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568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5686A
CN1495686A CNA031590004A CN03159000A CN1495686A CN 1495686 A CN1495686 A CN 1495686A CN A031590004 A CNA031590004 A CN A031590004A CN 03159000 A CN03159000 A CN 03159000A CN 1495686 A CN1495686 A CN 1495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substrate
display screen
signal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9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0992C (zh
Inventor
ɼ�����
杉本光宏
榊阳一郎
川口久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5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09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09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2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 the same plane, e.g. auxiliary printed circuit insert mounted in a main printed circuit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及沿显示屏的边缘部配置的多块配线基板。显示屏具有多块配线基板中与互相邻接的第1配线基板及第2配线基板电连接的显示屏侧连接配线。多块配线基板分别有绝缘基板、设在所述绝缘基板上的基板侧配线群、以及驱动显示屏用的驱动用的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所述基板侧配线群由与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连接配线、以及未与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非连接配线构成。所述显示屏侧连接配线形成为所述第1配线基板的所述元件连接配线和所述第2配线基板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电连接。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适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或无机电致发光(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前主要采用带载组件(TCP:Tape Carrier Package)方式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屏和液晶驱动用IC的安装结构。图17A为形象地表示TCP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这种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0在液晶显示501的边缘具备供给液晶显示屏501的栅极信号配线或源极信号配线信号用的栅极TCP502和源极TCP503、以及供给各栅极TCP502或源极TCP503外部信号用的外部电路基板504。
图17B为形象地表示栅极TCP502和源极TCP503的立体图、各栅极TCP502或源极503在柔性基板506上具备;液晶驱动用IC505、向该液晶驱动用IC505供给图像数据信号、IC驱动用电源电压、对向电极驱动用电源电压等外部信号用的信号输入配线507、将液晶驱动用IC505输出的信号供给液晶显示屏501用的信号输出配线508。
上述各栅极TCP502或源极TCP503的信号输入配线507和位于液晶显示屏501外部的PWB(Printed Wiring Board印刷线路板)组成的外极电路基板504上的端子电气连接,将外部信号从外部电路基板504上的端子导入液晶驱动用IC505。
图18为表示TCP方式液晶显示装置中信号输入的示意图。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0中,因为信号从外部电路基板504例如直接向各源极TCP503逐个输入,所以外部电路基板504上需要非常多的配线。因此,要设法将外部电路基板504做成多层结构,于是就产生制造工序变得复杂,成本增加、可靠性降低等诸多问题。
因此,对于以往的TCP方式,近些年来,导入一种所谓“信号传播方式”,即一旦将信号输入一个TCP,就依次将所输入的信号向相邻的TCP传播开去。关于这种方式在例如;特开平4-313731号公报、实开平3-114820号公报、特开平10-214858号公报、特开2001-056481号公报及特开2002-287655号公报等均有揭示。
参照图19,说明信号传播方式。图19为表示信号传播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信号输入的图。TCP601上形成有液晶驱动用IC602、外部信号向液晶驱动用IC602输入用的信号输入配线603、从液晶驱动用IC602向液晶显示屏604供给图像信号用的信号输出配线605、以及向相邻的各TCP601输出液晶驱动信号用的中继配线606。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首先,外部电路基板607的外部信号通过输入配线603供给第1级的液晶驱动用IC602a,与该外部信号对应的图像信号经第1级的液晶驱动用IC602a及信号输出配线605送至液晶显示屏604。另一方面,输入第1级液晶驱动用IC602a的外部信号中的一部分从第1级的液晶驱动用IC602a导入中继配线606,通过液晶屏604上的连接配线608,供给相邻的第2级的TCP601b上的信号输入配线603。
