌的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4,20g(59.31mmol,69.00%)。
化合物1-5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1-420g(59.31mmol)、1-溴-2-硝基苯14.3g(71.17mmol)、Pd(PPh3)42.7g(2.37mmol)、2M的Na2CO375mL、甲苯300mL以及乙醇70mL,回流搅拌。5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5,20g(48.25mmol,81.36%)。
化合物1-6的制备
在向化合物1-520g(48.25mmol)加入200mL亚磷酸三乙酯后,混合物在150℃搅拌6小时,并在室温下冷却。在进行减压蒸馏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所得物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6,7g(18.30mmol,37.93%)。
化合物1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1-67g(18.30mmol)、4-溴-N,N-二苯基苯胺11.9g(36.60mmol)、CuI1.7g(9.15mmol)、K3PO411.6g(54.90mmol)以及甲苯1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1.2mL(18.30mmol)之后,回流搅拌混合物。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8g(17.44mmol,95.33%)。
MS/FAB实测值576,理论值575.70
[制备例2]制备化合物15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341
化合物2-1的制备
向1L双颈RBF中加入1-溴-2-硝基苯15g(0.074mol)之后,混合9,9-二甲基-9H-芴-2-基硼酸23g(0.096mol)、Pd(PPh3)44.2g(0.003mol)、Na2CO3(2M)111mL和乙醇111mL。向混合物加入200mL甲苯之后,将混合物在120℃搅拌加热3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得到化合物2-1,22g(95%)。
化合物2-2的制备
向1L双颈RBF加入化合物2-124g(0.076mol)之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00mL和1,2-二氯苯200mL,在140℃搅拌加热12小时。反应完成后,蒸馏溶剂。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得到化合物2-2,7g(33%)。
化合物15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2-27g(18.30mmol)、N-(4-溴苯基)-N-苯基萘-2-胺(N-(4-溴苯基)-N-苯基萘-2-胺)13.7g(36.60mmol)、CuI1.7g(9.15mmol)、K3PO411.6g(54.90mmol)以及甲苯1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1.2mL(18.30mmol),回流搅拌混合物。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5,8g(17.44mmol,95.33%)。
MS/FAB实测值577,理论值576.73
[制备例3]制备化合物22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351
化合物3-1的制备
混合2-溴-9H-咔唑7g(18.30mmol)、N-(4-(9H-咔唑-9-基)苯基)-4-溴-N-苯基苯胺13.7g(36.60mmol)、CuI1.7g(9.15mmol)、K3PO411.6g(54.90mmol)以及甲苯100mL,并在50℃加热。加入乙二胺1.2mL(18.30mmol)之后,回流搅拌混合物。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3-1,8g(17.44mmol,95.33%)。
化合物3-2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3-112g(37.42mmol)、2-(甲硫基)苯基硼酸7.5g(44.69mmol)、Pd(PPh3)42.15g(1.6mmol)、2M的Na2CO3水溶液45ml和THF200ml,然后回流搅拌。5小时之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物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3-2,10g(27.36mmol,73.47%)。
化合物3-3的制备
向100ml乙酸中加入化合物3-210g(27.36mmol),并向混合物中缓慢加入H2O22.65ml(30.09mmol,35%)。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蒸馏掉乙酸。用二氯甲烷萃取所得物质,并用NaHCO3溶液中和。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得到化合物3-3,10g(26.21mmol,95.79%)。
化合物22的制备
化合物3-310g(26.21mmol)与三氟甲磺酸70mL混合,在100℃搅拌5小时。经过搅拌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加入到100mL的混合物(吡啶:蒸馏水=1:5)。混合物回流搅拌并在室温下冷却之后,加压过滤所得固体。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22,6g(17.16mmol,65.47%)。
MS/FAB实测值682,理论值681.84
[制备例4]制备化合物32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361
化合物4-1的制备
混合二苯并[b,d]噻吩-4-基硼酸10g(43.84mmol)、溴代硝基苯8.85g(43.84mmol)、2M的Na2CO3溶液70ml、甲苯200ml和乙醇70ml,并回流搅拌。5小时之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所得物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1,10g(32.74mmol,74.68%)。
化合物4-2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4-110g(32.74mmol)与100mL亚磷酸三乙酯,并在150℃搅拌7小时。在室温下冷却混合物并进行减压蒸馏之后,使用乙酸乙酯通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4-2,7g(25.60mmol,78.19%)。
化合物32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4-27g(25.60mmol)、N-(4-溴苯基)-N,9-二苯基-9H-咔唑-3-胺10.44g(51.21mmol)、CuI2.5g(12.80mmol)、K3PO416.30g(76.82mmol)以及甲苯2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1.72mL(25.60mmol)。混合物回流搅拌12小时,在室温下冷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NaHCO3溶液清洗所得物质。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32,8g(22.89mmol,89.41%)。
MS/FAB实测值682,理论值681.84
[制备例5]制备化合物4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371
化合物5-1的制备
将2-(苯基氨基)苯甲酸50g(0.23mol)溶于1L的MeOH之后,将混合物加入冰浴中,并在0℃搅拌10分钟。在0℃缓慢加入SOCl260mL(0.58mol)之后,混合物在90℃回流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5-1,47g(92%)。
化合物5-2的制备
将化合物5-190g(0.3mol)加入1.5L的THF之后,向混合物中缓慢加入MeMgBr(3.0M)462mL(1.38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5-2,80g(90%)。
化合物5-3的制备
将化合物5-280g(0.35mol)加入1.7L的H3PO4之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的混合物。过滤所产生的固体,同时用水清洗。用二氯甲烷溶解固体,用NaOH萃取并中和。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使用己烷通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5-3,64g(87%)。
化合物5-4的制备
将化合物5-364g(0.30mol)、溴苯52.8g(0.33mol)、Pd(OAc)21.37g(6.11mmol)、P(t-Bu)350%7.3mL(15.28mmol)以及NaOt-Bu58g(0.61mol)溶于1.2L甲苯中,混合物在120℃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5-4,71g(81%)。
化合物5-5的制备
将化合物5-420g(0.07mol)溶于800mL的DMF中,在0℃搅拌10分钟。缓慢加入NBS12.5g(0.07mol)的350mL的DMF溶液之后,混合物在0℃搅拌6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5-5,21g(84%)。
化合物5-6的制备
