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9358A -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9358A
CN1349358A CN01136479A CN01136479A CN1349358A CN 1349358 A CN1349358 A CN 1349358A CN 01136479 A CN01136479 A CN 01136479A CN 01136479 A CN01136479 A CN 01136479A CN 1349358 A CN1349358 A CN 1349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io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6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967C (zh
Inventor
黄承勋
朴真荣
金恩正
李昭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Licensing SAS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000611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4626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023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2006133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392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8223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349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9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9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Abstract

披露了一种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软越区切换和硬越区切换来控制越区切换以使基站区域内移动站之间的接收定时同步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在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重新设置了无线电链路之后,根据一个基站控制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可被调整到另一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因此,通过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提供硬越区切换,可以增加性能或接收容量以及蜂窝覆盖区域。

Description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具体涉及这样一种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通过合并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USTS)中软越区切换和硬越区切换而使基站区域中移动站之间的接收定时达到同步。本发明进一步还涉及这样一种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就象控制移动通信系统所使用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案中的移动站的传输信号定时一样,该方法在移动站从当前服务源基站向目标基站移动的情况下,利用当前的接口协议可以转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模式。
现有技术描述
通常,通过使用闭环定时控制方式控制基站中移动站之间的接收定时,使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USTS)来减少使用正交码的正交性的多址访问干扰。
现有的软越区切换方式涉及到这样一种技术:一个移动站(如用户设备或移动终端)与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并在越区切换期间连续保持一个通信信道。此处,软越区切换方式可应用于服务于扇区之间越区切换的较软越区切换方式。
越区切换方式通常可划分为:(1)硬越区切换,在把通信信道与目标基站连接之前终止当前源基站的通信信道;(2)软越区切换,在把通信信道与目标基站连接之后终止源基站的通信信道;(3)较软越区切换,在同一个基站所被划分成的多个扇区之间执行软越区切换功能。此时,软越区切换不需断开信道便能够连续保持通信信道,并在恒定时间内同时把同一通信信道要重叠的部分与提供越区切换的两个基站相连。尽管硬越区切换会导致通信信道的不连续性,但在终止了当前的通信信道之后会有一个新的通信信道被连接上。
图1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描述了上行链路信道中两个基站之间的越区切换功能。参照图1,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01,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无线电帧选择最佳的帧;一个移动站102和多个基站103或104。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01包括一个用于选择最佳无线电帧的选择器101a。
移动站102的传输信号可以在上行链路信道的第一基站103和第二基站104处被同时接收到。在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了越区切换也就表明了移动站102从第一基站103的一个蜂窝区域移动到了第二基站104的一个蜂窝区域。
第一基站103和第二基站104对从移动站102接收到的传输信号进行解调,然后分别把它和无线电帧一起发送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01处。接下来,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01便根据每个传输信号选择其中最佳的传输信号。因此,通过与最佳传输信号相对应的基站的通信信道可以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01与移动站102连接起来。
此时,如果把移动站102从基站同一个区域中的一个扇区移动到另一个扇区,较软越区切换提供与上述软越区切换功能相同的操作。也就是说,在较软越区切换的情况下,从移动站102接收到的两个信号在第一基站103或第二基站104处进行解调,然后把两个被解调的传输信号之一发送到基站子系统101。
图2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框图,描述了由同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所控制的两个基站之间的软越区切换功能。参照图2,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络201,移动站220,以及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一个UMTS无线电连接网络210。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210是现有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一个或多个)和基站(一个或多个)的通称。图2中的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一个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SRNC)211和与SRNC211相连的至少一个基站212或213。SRNC211管理分配给移动站220的专用无线电资源。此时,如果移动站220从SRNC211区域中的源基站212(指的是移动站所居留的基站)移动到目标基站213,源基站212和目标基站213解调从移动站220所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然后分别把解调后的传输信号以无线电帧形式传输到SRNC211。SRNC211根据所接收到的传输信号选择最佳的传输信号,由此再通过在源基站212和目标基站213所重叠的蜂窝区域中把移动站220的通信信道同时与两个基站212和213相连从而连续保持通信。
图3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在控制至少两个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彼此不同时提供两个基站之间的软越区切换。参照图3,尽管该移动通信系统与图2所示的系统非常相似,但是在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210中加入了一个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DRNC)312。同样,还应该注意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12和316,它们彼此不同,用于控制从移动站220接收到的传输信号。SRNC316和DRNC312分别与至少一个可被控制的基站313或317相连。图3显示了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从SRNC316控制的源基站317的蜂窝区域向DRNC312控制的目标基站313的蜂窝区域的软越区切换功能。因此,如果移动站220从源基站317的蜂窝区域移向目标基站313的蜂窝区域,由于SRNC316和DRNC312之间存在的通信信道,移动站220可以同时保持用于每个基站313或317的通信信道。此时,SRNC316管理分配给移动站316的专用无线电资源,而DRNC312则在移动站220从第一基站317的蜂窝区域移动到第二基站313的蜂窝区域时为移动站220提供无线电资源。
图4为描述现有软越区切换的越区切换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参照图4,这种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移动站102从源基站103移动到目标基站104时控制越区切换的情况。同样这种方法也可应用于控制每个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情况。
首先,当移动站位于源基站的区域时,它的通信信道只通过源基站连接。但是,如果移动站进入源基站与目标基站所重叠的蜂窝区域,就提供越区切换(步骤401),移动站不但把其通信信道与源基站相连,也与目标基站相连。