因而,一旦从外部电路基板607向第1级的TCP601a输入信号,其一部分经TCP601a的液晶驱动用IC602a向液晶显示屏604的象素输出。其它的信号通过各TCP601上的中继线606及液晶显示屏604上的连接配线608,依次向相邻的TCP601b、601c、601d传播。
在中继配线606的信号传播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不用中继线606的方式相比,能大幅削减从外部电路基板607向各TCP601a、601b、601c、601d输入所需的配线数。在配线众多的外部电路基板607上,通常设法做成多层。因此,所谓配线数量少,是因为能使其层数减少,因而能谋求外部电路基板607成本降低。
但在上述公报所揭示的、信号传播方式的配线结构中,外部供给的图像信号用同一配线输入各TCP的液晶驱动用IC。在这种配线结构中,向同一配线输入几块TCP上将输入液晶驱动用IC的图像信号相加后的合成信号。因而必然时钟周期增大,对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这种配线结构,越是高清晰度的彩色显示器,在其上的应用就越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抑制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增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及沿所述显示屏的边缘配置的多块配线基板,在这种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板有将所述多块配线基板中相互邻接的第1配线基板及第2本线基板电连接的显示屏侧连接配线,所述多块配线基板分别具有绝缘基板、设在所述绝缘基板上的基板侧配线群、以及驱动所示显示屏用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驱动用电路元件,所述基板侧配线群由所述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连接配线、和与所驱动用电路元件未电连接的元件非连接配线构成,形成所述显示屏侧连接配线,使所述第1配线基板的所述元件连接配线和所述第2配线基板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电连接。
最好所述多块配线基板为每一块的所述基板侧配线群具有相同的配线图形。
构成所述基板侧配线群的众多的配线互相不交差,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俯视略呈U字形,两端部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的边缘部,所述元件连接配线的至少一方端部为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边缘部,并且,理想的为形成于较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的两端部更加内侧或外侧处,或所述元件连接配线插在多根据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中形成。
至少一方端部侧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最好沿所述一方端部背离另一方端部的方向,俯视还是略呈U字形。
设所述多块配线基板具有的驱动用电路元件总数为n块(n为2及2以上的自然数),那么所述多块配线基板的每一块构成所述基板侧配线群,信号传送有关的配线数量为n组或n+1组。还有所谓“信号传送有关的配线”系指传送输入多块配线基板具有的多个驱动用电路元件的任一个的信号,或输出的信号的配线。
所述配线基板还具有和所述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基板侧备用配线,所示显示屏还包括;栅极配线、和所述栅极配线交差的源极配线、和所述栅极配线及所述源极配线电连接的开关元件、通过所述开关元件和所述栅极配线及源极配线连接的象素电极、以及与所述配线基板侧备用配线电连接的显示屏侧备用配线。所述显示屏侧备用配线在所述源极配线的两端附近通过绝缘膜也可与所述源极配线交差。
所述显示屏可为液晶显示屏。
本发明第1种形态的配线基板,具有绝缘基板、设在所述绝缘基板上,传送信号的信号配线群、及有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电路元件的配线基板,在所述配线基板中,所述信号配线群由和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连接配线、及本与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非连接配线构成。
本发明第1种形态的配线基板为沿显示屏的边缘配置的配线基板,所述信号可以为驱动所述显示屏用的驱动信号。还有,所述信号不包括电源信号。
最好构成所述信号配线群的多根信号配线相互间不交差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俯视略呈U字形,两端部配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边缘部,所述元件连接配线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为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边缘部,并且配置在比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的两端部更加内侧或外侧上,或所述元件连接配线插在多根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中形成。