将化合物5-520g(0.054mol)、2-氯苯胺8.4g(0.065mol)、Pd(OAc)22,370mg(1.64mmol)、P(t-Bu)350%3.6mL(5.49mmol)以及Cs2CO335.7g(0.109mol)溶于300mL甲苯中,在120℃搅拌4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5-6,13.6g(60%)。
化合物5-7的制备
将化合物5-612.6g(0.03mol)、Pd(OAc)21.37mg(6.13mmol)、四氟硼酸二-叔丁基-(甲基)膦3g(12.26mmol)以及Cs2CO350g(0.15mol)溶于240mL的DMA,在190℃搅拌4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5-7,7g(70%)。
化合物41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5-77g(25.60mmol)、N-(二苯基-4-基)-N-(4-溴苯基)-9,9-二甲基-9H-芴-2-胺10.44g(51.21mmol)、CuI2.5g(12.80mmol)、K3PO416.30g(76.82mmol)以及甲苯2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1.72mL(25.60mmol)。混合物回流搅拌12小时之后,在室温下冷却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NaHCO3溶液清洗所得物质。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1,8g(22.89mmol,89.41%)。
MS/FAB实测值811,理论值810.04
[制备例6]制备化合物5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391
化合物6-1的制备
将化合物2-28.1g(0.028mol)加入1L双颈RBF中,向混合物中加入300mL的DMF。混合物在0℃回流搅拌10分钟。将NBS5.08g(0.028mol)溶于300mL的DMF并将混合物缓慢地加入到反应物之后,混合物在0℃回流搅拌6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中和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色谱法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纯化得到化合物6-1,9g(87%)。
化合物6-2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6-17g(18.30mmol)、N-(4-溴苯基)-N-苯基萘-2-胺13.7g(36.60mmol)、CuI1.7g(9.15mmol)、K3PO411.6g(54.90mmol)以及甲苯1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1.2mL(18.30mmol),回流搅拌。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6-2,8g(17.44mmol,95.33%)。
化合物51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6-27g(18.30mmol)、9H-咔唑13.7g(36.60mmol)、CuI1.7g(9.15mmol)、K3PO411.6g(54.90mmol)以及甲苯1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1.2mL(18.30mmol),回流搅拌。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1,8g(17.44mmol,95.33%)。
MS/FAB实测值742,理论值741.92
[制备例7]制备化合物53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01
化合物7-1的制备
将2-溴二苯并[b,d]噻吩74g(216.3mmol)溶于1.5L的THF中,在-78℃缓慢加入正丁基锂86.5mL(216.3mmol,2.5M在己烷中)。1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硼酸三甲酯28.9mL(259.6mmol),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所述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使用乙酸乙酯和己烷进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7-1,40g(136.8mmol,62.96%)。
化合物7-2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7-140g(136.8mmol)、碘硝基苯37.4g(150.5mmol)、Pd(PPh3)46.32g(5.47mmol)、2M的Na2CO3170mL以及甲苯700mL,在100℃搅拌4小时。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之后,向其中加入蒸馏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2,28g(72.86mmol,52.94%)。
化合物7-3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7-228g(72.86mmol)与300mL亚磷酸三乙酯,并在150℃搅拌12小时。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进行减压蒸馏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混合物,并用所得物质清洗所得物质。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3,11g(31.22mmol,43.05%)。
化合物53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7-37g(18.30mmol)、4-溴-N-(4-(二苯并[b,d]噻吩-4-基)苯基)-N-苯基苯胺13.7g(36.60mmol)、CuI1.7g(9.15mmol)、K3PO411.6g(54.90mmol)以及甲苯100mL,并在50℃加热。加入乙二胺1.2ml(18.30mmol),并回流搅拌。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3,8g(17.44mmol,95.33%)。
MS/FAB实测值699,理论值698.90
[制备例8]制备化合物54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11
化合物8-1的制备
混合2,5-二溴硝基苯50g(177.99mol)、1-萘硼酸36.7g(213.59mmol)、Pd(PPh3)410.28g(8.89mmol)、2M的Na2CO3(533.97mmol)、甲苯700mL以及乙醇200mL,在100℃搅拌5小时。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之后,向其中加入蒸馏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1,50g(152.36mmol,85.60%)。
化合物8-2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8-150g(152.36mmol)和亚磷酸三乙酯500mL,在150℃搅拌7小时。混合物在室温冷却并进行减压蒸馏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混合物。所得物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2,30g(101.29mmol,66.64%)。
化合物8-3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8-230g(101.29mmol)、N-(4-(9H-咔唑-9-基)苯基)-4-溴-N-(4-叔丁基-苯基)苯胺41.3g(202.59mmol)、CuI9.6g(50.64mmol)、Cs2CO382.5g(253.2mmol)以及甲苯600mL,并在50℃加热。加入乙二胺6.8mL(101.29mmol),并回流搅拌。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3,32g(85.96mmol,84.86%)。
化合物8-4的制备
将化合物8-332g(85.96mmol)溶于300mL的THF中,并在-78℃缓慢加入正丁基锂37.8mL(94.55mmol,2.5M在己烷中)。1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硼酸三甲酯12.4mL(111.7mmol)。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2小时之后,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4,20g(59.31mmol,69.00%)。
化合物8-5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8-420g(59.31mmol)、1-溴-2-硝基苯14.3g(71.17mmol)、Pd(PPh3)42.7g(2.37mmol)、2M的Na2CO375mL、甲苯300mL以及乙醇70mL,回流搅拌。5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5,20g(48.25mmol,81.36%)。
化合物8-6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8-520g(48.25mmol)与200mL亚磷酸三乙酯,并在150℃搅拌6小时。混合物在室温冷却并进行减压蒸馏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混合物。所得物质用蒸馏水清洗。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6,7g(18.30mmol,37.93%)。