如上所述,移动站周期性地测量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强度,并通过基站把该测量值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然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根据所测量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值选择最佳的导频强度。接下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便把通信信道与由移动站所测量出的最佳导频强度的基站相连。因此,移动站测量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导频强度(步骤403),并确定在目标基站中测量到的导频强度是否比预定的导频参考值大。如果测量的导频强度比导频参考值大,移动站就把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每个测量结果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并把目标基站列入用于提供越区切换的候选列表中(步骤405)。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根据对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导频强度的测量确定是否控制越区切换。如果确定目标基站的导频强度足够大,那么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便把第一越区切换消息传输给移动站以建立与目标基站的通信信道。也就是说,如果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把第一越区切换消息传输给移动站,移动站便根据第一越区切换消息通过新的通信信道开始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此处,第一越区切换消息包括目标基站的PN偏移和新分配的沃尔什码。因此,移动站把目标基站从候选列表传送到实际的通信列表上,并在获得第一越区切换消息中所定义的下行链路通信信道的同步后把越区切换完成消息传输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因此,当前与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基站既属于源基站也属于目标基站(步骤407和409)。
根据上面的描述,当移动站进入目标基站的蜂窝区域时,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第一越区切换消息在移动站和目标基站之间建立通信信道。
此时,移动站周期性地测量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导频强度(步骤411),并确定源基站的导频强度是否足够大(步骤413)。也就是说,移动站确定源基站的导频强度是否小于一个导频提取参考值。接下来,移动站从源基站的导频强度比导频提取参考值小的点开始测量提取时间。如果提取时间达到了预定的提取阈值,移动站便把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传输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这样,移动站便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接收到第二越区切换消息(步骤415)。
移动站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二越区切换消息把源基站从实际通信列表中删除,并把越区切换完成消息传输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步骤417)。此处,第二越区切换消息只包括目标基站的PN偏移而不包括源基站的PN偏移。
如上所述,在源基站的导频强度比导频提取参考值小的情况下,描述了释放源基站的通信信道的方法。
图5为一时序图,描述了执行现有的软越区切换时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实体的数据流程。图5描述了不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运行中的至少一个基站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同样该数据流程也可应用于由相同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多于一个基站的情况。也就是说,对图5的数据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图3得到清晰的理解。
参照图5,数据流程可划分为无线电链路添加程序(步骤420)和无线电链路删除程序(步骤433),下面将详细对每个程序进行解释。此处,步骤420解释了在执行越区切换时通过目标基站327和移动站329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建立通信信道的过程,而步骤433解释了释放源基站(SRNS基站)325和移动站329之间建立的无线电链路的过程。
在步骤420中,如果移动站329进入越区切换区域,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SRNC)321决定是否在移动站329和目标基站(DRNS基站)327之间建立新的链路(步骤419)。此处,越区切换区域是上述源基站325和目标基站327的蜂窝区域所重叠的区域。当然,在执行步骤419之前必须接通SRNC321以接收每个源基站325和目标基站327的导频强度测量结果。因此,SRNC321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决定建立新的链路。
如果作为确定的结果必须在移动站329和DRNS基站327之间建立新的链路,SRNC321便利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RNSAP)把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传输给DRNC323,其中RNSAP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协议(步骤423)。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用于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的指令。DRNC323利用节点B应用部分(NBAP)把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传输给DRNS基站327,其中NBAP是基站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的协议(步骤423)。上面,“节点B”代表一个基站。
在成功地根据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建立了与移动站329之间的无线电链路之后,DRNS基站327利用NBAP协议向DRNC323传输一个无线电链路建立响应消息(步骤425)。此处,无线电链路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成功地在移动站329和DRNS基站327之间建立无线电链路的报告。DRNC323利用RNS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建立响应消息传输给SRNC321(步骤427)。
接下去,SRNC321利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把一个有效集更新指令消息传输给移动站329,其中RRC是在移动站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执行的接口协议。然后,移动站329会根据有效集更新指令消息把DRNS基站327加入到有效集中(步骤429)。此处有效集是一组基站,它们通过相同的下行链路通信信道与移动站进行通信。
把DRNS基站327加入到有效集去的移动站329利用RRC协议把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传输给SRNC321(步骤431)。
下一步在步骤433中,如果移动站329移出越区切换区域并进入DRNS基站327的蜂窝区域,SRNC321确定是否去除预定的无线电链路(步骤435)。此处,预定的无线电链路是SRNS基站325和移动站329之间的通信信道。当然,在执行步骤433之前,必须把移动站329所测量的SRNS基站325的导频测量值传输给SRNC321。因此,SRNC321根据SRNS基站325的测量值决定是否去除在SRNS基站325处建立的无线电链路。
结果,在去除了在SRNS基站325建立的无线电链路的情况下,SRNC321利用RRC协议把有效集更新指令消息传输给移动站329(步骤437)。
移动站根据从SRNC321接收到的有效集更新指令消息把在当前SRNS基站上建立的无线电链路从有效集中去除,并利用RRC协议把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传输给SRNC321(步骤439)。
SRNC321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删除请求消息传输给当前服务的SRNS基站325(步骤441)。然后,服务SRNS基站325根据无线电链路删除请求消息释放服务SRNS基站325和移动站329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并利用NBAP协议把作为释放结果的无线电链路删除响应消息传输给SRNC321(步骤443)。
应当注意,如果不止一个基站由相同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除了步骤421到427以外剩下的步骤与图5中的步骤相同。也就是说,SRNC的指令无需如步骤421到427所示经过DRNS基站便被直接传输给SRNS基站325,这是因为在不止一个基站由相同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的情况下DRNS基站327不存在。
如上所述,传统的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不考虑用于改善基站中上行链路性能的传输方案,也就是用于使移动站之间的接收定时同步化的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也就是说,提供现有的越区切换时没有考虑用于利用基站中的闭环定时控制方案控制移动站的接收定时的传输方案。
因此,为了改善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所必需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方法应当与传统的软越区切换方法一起加入进去。在本发明中,应当注意,使用的是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而不是软越区切换,这是因为使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同步化不能同时发生而只能选择一个基站。
如果不考虑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会存在不使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功能或由于在扇区或基站之间移动移动站而未保持上行链路同步传输增益而造成的可接收容量和蜂窝覆盖区域的减少等问题。
从长远来看,强烈要求在该领域内有控制越区切换的新方法,在考虑现有的软越区切换方式的同时加入控制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方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使用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时提供一种使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提供一种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把当前用于NON-USTS链路添加和/删除的软越区切换方式与用于控制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方式进行组合来控制上行链路同步定时。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为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提供一种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在提供越区切换时可以定义每个通信元件的物理层之间的数据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基站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和移动站同时控制以发送和接收同一信号的通信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第一和第二基站发送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根据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重新设置无线电链路;把一个基站根据重新设置的无线电链路控制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调整到另一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