最好至少一方端部侧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为沿所述一方端部背离另一方端部的方向,俯视还是略呈U字形。
本发明第2种形态的配线基板包括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屏包括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形象地说明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说明实施形态1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3为说明实施形态2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4为说明实施形态3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5为说明实施形态4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6为说明实施形态5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7为说明实施形态1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8为说明实施形态2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9为说明实施形态3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10为说明实施形态4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11为说明实施形态5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12为形象地表示图7示出的1块COF上安装两块液晶驱动用IC的多芯片型COF的概要示意图。
图13为形象地表示图8示出的1块COF上安装两块液晶驱动用IC的多芯片型COF的概要示意图。
图14为说明实施形态8的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15为说明实施形态8的其它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16为说明实施形态8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
图17A为形象表示TCP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7B为形象表示栅极TCP502及源极TCP503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TCP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图。
图19为表示信号传播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以下的实施形态中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屏)、有机或无机(Electro Luminescence场效发光)显示装置、电致变色显示装置等也能适用。还有,以下的实施形态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运用于透过型、反射型、反射透过两用型中任何一种型式。
首先参照图1说明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大致结构。图1为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还有,在实施形态1~8中将对图1中用椭园围着的部分作详细说明。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屏100、沿液晶屏100的边缘部6分别配置的多个源极COF(Chip on Film薄膜上芯片)3及多个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Flexible Print Circuit柔性印刷线路)5。图1中源极COF3为3块、栅极COF4为两块、信号输入用FPC5 1块,但对于这些块数没有限制。
液晶屏100具有TFT(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基板1、与TFT基板对向配置有彩色滤色片基板2、及介于两基板1、2间的液晶层(未图示)。液晶屏100厚度为0.4~0.7mm左右。
TFT基板1具有分别沿行方向互相平行延伸的多条栅极配线、分别和多条栅极线交差,并且分别沿列方向互相平行延伸的多条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及源极配线电连接,配置成矩阵状的TFT、以及通过TFT和栅极配线及源极配线连接的象素电极。在TFT基板1的边缘部6形成分别连接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5用的端子。
彩色滤色片基板2具有红、绿、兰各色滤色片、及覆盖彩色滤色片的公共电极。TFT基板1及彩色滤色片基板2在各自的液晶层侧形成取向膜,被施以粗糙(rubbing)处理。
源极COF3及栅极COF4具有由玻璃或聚酰亚胺树脂等组成的25~40μm的铜箔等的配线图形。配线图形由多条配线形成,用电镀法或模铸法形成。除与液晶屏100的边缘部6连接的区域外,在配线图形上还层迭由聚酰乙胺等材质组成的25~50μm厚的抗焊料剂,配线图形被绝缘。液晶驱动用IC8分别装在源极COF3及栅极COF4的中央部附近。抗焊料剂上和液晶驱动用IC8的端子连接处形成开口。据此,构成配线图形的多根配线中某几根配线和液晶驱动用IC8的端子电连接。还有源极COF3及栅极COF4上不仅安装液晶驱动用IC8,而且有时还安装其它各种部件。