化合物54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8-630g(101.29mmol)、碘苯41.3g(202.59mmol)、CuI9.6g(50.64mmol)、Cs2CO382.5g(253.2mmol)以及甲苯6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6.8mL(101.29mmol),回流搅拌。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4,32g(85.96mmol,84.86%)。
MS/FAB实测值848,理论值847.06
[制备例9]制备化合物58
化合物9-1的制备
混合1-萘硼酸10.2g(59.4mmol)、1-溴-2-硝基苯10.0g(49.5mmol)、Pd(PPh3)41.7g(1.4mmol)、2M的K2CO3水溶液75mL、甲苯200mL以及乙醇100mL,回流搅拌12小时。混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在所得残留物上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9-1,9.0g(73.7%)。
化合物9-2的制备
将化合物9-19.0g(36.1mmol)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7.6g(43.3mmol)溶于二氯甲烷300mL中,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在减压蒸馏所得固体之后,用蒸馏水、甲醇和己烷清洗,得到化合物9-2,9.6g(81.3%)。
化合物9-3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9-29.6g(29.3mmol)和Fe[C2O4]·2H2O(二水合草酸铁)72.2g(175.5mmol),在205℃加热30分钟。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混合物,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使用甲苯重结晶得到化合物9-3,5.2g(60.5%)。
化合物9-4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9-330g(101.29mmol)、4-溴-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苯胺)41.3g(202.59mmol)、CuI9.6g(50.64mmol)、Cs2CO382.5g(253.2mmol)以及甲苯600mL,并在50℃加热。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6.8mL(101.29mmol),回流搅拌。14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9-4,32g(85.96mmol,84.86%)。
化合物9-5的制备
将化合物9-423.1g(62.07mmol)溶于500mL的THF,并在-78℃向混合物中缓慢加入正丁基锂29.79mL(74.48mmol,2.5M在己烷中)。1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硼酸三甲酯10.38mL(93.10mmol)。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2小时之后,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使用乙酸乙酯和己烷进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9-5,14g(67%)。
化合物9-6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9-514g(41.79mmol)、2-溴苯甲酸甲酯13.51g(45.97mmol)、Pd(PPh3)41.9g(1.67mmol)、2M的Na2CO360mL以及甲苯200mL,回流搅拌。12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9-6,8.8g(42%)。
化合物9-7的制备
将化合物9-68.8g(17.53mmol)溶于200mL的THF中,并向混合物中加入溴化甲基镁14.60mL(43.82mmol,3.0M在二乙醚中)。在60℃加热混合物。6小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向其中加入蒸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9-7,6.6g(74%)。
化合物58的制备
混合化合物9-76.6g(13.14mmol)、乙酸50mL以及磷酸50mL,在50℃搅拌5小时。混合物在室温下冷却并用NaOH溶液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该混合物。用MgSO4去除水分并在减压下进行蒸馏之后,通过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8,5.1g(80%)。
MS/FAB实测值819,理论值818.01
[制备例10]制备化合物122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51
化合物10-1的制备
混合2-溴-9,9-二甲基-9H-芴60g(0.219mol)、2-氯苯胺56g(0.439mol)、Pd(OAc)21.5g(0.006mol)、P(t-Bu)314mL(0.021mol)以及CsCO3143g(0.439mol),向混合物中加入甲苯600mL。混合物在120℃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10-1,65g(92%)。
化合物10-2的制备
向化合物10-165g(0.20mol)、Pd(OAc)22.3g(0.01mol)、四氟硼酸二-叔丁基-(甲基)膦5.9g(0.02mol)以及Na2CO364g(0.60mol)的混合物中加入1000mL的DMA之后,混合物在190℃搅拌16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10-2,31g(54%)。
化合物10-3的制备
向化合物10-217g(0.061mol)、CuI2.3g(0.012mol)、乙二胺3.3mL(0.049mol)以及K3PO316g(0.074mol)的混合物中加入甲苯130mL之后,混合物在120℃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10-3,7.8g(72%)。
化合物122的制备
化合物10-34g(0.009mol)、4-(二苯基氨基)苯基硼酸3.1g(0.010mol)、Pd(PPh3)4527mg(0.4mmol)、K2CO3(2M)14mL、EtOH14mL以及甲苯28mL的混合物在120℃搅拌8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122,2.6g(47%)。
MS/FAB实测值603,理论值602.76
[制备例11]制备化合物132
化合物11-1的制备
化合物4-210g(36.6mmol)、碘-4-溴苯20g(73.2mmol)、CuI3.5g(18.3mmol)、乙二胺4.5mL(73.2mmol)、K3PO419.4g(91.5mmol)以及甲苯200mL的混合物在120℃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11-1,7.7g(49%)。
化合物132的制备
化合物11-17g(16.3mmol)、4-(二苯基氨基)苯基硼酸5.6g(19.6mmol)、Pd(PPh3)40.95g(0.82mmol)、K2CO36g(40.8mmol)、甲苯60mL、EtOH20mL以及H2O20mL的混合物在100℃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物质,用乙酸乙酯萃取。用MgSO4去除有机层的水分并用旋转蒸发器去除溶剂之后,通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132,5.4g(56%)。
MS/FAB实测值593,理论值592.75
以下化合物是根据制备实施例1-11制备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62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7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81
Figure BDA00003111137100491
[实施例1]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电致发光材料制备OLED器件。首先,将由玻璃制成的用于OLED的透明电极ITO薄膜(15Ω/□)(购自三星康宁公司(Samsung-Corning))依次用三氯乙烯、丙酮、乙醇和蒸馏水进行超声清洗,并在使用之前储存在异丙醇中。然后,将ITO基片装在真空沉积设备的基片固定器中,将2-TNATA(4,4',4"-三(N,N-(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胺)置于真空沉积设备的小室(cell)中,然后排气,使室内真空度最高达到10-6托。接着,向所述小室施加电流以蒸发2-TNATA,从而在ITO基片上形成厚度为60nm的空穴注入层。然后,将化合物1放入真空沉积设备的另一个小室中,通过向所述小室施加电流来蒸发化合物1,从而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厚度为20nm的空穴传输层。
在形成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后,在其上面形成电致发光层,具体如下。将作为基质的CBP[4,4'-N,N'-二咔唑-联苯]放置在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小室中,将作为掺杂剂的(piq)2Ir(acac)[二-(1-苯基异喹啉基)铱(III)乙酰丙酮酸盐]放置在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另一室中。以不同的速率蒸发两种材料,这样以4-重量%在空穴传输层上气相沉积30nm厚的电致发光层。