希望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指示符,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扰频码或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信道化代码号。
但是如果基站由不同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以上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把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从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发送给另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根据从该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另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发送的上行链路无线电传输信息重新设置无线电链路;利用由另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的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调整根据重新设置的无线电链路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控制下由基站控制的移动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
同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基站和一个移动站同时发送和接收同一信号的通信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测量的基站的导频强度设置导频强度值大于参考值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把移动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调整为设置了无线电链路的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释放不包括设置了无线电链路的基站在内的其他基站的无线电链路。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在参照下面的附图所进行的详细描述后将会更加明了。其中:
图1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描述了上行链路信道中两个基站之间的越区切换功能;
图2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框图,描述了控制至少两个以上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中两个基站之间的软越区切换功能;
图3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框图,描述了控制至少两个以上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彼此不同时两个基站之间的软越区切换功能;
图4为描述现有软越区切换的越区切换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5为一时序图,描述了执行现有的软越区切换时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实体的数据流程;
图6为一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执行软越区切换时控制移动站的信号定时的程序;
图7为一时序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控制至少两个以上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执行软越区切换时控制移动站的信号定时的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的数据流程;
图8为一时序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控制至少两个以上基站的不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执行软越区切换时控制移动站的信号定时的每个通信元件的物理层的数据流程。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即使在不同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的是相同的元件。下面的描述中所定义的如电路的详细构造和元件只是提供来增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因此,很明显如果没有定义的这些内容本发明也可以实现。另外,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此处没有进行详细描述,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显得累赘而重点不突出。
图6为一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执行软越区切换时控制移动站的信号定时的程序。图6进一步描述了通过组合软越区切换和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中移动站传输信号定时的硬越区切换来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同样,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应用于控制每个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情况。下面的详细解释将更着重于控制硬越区切换的方法,因为建立或释放无线电链路与图4中所示的现有技术操作是相同的,仅在附加应用于硬越区切换时是不同的。
首先,如果移动站位于源基站的区域内,那么移动站的通信信道只是通过当前所处的基站进行连接。但是,如果移动站进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蜂窝区域所重叠的区域,那么便提供越区切换(步骤451),移动站测量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强度(步骤453)。接下去,移动站判断从目标基站测量到的导频强度是否比预定的导频参考值大(步骤455)。然后,移动站把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并根据测量结果把目标基站记录在提供越区切换的候选列表上。如果目标基站导频信号的强度超出根据预定的导频参考值的阈值,那么把通信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
同时,目标基站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接收第一越区切换消息(步骤457),并根据第一越区切换消息建立与移动站之间的通信信道(步骤459)。因此,这里就省略从步骤451到步骤459之间的详细描述,因为它们与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几乎完全相同。
因此,与移动站之间建立了通信信道的基站既可以是当前的源基站也可以是目标基站。也就是说,源基站以USTS模式建立,而目标基站则以NON-USTS模式建立。因此,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源基站通过USTS模式保持移动站传输信号之间的定时,而目标基站则以NON-USTS模式建立移动站传输信号之间的定时。此时,在移动站和源基站之间或移动站和目标基站之间建立无线电链路。
同时,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比较从移动站发送来的无线电链路质量,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利用目标基站执行定时调整和重新配置操作(步骤461)。可以利用链路质量和/或移动站的数量来执行确定过程。
如果利用链路质量,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会把当前源基站的链路质量与目标基站的链路质量进行比较。如果目标基站的链路质量比源基站的要好,那么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会把越区切换控制指令分别发送给移动站和目标基站。
但是,如果利用移动站的数量,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会把用于源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中传输的移动站的数量与用于目标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中传输的移动站的数量进行比较。如果前者的数量大于后者的数量,基站会把越区切换控制指令分别发送给移动站和目标基站。但是,最好把链路质量和移动站的数量都用于上述判定。
如果作为步骤461的结果选择目标基站来执行定时调整和重新配置操作,那么目标基站会在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越区切换消息后利用它来执行上述操作(步骤463)。而且,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还把第二越区切换消息发送给源基站,源基站根据第二越区切换消息执行定时调整和重新配置操作(步骤465)。应当注意,移动站的传输信号是作为步骤463和465的结果在目标基站被同步化的,不是由源基站的接收定时所同步化的。因此,源基站被转换为NON-USTS模式,而目标基站则被转换为USTS模式。因此,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干扰就在接收移动站的传输信号的目标基站处被去除,其中移动站的传输信号由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非同步型硬越区切换发送,这样便改善了基站的接收性能。
同时,移动站周期性地测量当前源基站的导频强度(步骤467),并确定源基站的导频强度是否足够大(步骤469)。移动站根据上述结果把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此后,移动站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接收第二越区切换消息(步骤471),然后移动站根据第二越区切换消息把源基站从实际通信列表中删除,并把越区切换完成消息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步骤473)。