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5通过各向异性的导电膜(ACF:Anistoropic Conductive Film)和液晶屏100的边缘部6形成的端子(也后称液晶屏端子)靠热压连接。ACF为使数千~数万个导电粒子或绝缘粒子等分散在绝缘性的粘接剂中而形成。ACF起用粘接剂接液晶屏端子、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5的各端子的作用,同时还起利用导电粒子电连接的作用。ACF中的绝缘粒子起防止由于联接的导电粒子使相邻的端子空间之间短路的作用。最好ACF的厚度在10~10μm的范围内,尤其是20μm及20μm以下则更加理想。ACF的宽度最好在1~3mm内。
作为上述导电粒子可以使用Ni等金属粒子、在Ni等金属粒子上涂过Au的金属粒子、碳粒子、在热可塑性树脂粒子(塑料粒子)上镀过Au或Ni/Au(在基材上形成Ni层后再涂Au)等电镀热可塑性粒子、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明导电粒子、使Ni等金属粒子混合入聚亚胺脂中的导电粒子复合塑料等。作为它们之中的导电粒子,电镀热可塑性树脂粒子特别理想。作为上述绝缘粒子,主要使用热可塑性树指粒子。最好这些导电粒子或绝缘粒子的粒径在2~12μm的范围内,最好镀层厚度在0.1μm左右。此外,除薄膜状ACF以外,也有糊状的ACP(Ani sotiopic Conductive Paste各向异性导电糊),但从使用方便等来看最好还是薄膜状的ACF。
下面,说明ACF的连接方法。首先粘贴未固化的ACF,使其覆盖液晶屏100边缘部6上存在的电极端子。此后,训了将分别形成于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5的、连接液晶屏100的电极端子用的端子部配置在液晶屏100的电极端子上,将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5安装在液晶屏100的边缘部属6上。通过用未图示的加热接合工具以2~5Mpa的压力从安装在液晶屏100上的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用FPC5的上部压紧ACF部(电极端子部)10~20秒钟,从而使ACF硬化。这时接合工具的加热温度设定在250~350℃左右,使压紧时,最终到达ACF部的温度为170~220℃。压紧部的接合工具宽度最好和ACF宽度相同1~3mm左右。另外,最好连接时分别将源极侧、栅极侧一起连接,但源极COF3、栅极COF4、及信号输入FPC5也可逐个连接。
下面,对在液晶显示装置上传播信号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图1中的实线为将RGB信号等图象信号向各液晶驱动用IC8传送的图象信号配线22,箭头表示传送方向。图象信号供给信号输入用FPC5,通过位于液晶屏100边缘6的图象信号配线、源极COF3及栅极COF4内图象信号配线而传送,输入装在各COF3、4上的液晶驱动用IC8。图1中,为了使化记述,表示成用一根图象信号配线22将输入各COF3、4的图象信号汇总传送,但,如后所述,用单独的配线分别传送输入各COF3、4的图象信号。
图1中的虚线23为向液晶屏100的对边侧传送备用配线信号的备用配线23,前头为传送方向。这里对备用配线说明。所谓备用配线为从源极COF3向双点划线表示的图象信号输出配线7输出的图象信号的传送,因某种原因造成在图1中X记号处图象信号输出配线断线受妨碍时,尚能继续使用的配线。再者,在图1中,图象信号输出配线7仅记述1根,而将源极COF3的液晶驱动用IC8输出的图象信号导至液晶屏100用的多根图象信号输出配线通过液晶屏100的内部一直延伸到对边侧。
在液晶屏100边缘的源极COF3的两端部附近,通过绝缘膜跨过图象信号输出配线7形成1~2根配线。该配线通过在液晶屏100的周围走线而形成。标该配线为备用配线。
在上述的X记号处妨碍图象信号传送之时,对断线的图象信号输出配线7和备用配线23的交点(源极COF3侧和对边侧的两处)照射激光,破坏绝缘膜。由此,形成又一条从对边侧输入图象信号的路径。利用这条新的路径,能将图象信号从对边侧一直引导到X记号处,能修正显示屏一侧的欠缺。换言之,在图象信号输出配线7的两端部上,图象信号输出配线7和备用配线23导通,不仅是从源极COF3侧,而且还从对边侧开始形成又一条输入图象信号的路径。称流过此时的备用配线23的信号为备用配线信号。除备用配线23外还有电源配线等,因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故说明从略。
[实施形态1]
图2为说明实施形态1的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相当于图1中用椭园围着的部分。还有,源极COF3的液晶驱动用IC8为说明配线以透视形成示出。又为便于说明,只记述传送图象信号的配线,公共信号配线(以后称COM配线)、电源/GND(接地)配线、液晶驱动用IC的输出配线、备用配线等其它配线其记述均从略。还为了综合表示同类的构成要素,省略参考符号的英文字母,有时只表示参考符号的数字。例如源极COF3a、3b、3c概括地表述为COF3。
图2上记述源极COF3、装在COF3上的液晶驱动用IC8、用于将信号输入用FPC5(参照图1)输入的图象信号传向各COF3的传送配线12、在相互邻接的源极COF3之间用于传送图象信号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及将图象信号输入液晶驱动用IC8,或传向邻接的源极COF3用的COF侧配线群10。图象信号在图象信号输入点9输入液晶驱动用IC8。传送配线12及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和COF侧配线群10通过ACF在连接部14连接。为便于理解,用粗线表示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用细线表示COF侧配线群10。