之后,将二(2-甲基-8-喹啉酯(quinolinato))(对苯基苯酚根合(phenolato))铝(III)(BAlq)气相沉积到电致发光层上作为空穴阻隔层,厚度为10nm。在电致发光层上气相沉积20nm厚的三(8-羟基喹啉)-铝(III)(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然后,在气相沉积1nm厚的Liq(喹啉合锂)作为电子注入层后,使用另一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形成150nm厚的Al阴极,以制造OLED。
用于OLED的每种化合物通过在10-6托条件下真空升华进行纯化。
作为结果,确认6.9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3.8mA/cm2,发射了1020cd/m2的红光。
[实施例2]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19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作为结果,确认6.7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4.3mA/cm2,发射了1060cd/m2的红光。
[实施例3]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31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作为结果,确认6.7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3.9mA/cm2,发射了1044cd/m2的红光。
[实施例4]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69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作为结果,确认6.8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4.2mA/cm2,发射了1015cd/m2的红光。
[实施例5]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1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并使用有机铱络合物(Ir(ppy)3[三(2-苯基吡啶)铱]作为电致发光层上的电致发光掺杂剂,含量为15重量%。
结果,证实6.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8mA/cm2,发射了1065cd/m2的绿光。
[实施例6]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20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6.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9mA/cm2,发射了1070cd/m2的绿光。
[实施例7]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31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6.7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7mA/cm2,发射了1085cd/m2的绿光。
[实施例8]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42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6.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5mA/cm2,发射了1055cd/m2的绿光。
[实施例9]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43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6.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6mA/cm2,发射了1080cd/m2的绿光。
[实施例10]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如实施例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14代替4,4',4"-三(N,N-(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6.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7mA/cm2,发射了1050cd/m2的绿光。
[实施例11]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N1,N1'-([1,1'-二苯基]-4,4'-二基)二(N1-(萘-1-基)-N4,N4-二苯基苯-1,4-二胺)用作空穴注入材料,然后在室中排气至高达10-6托的真空。然后向小室施加电流以蒸发N1,N1'-([1,1'-二苯基]-4,4'-二基)二(N1-(萘-1-基)-N4,N4-二苯基苯-1,4-二胺),从而在ITO基片上形成60nm厚的空穴注入层。然后,将化合物122放入真空沉积器件的另一个小室中,通过向所述小室施加电流来蒸发化合物122,从而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厚度为20nm的空穴传输层。
在形成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后,在其上面形成电致发光层,具体如下。分别在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一个小室中加入H-31作为基质并在另一个小室中加入D-58作为掺杂剂之后,两个小室以不同速率蒸发并以15重量%进行掺杂,从而在空穴传输层上沉积30nm厚的电致发光层。之后将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并[d]咪唑放入空穴传输层的小室中,将喹啉酸锂(Liq)放入另一小室中。两个小室以相同的速率蒸发并以50重量%掺杂,以沉积厚度为30nm的空穴传输层。然后,在气相沉积1nm厚的喹啉合锂(Liq)作为电子注入层后,使用另一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形成150nm厚的Al阴极,以制造OLED。
用于OLED的每种化合物通过在10-6托条件下真空升华进行纯化。
结果,证实5.4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1.5mA/cm2,发射了6200cd/m2的绿光。
[实施例12]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32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1用作基质,D-71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4.0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6.32mA/cm2,发射了3300cd/m2的绿光。
[实施例13]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38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34用作基质,D-31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3.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2.8mA/cm2,发射了1500cd/m2的绿光。
[实施例14]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49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39用作基质,D-31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3.1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59mA/cm2,发射了500cd/m2的绿光。
[实施例15]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09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45用作基质,D-6用作掺杂剂,掺杂为4重量%。
结果,证实4.0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7.5mA/cm2,发射了1065cd/m2的红光。
[实施例16]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41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49用作基质,D-6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5.2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7.0mA/cm2,发射了2210cd/m2的红光。
[实施例17]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42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52用作基质,D-6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5.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32.1mA/cm2,发射了3700cd/m2的红光。
[实施例18]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149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53用作基质,D-9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6.0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2.9mA/cm2,发射了1710cd/m2的红光。