当移动站从源基站的蜂窝区域移动到目标基站,是否与目标基站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取决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导频强度测量结果。另外,确定是否由目标基站的同步定时来同步化移动站的传输信号取决于链路质量和/或移动站的数量。在选择了目标基站的同步定时时把硬越区切换消息发送给移动站和目标基站以与目标基站保持同步。
图7为一时序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控制至少两个以上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执行软越区切换时控制移动站的信号定时的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的数据流程。参照图7,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包括:移动站337,第一基站335作为源基站,第二基站333作为目标基站,服务RNC(SRNC)331作为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图7描述了在利用USTS模式提供越区切换的情况下通信元件之间控制指令的传送顺序。
图7中所示的数据流可分为:1)软越区切换程序,如步骤501所示,用于在目标基站333中设置无线电链路;2)硬越区切换程序,用于转换同步模式;3)软越区切换程序,如步骤539所示,用于释放源基站335的无线电链路。
首先将介绍用于在目标基站333中设置无线电链路的软越区切换程序。如果移动站337开始进入越区切换区域,也就是从当前的源基站335的蜂窝区域进入目标基站333的区域,就执行如图5所示步骤420所描述的软越区切换,这样便设置了目标基站333的无线电链路(步骤501)。此处,无线电链路的设置是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请求建立与目标基站333的无线电链路而实现的。当从目标基站333接收到表明已成功建立无线电链路的消息时,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请求更新对移动站337的活动设置,当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接收到表明目标基站333已被移动站337加入到有效集的响应时,该过程便完成了。
第二,将介绍用于转换同步模式的硬越区切换程序。在加入了目标基站333的无线电链路之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决定是否开始模式变换操作(步骤503)。此处,模式转换操作意味着把移动站337的传输信号转换为USTS模式或NON-USTS模式,也就是源基站335或目标基站333的同步模式如此转换。例如,在同步模式的情况下,基站由USTS模式设置,而在非同步模式的情况下,基站由NON-USTS模式设置。
在开始了模式变换程序的情况下,硬越区切换程序包括:(1)测量程序(步骤500);(2)每个基站的模式变换程序(步骤510);(3)无线电链路激活程序(步骤520);(4)同步化和重新配置程序(步骤530)。
首先,参照测量程序(步骤500),在测量和比较了用于上下行链路的移动站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确定是否执行利用目标基站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然后通过专用测量程序获得目标基站的同步定时。因此,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利用NBAP协议把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333(步骤505)。此处,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包括一个专用测量类型元素(例如往返行程时间(RTT)参数)和报告特性元素(例如请求式参数)。请求式参数用于在基站一接收到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就执行和报告测量情况,而RTT参数用于在从基站把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PCH)帧发送到移动站和从移动站接收上行链路DPCH帧的过程中代表时间。此处,RTT参数所测量的值是在后面使用USTS的情况下用于同步化上行链路的。
目标基站333利用一个参数执行RTT测量,该参数被包括在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中,然后利用NBAP协议把测量结果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步骤507)。
第二,现在将解释每个基站的模式变换程序(步骤510)。模式变换程序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根据测量程序(步骤500)所测量的定时信息利用新的定时和编码把目标基站333和移动站337之间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为USTS模式,把源基站335和移动站337之间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为NON-USTS模式。
在应用于USTS的通信系统中,操作模式分为:(1)移动站和基站中使用的标准模式,其中不提供USTS;(2)由于提供USTS而由USTS控制传输定时的USTS模式;(3)提供USTS,但并不由USTS控制传输定时的NON-USTS模式。因此,本发明既提供USTS模式也提供NON-USTS模式,因为使用了提供USTS模式的基站和移动站。也就是说,在至少一个移动站存在于至少两个基站的蜂窝区域重叠的软越区切换区域的情况下,一个基站以USTS模式操作,另一个基站以NON-USTS模式操作,并且两个基站都提供USTS。原因在于一个移动站不能同时与USTS模式的两个基站一起操作,上行链路同步传输定时只能与一个基站同步。因此,移动站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以USTS模式建立。即使移动站和基站之间使用USTS,也不能在NON-USTS中执行上行链路同步化。
首先,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333(步骤511)。此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包括一个USTS指示符,一个USTS扰频码和一个USTS信道化代码号。
目标基站333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重新配置无线电链路,并在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完成时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步骤513)。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包括USTS指示符。此时,由USTS模式来选择目标基站的无线电链路的同步模式。
而且,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源基站335(步骤515)。此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包括USTS指示符,USTS扰频码和USTS信道化代码号。然后源基站335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重新配置无线电链路,并在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完成时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步骤517)。源基站335一直以USTS模式与移动站337进行通信。但是,当前的USTS模式由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指令转换为NON-USTS模式。
第二,将解释无线电链路激活程序(步骤520)。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333,目标基站333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激活USTS模式的无线电链路(步骤523)。同样,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还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发送给源基站335,源基站335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激活NON-USTS模式的无线电链路(步骤525)。
如果激活了每个基站的无线电链路,就将执行同步化和重新配置过程(步骤530)。也就是说,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利用RRC协议把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发送给移动站337(步骤533),移动站337通过把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转送给物理信道而执行模式变换和实现修改(步骤535)。此处,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包括扰频码,信道化代码号和定时调整值。如果物理信道被完全设置好,移动站337利用RRC协议把物理信道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31(步骤537)。因此,当前的无线电链路可以如步骤535所示以USTS模式用目标基站333处相应的无线电链路进行重新配置。
下一步,如果移动站337移出越区切换区域,就执行释放源基站335的无线电链路的无线电链路释放程序(步骤539)。此处,将省略步骤539的详细描述,因为它与图5所示的步骤433完全相同。
图8为一时序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控制至少两个以上基站的不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执行软越区切换时控制移动站的信号定时的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实体之间的数据流程。参照图8,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站349,第一基站(DRNS基站)347作为目标基站,第二基站(SRNS基站)345作为源基站,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DRNC)343,和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SRNC)341。图8还描述了在利用USTS模式提供越区切换的情况下通信元件之间的控制指令的传送顺序。
图8中的数据流可以划分为(1)软越区切换程序,用于设置目标基站中的无线电链路;(2)硬越区切换程序,用于转换同步模式;(3)软越区切换程序,用于释放与图7相同的源基站的无线电链路。但是,由于加入了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和不同的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基站341,图8的数据流不同于详细的程序。
下面,用于设置目标基站中无线电链路的软越区切换程序(步骤540)和用于释放与图7相同的源基站的无线电链路的软越区切换程序(步骤599)将被省略以避免重复描述。
硬越区切换程序包括(1)测量程序(步骤550),(2)每个基站的模式变换程序(步骤560),(3)无线电链路激活程序(步骤580)和(4)同步化和重新配置程序(步骤590)。
首先,参照测量程序(步骤550),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利用RNSAP协议向目标基站343发送一个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以获得目标基站347的同步定时(步骤553)。此处,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包括一个专用测量类型元素(即往返行程时间(RTT)参数)和报告特性元素(即请求式参数)。
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利用NBAP协议把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347(步骤555)。而且,目标基站347利用专用测量启动请求消息中包含的RTT参数执行测量,然后利用NBAP协议把测量结果发送给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步骤557)。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再利用RNSAP协议把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步骤559)。
第二,将解释每个基站的模式变换程序(步骤510)。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利用RNS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步骤563)。此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包括一个USTS指示符。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347(步骤565)。此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包括USTS指示符,USTS扰频码和USTS信道化代码号。
目标基站347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重新配置无线电链路,并在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完成时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步骤567)。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包括USTS指示符。此时,在步骤567以USTS模式的无线电链路设置目标基站347。同时,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利用RNS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步骤569)此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包括Tref,USTS指示符,USTS扰频码,USTS信道化代码号和USTS扰频码偏移。其中Tref指的是目标基站和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的参考定时。
此时,如果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发送给源基站345(步骤571),源基站345就会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把USTS模式转换为NON-USTS模式。此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消息包括Tref,USTS指示符,USTS扰频码,USTS信道化代码号。
当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完成时,源基站345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消息发送给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步骤573)。
第二,将解释无线电链路激活程序(步骤580)。如果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利用RNS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步骤583),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3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347(步骤585)。然后目标基站347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激活USTS模式的无线电链路。同样,如果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利用NBAP协议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发送给源基站345(步骤587),源基站345就会根据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提交消息激活NON-USTS模式的无线电链路。
如果在步骤583和585激活了每个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就会利用RRC协议把一个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发送给移动站349,并且移动站349利用目标基站中USTS同步化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当前的链路(步骤593)。也就是说,通过传送包括了扰频码,信道化码和正确的传输定时调整值等内容的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移动站349执行模式变换和定时调整(步骤595)。
如果完成了模式变换和定时调整,移动站349利用RRC协议把物理信道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给服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341(步骤597)。
接下去,如果移动站349移出越区切换区域,就将执行释放源基站345的无线电链路的无线电链路释放程序(步骤599)。
如上所述,当移动站进入越区切换区域时根据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测量到的导频强度,通过提供增加了新的无线电链路的软越区切换,并提供用于转换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每个无线电链路模式的硬越区切换,然后释放源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软越区切换的方法。
同样,当在提供了越区切换的情况下转换用于转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模式的硬越区切换时,可以提供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实体之间的详细的数据流程。
根据本发明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执行组合了用于NON-USTS链路添加和/或删除的软越区切换和用于控制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硬越区切换的越区切换,而不需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加入单独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并不另外存在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控制信号传输定时的复杂通信元件,执行越区切换的同步化定时可以由控制参数控制。
根据本发明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通过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提供硬越区切换可以提高性能或可接收容量以及蜂窝覆盖区域。
根据本发明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通过定义每个通信元件的协议实体之间的数据流可以更有效地执行移动站的越区切换。
虽然本发明是在参照了某些优选实施例的情况下被显示和描述的,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只要不脱离所附 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更改。

Claims (17)

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控制通信链路的越区切换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基站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同时从基站接收和向基站发送同一信号的通信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向第一和第二基站发送;
根据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在至少一个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站之间重新建立无线电链路;
把与一个基站同步的所述通信数据的上行链路同步传输的基时调整到另一个基站。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标识符。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扰频码。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信道化代码号。
5.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一个用于测量上行链路同步定时的测量控制指令的步骤。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测量控制指令包括一个测量类型和一个报告特性。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转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模式重新设置无线电链路。
8.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基站由不同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把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从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发送到另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
根据从该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另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发送来的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重新设置无线电链路;
根据利用由另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控制的基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重新设置的无线电链路,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由基站控制的移动站的上行链路同步定时。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标识符。