[比较例1]使用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材料制造OLED器件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OLED器件,不同的是在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一个小室内使用N,N'-二(α-萘基)-N,N'-二苯基-4,4'-二胺[NPB]代替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8.2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20.0mA/cm2,发射了1000cd/m2的红光。
[比较例2]使用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材料制造OLED器件
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制造OLED器件,不同的是在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一个小室内使用N,N'-二(α-萘基)-N,N'-二苯基-4,4'-二胺[NPB]代替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结果,证实6.0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5.0mA/cm2,发射了1183cd/m2的绿光。
[比较例3]使用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材料制造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1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NPB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1用作基质,D-30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3.0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4.62mA/cm2,发射了1000cd/m2的绿光。
[比较例4]使用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材料制造OLED器件
使用实施例15所述相同方法来制造OLED器件,不同之处在于NPB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46用作基质,D-9用作掺杂剂。
结果,证实4.6V的电压下电流流动为13.2mA/cm2,发射了1000cd/m2的红光。
证实相比于传统材料,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展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质。通过增加三重态,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能非常有效地阻挡防止三重态激子迁移离开电致发光层。因此,还有一个好处,由于磷光的优异的电致发光效率,制造了非常优异的OLED器件。
虽然出于阐述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各种改进、增加和替代方式也是可能的,它们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用作空穴传输材料或者空穴注入材料,从而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具有良好的发光效率,并具有优异的材料使用寿命性能,并可用于制造具有非常优异运行寿命且由于提高了功率效率而降低功率消耗的OLED器件。

Claims (10)

1.一种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11
其中,环A和环C独立地表示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12
环B表示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13
X1和X2独立地表示CR3或N;
Y1和Y2独立地表示化学键、-O-、-S-、-C(R11R12)-、-Si(R13R14)-或者-N(R15)-,仅排除Y1和Y2都是化学键的情况;
R1至R3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甲硅烷基、氰基、硝基或羟基,并且当具有两个或更多个R1或R2时,它们相互连接形成环结构;
L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亚芳基,并且当具有两个或更多个L时,它们相互连接形成环结构;
Ar1和Ar2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14
Y3和Y4独立地表示化学键、-O-、-S-、-C(R16R17)-、-Si(R18R19)-或者-N(R20)-,仅排除Y3和Y4都是化学键的情况;
R11至R20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或者它们可分别通过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烷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烯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脂环、单环或多环芳环;
m和n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当m和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时,每个R1和L可相同或不同;
p表示0-2的整数,当p=2时,每个R2可相同或不同;以及
所述杂环烷基、杂芳基和杂亚芳基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B、N、O、S、P(=O)、Si和P的杂原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L、Ar1、Ar2以及R11至R20的取代基可分别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进一步取代:氘、卤素、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C6-C30)芳基、(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5-元至7-元杂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芳环稠合的5-元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与一个或多个芳环稠合的(C6-C30)环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21
氰基、咔唑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OR21、-SR22、-NR23R24、-PR25R26、-SiR27R28R29、硝基和羟基,且Y11和Y12独立地表示化学键、-C(R31R32)-、-O-、-S-或-N(R33)-,仅排除Y11和Y12都是化学键的情况;并且R21至R29以及R31至R33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或者(C3-C30)环烷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学式1的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22
选自以下结构: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31
其中,R2、R11至R15、以及p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的定义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下述化合物: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4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5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6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7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8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09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10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11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121
Figure FDA00003111137000131
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器件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用作空穴注入材料或者空穴传输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含化学式1表示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还包含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第2族的有机金属、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的过渡金属、镧系金属和d-过渡元素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或络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包含电致发光层和电荷产生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还包含一层或多层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层,以发射白光。