10.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扰频码。
11.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信息是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信道化代码号。
12.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中变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基时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同时从移动站接收同一信号的通信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通信数据发送给第一基站;
检查来自第二基站的导频信号;
把通信数据发送给第二基站;
检查来自第一和第二基站的导频信号;
把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基时变换为第二基站的基时。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把通信数据发送给第二基站的步骤在来自第二基站的导频信号的强度超出阈值时执行。
14.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变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基时的步骤是根据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链路的质量来执行的。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无线电链路是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链路。
16.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变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基时的步骤是根据与基站相连的移动站的数量来执行的。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变换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基时的步骤是在比较了与第二基站相连的移动站的数量和与第一基站相连的移动站的数量之后执行的。
CNB011364793A 2000-10-18 2001-10-18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9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00061181A KR100346269B1 (ko) 2000-10-18 2000-10-18 역방향 링크 동기식 전송방식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KR61181/2000 2000-10-18
KR2338/2001 2001-01-16
KR1020010002338A KR20020061330A (ko) 2001-01-16 2001-01-16 역방향 링크 동기식 전송방식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KR39288/2001 2001-07-02
KR1020010039288A KR100782236B1 (ko) 2001-07-02 2001-07-02 역방향 링크 동기식 전송방식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9358A true CN1349358A (zh) 2002-05-15
CN1157967C CN1157967C (zh) 2004-07-14

Family

ID=27350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6479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967C (zh) 2000-10-18 2001-10-18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84419B2 (zh)
EP (1) EP1199904B1 (zh)
JP (1) JP4027071B2 (zh)
CN (1) CN1157967C (zh)
AT (1) ATE261645T1 (zh)
DE (1) DE60102275T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6144A1 (fr) * 2002-12-13 2004-07-01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ede de transfert pour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CN100417268C (zh) * 2005-06-07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NC和Node B专用测量中支持部分成功的方法
CN1866798B (zh) * 2005-05-19 201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无线链路专用测量结果上报方法
CN1848706B (zh) * 2005-04-12 2012-05-09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用于进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与系统
CN109068364A (zh) * 2018-10-12 2018-12-21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站漫游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64375B1 (ko) * 2001-02-21 200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역방향 동기 전송을 위한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기지국 송신 시간 조정 방법
ES2743319T3 (es) 2001-08-14 2020-02-18 Qualcomm Inc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conectividad de redes inalámbricas
FR2833791B1 (fr) * 2001-12-13 2004-02-06 Telediffusion De France Tdf Dispositif de metrologie pour la surveillance automatique d'un reseau de diffusion de signaux numeriques et reseau de diffusion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e metrologie
CN1643968B (zh) * 2002-03-27 2010-09-0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上行链路发送帧时序的方法和装置
KR100777880B1 (ko) * 2002-06-21 2007-11-21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송신 노드 그룹화를 통한 단문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KR100474683B1 (ko) * 2002-08-23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US7366200B2 (en) * 2002-08-26 2008-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US6985498B2 (en) * 2002-08-26 2006-01-10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Beac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133354B2 (en) * 2002-08-26 2006-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a wireless system
US7388845B2 (en) * 2002-08-26 2008-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a multisector configuration
US7697477B2 (en) * 2002-11-07 2010-04-13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to facilitate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0594101B1 (ko) * 2003-01-20 2006-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추적 영역에서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0452886C (zh) * 2003-09-27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clos交叉连接矩阵同步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US7853215B2 (en) * 2003-10-10 2010-12-14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reference link
US7047009B2 (en) * 2003-12-05 2006-05-16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Base station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eak before make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7212821B2 (en) * 2003-12-05 2007-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243633B2 (en) * 2004-03-16 2012-08-14 Nokia Corporation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application protocol over lub/lur
US7568021B2 (en) * 2004-05-21 2009-07-28 Intel Corporation Hybrid mode network stack under EFI/Tiano based BIOS in modular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7299048B2 (en) * 2004-06-25 2007-1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oft handover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79543B1 (en) * 2004-07-30 2012-04-25 Andrew Richards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rom a local network node
WO2006010958A2 (en) 2004-07-30 2006-02-02 Andrew Richardson Power control in a local network node (lnn)
WO2006031019A1 (en) * 2004-08-12 2006-03-23 Lg Electronics Inc. Reception in dedicated servi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039296A1 (en) * 2004-08-18 2006-02-23 Masatoshi Nakamata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715845B2 (en) 2004-10-14 2010-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ne hopp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379446B2 (en) * 2004-10-14 2008-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beacon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036665B2 (en) * 2004-10-28 2011-10-11 At&T Mobility Ii Llc Wireless mobile station call handoff
US9113386B2 (en) * 2004-11-12 2015-08-18 Alcatel Lucent Fast handover with reduced service interruption for high speed data channels in a wireless system
JP4929590B2 (ja) * 2004-12-17 2012-05-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および移動局の通信方法
GB2424795B (en) * 2005-03-31 2007-04-18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
DK1891824T3 (da) * 2005-06-03 2013-03-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elleskift i cellulære netværk
US7796991B2 (en) * 2005-06-15 2010-09-14 Juho Pirskanen RRC signalling for fast HS-DSCH serving cell change
KR100975715B1 (ko) * 2005-06-27 2010-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프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시스템
TWI410150B (zh) * 2005-08-23 2013-09-21 Nokia Corp 在srnc中,具有dsch/e-dch服務胞改變狀態下,當rl增加/rl刪除狀態同時地觸發時,iub/iur hsdpa/hsupa行動程序之改良結構
US8219075B2 (en) * 2005-09-01 2012-07-10 Juergen Voss Method for testing performance of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765030A1 (en) * 2005-09-19 2007-03-21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xt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770917A1 (en) * 2005-09-29 2007-04-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core network node
EP1943860A4 (en) * 2005-11-02 2012-11-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DAPTIVE USE OF FUNCTION CONFIGURATION EQUIPMENT
TW200729990A (en) * 2005-12-22 2007-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immediately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handover
JP4703656B2 (ja) * 2005-12-27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制御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KR100929087B1 (ko) * 2006-02-09 2009-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시 업링크 타이밍싱크 프로시져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JP4760498B2 (ja) * 2006-04-05 2011-08-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セル間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KR100895180B1 (ko) * 2006-04-14 2009-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Rrc 연결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351405B2 (en) * 2006-07-14 2013-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beac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86036B2 (ja) * 2006-06-07 2012-02-29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通信接続関連情報の集合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MX2009000259A (es) 2006-06-20 2009-01-22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odos y sistemas para efectuar transferenci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US8064401B2 (en) * 2006-07-14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pedited handoff
CN101682878A (zh) * 2006-08-23 2010-03-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网络控制设备、移动电话及小区显示方法
JP4352180B2 (ja) * 2006-11-16 2009-10-28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無線通信ハンドオーバ処理方法、携帯型電子装置、無線通信ハンドオーバシステム
US8649353B2 (en) 2008-03-04 2014-02-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by selectively using dedicated or contention-based preambles during handover
US8843136B2 (en) * 2008-03-10 2014-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iming updates in a mobile device
US8712415B2 (en) 2008-03-20 2014-04-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iming and cell specific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handover in evolved UTRA
JP5107465B2 (ja) 2008-06-30 2012-12-26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E−UTRAN(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においてハンドオーバーを行う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265048B2 (en) * 2008-07-11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minant interferer indication in access probe
US8542650B2 (en) * 2008-07-28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current data and signaling methodology for WiMAX handover
EP2387269B1 (en) * 2009-02-02 2019-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cell handover
US8718658B2 (en) * 2009-06-25 2014-05-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istributedly managing interference using feedback message
US20100329206A1 (en) * 2009-06-30 2010-12-30 Thome Timothy A Dual idle-traffic stat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667011B2 (ja) * 2011-08-12 2015-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同期状態管理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04380140A (zh) * 2012-06-14 2015-02-25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位置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5586B (zh) * 2016-03-30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JP6755383B2 (ja) * 2016-09-30 2020-09-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強化されたモビリティのための特別アップリンクサブフレー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20865A1 (en) * 1994-01-27 1995-08-03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emi-hard handoff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DE69626294T2 (de) * 1995-10-17 2003-11-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sübergabe und netzwerkwechsel in einer funkübertragungsumgebung