CN2011800519605A 2010-08-27 2011-08-26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ending CN1031894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083318 2010-08-27
KR10-2010-0083318 2010-08-27
KR10-2011-0083247 2011-08-22
KR1020110083247A KR20120042633A (ko) 2010-08-27 2011-08-22 신규한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PCT/KR2011/006314 WO2012026780A1 (en) 2010-08-27 2011-08-26 Nov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9469A true CN103189469A (zh) 2013-07-03

Family

ID=4626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9605A Pending CN103189469A (zh) 2010-08-27 2011-08-26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537556A (zh)
KR (1) KR20120042633A (zh)
CN (1) CN103189469A (zh)
TW (1) TW201213504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5728A1 (zh) * 2013-12-10 2015-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吲哚并吖啶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发光器件
CN105175313A (zh) * 2015-09-02 2015-12-23 上海道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穴注入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5315194A (zh) * 2014-07-01 2016-02-10 赵晓宇 一种2-溴咔唑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5968045A (zh) * 2016-07-20 2016-09-28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氮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74763A (zh) * 2014-10-20 2017-08-18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蓝色发光化合物
CN107200743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环球展览公司 组合物、有机发光装置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消费型产品
CN107482125A (zh) * 2017-08-03 2017-12-15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8352449A (zh) * 2016-10-18 2018-07-31 株式会社Lg化学 有机发光器件
CN110218175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7242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72422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446714A (zh) * 2017-03-16 2019-11-12 德山金属株式会社 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11349063A (zh) * 2018-12-21 2020-06-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
CN111440175A (zh) * 2019-10-31 2020-07-24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14051495A (zh) * 2019-10-25 2022-02-15 Lt素材株式会社 杂环化合物以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16784A (ja) * 2010-11-30 2012-06-21 Idemitsu Kosan Co Ltd 縮合多環化合物、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756288B2 (ja) * 2010-12-28 2015-07-2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縮合多環化合物、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880092B2 (ja) * 2012-02-01 2016-03-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荷輸送材料、電荷輸送膜用組成物、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有機el照明
KR102191024B1 (ko) * 2012-04-10 2020-12-14 에스에프씨 주식회사 이형고리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2155492B1 (ko) 2012-07-23 2020-09-14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플루오렌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전자 소자
KR102128702B1 (ko) * 2012-08-21 2020-07-02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신규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1684979B1 (ko) * 2012-12-31 2016-12-09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자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073321B1 (ko) * 2013-06-07 2020-02-03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광효율 개선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840454B2 (en) 2013-06-14 2020-11-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KR102304715B1 (ko) 2013-06-14 2021-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137429B1 (ko) * 2013-07-11 2020-07-24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을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270525B1 (ko) * 2013-07-11 2021-06-29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을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1653338B1 (ko) 2013-08-05 2016-09-01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 화합물,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KR102145886B1 (ko) 2013-08-12 2020-08-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111031B1 (ko) 2013-10-02 2020-05-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1802861B1 (ko) 2014-02-14 2017-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13358B1 (ko) * 2014-07-10 2021-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04718B1 (ko) * 2014-07-10 2021-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30377B1 (ko) 2014-07-28 2019-10-10 에스에프씨주식회사 헤테로고리를 포함하는 축합 플루오렌 유도체