SE507432C2 (sv) * 1996-09-30 1998-06-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enhet för distribuerad handover i upplänk
US5883888A (en) * 1996-12-03 1999-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amless soft handoff in a CDM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872774A (en) * 1997-09-19 1999-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46878B1 (en) * 1997-11-26 2001-06-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agnetoresistive device having a highly smooth metal reflective layer
US6708041B1 (en) * 1997-12-15 2004-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Publ) Base stati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FI106667B (fi) * 1998-02-16 2001-03-15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radioverkko-ohjain ja järjestelmä ainakin kahden radioverkko-ohjaimen kautta kulkevan makrodiversiteettiyhteyden kontrolloimiseksi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ssä
US6208871B1 (en) * 1998-02-27 2001-03-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time adjustment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79935B2 (ja) 1998-08-19 2003-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Cdma移動通信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並びに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DE69837333T2 (de) * 1998-10-19 2007-12-20 Nortel Matra Cellula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Funkverbindung mit einer Zielbasisstation in einem zellularen oder drahtlosen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FI106494B (fi) * 1998-11-05 2001-02-15 Nokia Networks Oy Kehystahdistusmekanismi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6144A1 (fr) * 2002-12-13 2004-07-01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ede de transfert pour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US7295842B2 (en) 2002-12-13 2007-11-13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Handover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48706B (zh) * 2005-04-12 2012-05-09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用于进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与系统
CN1866798B (zh) * 2005-05-19 201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无线链路专用测量结果上报方法
CN100417268C (zh) * 2005-06-07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NC和Node B专用测量中支持部分成功的方法
CN109068364A (zh) * 2018-10-12 2018-12-21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站漫游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68364B (zh) * 2018-10-12 2020-12-22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站漫游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261645T1 (de) 2004-03-15
EP1199904A1 (en) 2002-04-24
JP4027071B2 (ja) 2007-12-26
US20020045451A1 (en) 2002-04-18
DE60102275D1 (de) 2004-04-15
CN1157967C (zh) 2004-07-14
DE60102275T2 (de) 2004-12-30
EP1199904B1 (en) 2004-03-10
US7184419B2 (en) 2007-02-27
JP2002159045A (ja) 200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967C (zh)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JP4825372B2 (ja) 逆方向同期伝送方式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1317482B (zh) 蜂窝无线电信切换系统
CN101123818B (zh) 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移动站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
CN1087128C (zh) 采用虚拟导频的硬越区连接方法
CA2582227C (en) Active set update (asu) with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hs-dsch) information
EP1691568B1 (en)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neighbor-cell-list filtering method
CN103634856B (zh) Hs-dsch服务小区变更改进的配置
AU2009311082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forming a Serving Cell Handover
US20120178451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32621A (zh) 多频点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496041A (zh) 用于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确定软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101911779A (zh) 用于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设备
JP452778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共有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ング無線網制御器の再割り当て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060623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ocating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in a network sharing system
KR102100895B1 (ko) 셀룰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지원 기법
CN101044701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环境中利用多目标小区执行多模式多频带终端的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KR10040374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삼자 통화 서비스를 이용한핸드오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969578A (zh) 平滑硬切换方法及适用于该方法的移动台和基站
CN1620185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硬切换时提供快速下行链路服务的方法
CN111417110A (zh) 一种基于nsa的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863370A (zh) 一种共享网络中选择性迁移的实现方法
CN101043720A (zh) 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方法及其系统
CN101981971A (zh) 基于目标的高速服务小区变更的激活时间
CN1705401A (zh) 一种系统间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HOMSON LICENSING S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S INC.

Effective date: 201406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03

Address after: The French Yixilaimu Leo City

Patentee after: Thomson Licensing SA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Electronics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