KR101825543B1 (ko) * 2014-08-19 2018-02-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장치
KR102490882B1 (ko) 2014-12-31 2023-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490883B1 (ko) 2015-03-30 2023-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571667B1 (ko) 2015-06-30 2023-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463379B1 (ko) * 2015-08-04 2022-11-08 솔루스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1863942B1 (ko) * 2015-08-28 2018-07-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축합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99570B1 (ko) 2015-11-26 2022-05-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US11910707B2 (en) 2015-12-23 2024-02-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534109B1 (ko) * 2015-12-28 2023-05-18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419178B1 (ko) 2015-12-29 2022-07-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70127101A (ko) 2016-05-10 2017-1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US11271165B2 (en) 2016-07-14 2022-03-08 Duk San Neolux Co., Ltd.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ic element, organic electric element using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CN109643766B (zh) * 2016-09-13 2022-02-11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包含电子缓冲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TWI811290B (zh) * 2018-01-25 2023-08-11 德商麥克專利有限公司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材料
KR20200007644A (ko) 2018-07-13 2020-01-22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복수 종의 호스트 재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200061472A (ko) 2018-11-23 2020-06-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10903235B (zh) * 2019-12-05 2022-12-27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45577A (zh) * 2021-03-15 2021-06-29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传输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3607A (en) * 1997-10-02 1998-12-01 Xerox Corporation Indolocarbazole photoconductors
DE19831427A1 (de) * 1998-07-07 2000-01-13 Syntec Ges Fuer Chemie Und Tec Neue Indolocarbazole
US20080124455A1 (en) * 2006-11-24 2008-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compou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10045281A (ja) * 2008-08-18 2010-02-2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材料、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20100028471A (ko) * 2008-09-04 2010-03-12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광전소자
KR20100082049A (ko) * 2009-01-08 2010-07-1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신규한 유기광전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광전소자
WO2010136109A1 (de) * 2009-05-29 2010-12-02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zvorrichtungen
WO2011055933A2 (ko) * 2009-11-03 2011-05-12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소자용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광전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2115A (en) * 1997-10-02 1999-09-14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JP4734333B2 (ja) * 2004-09-20 2011-07-27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カルバゾール誘導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JP2007045816A (ja) * 2005-07-14 2007-02-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カルバゾール誘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た発光素子用材料、発光素子、電子機器
JP2008127290A (ja) * 2006-11-16 2008-06-05 Bando Chem Ind Ltd 新規なカルバゾール誘導体とその利用
JP2009076817A (ja) * 2007-09-25 2009-04-09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301921A4 (en) * 2008-06-05 2012-06-20 Idemitsu Kosan Co POLY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IS
CN105037368B (zh) * 2008-06-05 2017-08-29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卤素化合物、多环系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186819B (zh) * 2008-10-17 2015-08-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其的有机场致发光元件
KR101600127B1 (ko) * 2008-11-25 2016-03-04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향족 아민 유도체 및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JP5439807B2 (ja) * 2008-12-24 2014-03-12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アミン誘導体及びその用途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3607A (en) * 1997-10-02 1998-12-01 Xerox Corporation Indolocarbazole photoconductors
DE19831427A1 (de) * 1998-07-07 2000-01-13 Syntec Ges Fuer Chemie Und Tec Neue Indolocarbazole
US20080124455A1 (en) * 2006-11-24 2008-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compou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10045281A (ja) * 2008-08-18 2010-02-2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材料、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20100028471A (ko) * 2008-09-04 2010-03-12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광전소자
KR20100082049A (ko) * 2009-01-08 2010-07-1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신규한 유기광전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광전소자
WO2010136109A1 (de) * 2009-05-29 2010-12-02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zvorrichtungen
WO2011055933A2 (ko) * 2009-11-03 2011-05-12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소자용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광전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76767B2 (en) 2013-12-10 2017-06-1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ndoloacridine-containing derivativ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use thereof, and organic luminescent device
WO2015085728A1 (zh) * 2013-12-10 2015-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吲哚并吖啶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发光器件
CN105315194A (zh) * 2014-07-01 2016-02-10 赵晓宇 一种2-溴咔唑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5315194B (zh) * 2014-07-01 2018-12-25 赵晓宇 一种2-溴咔唑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US10544123B2 (en) 2014-10-20 2020-01-28 Lg Chem, Ltd. Blue luminescent compounds
CN107074763A (zh) * 2014-10-20 2017-08-18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蓝色发光化合物
CN105175313A (zh) * 2015-09-02 2015-12-23 上海道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穴注入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7200743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环球展览公司 组合物、有机发光装置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消费型产品
CN105968045A (zh) * 2016-07-20 2016-09-28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氮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0461259B2 (en) 2016-10-18 2019-10-29 Lg Chem,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8352449A (zh) * 2016-10-18 2018-07-31 株式会社Lg化学 有机发光器件
CN110446714B (zh) * 2017-03-16 2022-03-11 德山金属株式会社 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10446714A (zh) * 2017-03-16 2019-11-12 德山金属株式会社 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07482125B (zh) * 2017-08-03 2020-03-17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7482125A (zh) * 2017-08-03 2017-12-15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0218175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72422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7242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1349063A (zh) * 2018-12-21 2020-06-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
US11696497B2 (en) 2018-12-21 2023-07-04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4051495A (zh) * 2019-10-25 2022-02-15 Lt素材株式会社 杂环化合物以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CN111440175A (zh) * 2019-10-31 2020-07-24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11440175B (zh) * 2019-10-31 2021-07-20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以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42633A (ko) 2012-05-03
JP2013537556A (ja) 2013-10-03
TW201213504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9469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933531B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140564B (zh) 使用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
CN102449109B (zh) 新颖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CN103384712B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5797672B2 (ja) 新規有機電界発光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す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2958906B (zh) 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3249722B (zh) 用于有机电子材料的新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5781499B2 (ja) 新規有機電界発光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す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3228661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221406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249800A (zh) 用于有机电子材料的新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482572A (zh) 用于有机电子材料的新颖的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的有机电子设备
CN103298800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803436A (zh) 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080882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764786A (zh) 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889975A (zh) 苯并咔唑化合物和包含它们的电致发光器件
CN104271582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136572A (zh) 含有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R20120034140A (ko) 신규한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120050557A (ko) 신규한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채용하고 있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120020901A (ko) 신규한 유기 전자재료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채용하고 있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120044523A (ko) 신규한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05246898A (zh) 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