以下说明源极COF3侧的配线结构。用个别的配线分别传送输入各源极COF3a、3b、3c的图象信号,为了输入液晶驱动用IC8,必须形成与传送图象信号的COF3具有的液晶驱动用IC的块数对应数量的配线。一般,因为每一个液晶驱动用IC8输入4个图象信号,故每一个液晶驱动用IC8需要4根图象信号线。图2中4根图象信号线成1组以1根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图象信号在3块源极COF3a、3b、3c中传送,所以每一块COF要3组配线。3组配线互相不交差,俯视略呈U字形设置在绝缘基板上。这些配线为了通过显示屏侧配线12、13和ACF而连接,所以在绝缘基板的边缘部31配置各自的两端部。这些配线中,内侧(上侧)配线记为10a,中央配线记为10b,外侧(下侧)的配线记为10c。
3组配线10a、10b、10c中的1组配线,换言之,3根线中的1根线因要输入液晶驱动用IC8,所以预先做成仅用1组配线(1根线)就能输入液晶驱动用IC8。在图2所示的左侧的源极COF3a中的侧配线10a在图象信号输入点9和液晶驱动用IC8电连接。称与液晶驱动用IC8电连接的配线为元件连接配线。另一方面,3组配线10a、10b、10c中的另外两组配线10b、10c与液晶驱动用IC8电气上不连接,将来自传送配线12的图象信号传送给相邻的源极COF3b。称这些配线10b、10c为元件非连接配线。还有,图2中的箭头记号表示图象信号的前进方向,没有箭头记号的配线表示没有图象信号流过。
以下,说明显示屏侧的配线结构。各源极COF3a、3b、3c中,图象信号输入液晶驱动用IC8的配线10a位于内侧(上侧)。传送配线12上依照从上面的配线12开始的顺序,传送向左侧的COF3a、中央的COF3B、右侧的COF3c分别输入用的图象信号。传送配线12依照从上面的配线12开始的顺序,连接内侧(上侧配线10a、中央配线10b、外侧(下侧)配线10c。从上侧的传送配线12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左侧的COF3a的液晶驱动用IC8。另一方面,从中央及下侧的传送配线12输入的图象信号不会输入左侧的COF3a的液晶驱动用IC8,向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传送。
连接左侧的COF3a和中央的COF3b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的走线使得COF3a的中央配线10b、及下侧配线10c分别与COF3b的上侧配线10a、及中央配线10b电连接。连接COF3a、COF3b的传送配线13由两组配线构成,相互之间不交差。从上侧的传送配线13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中央的COF3b的液晶驱动用IC8。另一方面,从下侧的传送配线13输入的图象信号不会输入COF3b的液晶驱动用IC8,传向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
连接中央的COF3b和右侧的COF3c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形成为COF3b的中央配线10b和COF3c的上侧配线10b电连接。连接COF3b和COF3c的传送配线13为1组,从传送配线13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右侧的COF3c的液晶驱动用IC8。还有,中央的COF3b的下侧配线10c、右侧的COF3c的中央配线10b、及下侧配线10c没有与传送配线13连接。
这样,本实施形态中,相邻的源极OCF之间,形成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使两源极COF的配线在内侧移动1组(1根线)连接。具体为COF3a、3b的各中央配线10b分别连接相邻的、向COF3b、3c的内侧(右侧)移动1组的上侧配线10a。另外,COF3a的下侧配线10c连接相邻的向COF3b的内侧(右侧)移动1组的中央配线10b。由此,在必须对个别的COF输入个别的图象信号时,也能在有同一配线图形的COF上实施。假设,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不错开连接相邻的两源极COF的配线时,就必须使用多个COF,它们分别安装着有不同输入点的液晶驱动用IC。即如根据本实施形态,对于各COF的液晶驱动用IC用个别的配线传送输入图象信号,这一点能用相同配线结构的COF来实现。
本实施形态中,与液晶驱动用IC8电连接的配线(元件连接配线)10a、较未与液晶驱动IC8电连接的配线(元件非连接配线)10b、10c形成于内侧。由此,在左侧的COF3a和中央的COF3b的配线连接成向内侧移动1组(1根线)时,两组传送配线13就能不交差地形成。因而,与传送配线13交差的情形相比,传送配线13的构造能简化。
还有,上侧配线10a由于输入点9以后(在图2中为输入点9的右侧)的配线部分不使用,故该部分可删除。另外,相邻的源极COF3的下侧配线10c相互之间可以连接。例如;左侧的COF3a的下侧配线10c和中央COF3b的下侧配线10c可不错开地连接,取代左侧COF3a的下侧配线10c和中央COF3b的中央配线10b的连接。这时,将传送配线13向内侧错开两组(两根线),使得中央COF3b的下侧配线10c和右侧COF3c的上述配线10a连接。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对在液晶屏100的左侧存在信号输入用FPC5,以左侧输入图象信号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信号输入用FPC也可存在于液晶屏100的右侧,在从右侧输入图象信号的情况下,也只要改变显示屏侧配线13的错开方法,能用和从左侧输入图象信号时使用的COF相同的COF来对应。
根据本实施形态,对各COCF的液晶驱动用IC8,能用个别的配线输入图象信号。因而,在以往的信号传播方式的配线结构中,能抑帛输入液晶驱动用IC8的图象信号时钟频率的增大。
[实施形态2]
图3为说明实施形态2的配线结构用概要示意图,相当于图1中用椭园围着的部分。还有,源极COF3的液晶驱动用IC8为了说明配线用透视形式画出。另外,为简化说明,只记述传送备用配线信号的配线及COM配线,电源/GND配线、液晶驱动用IC的输出配线、图象信号配线等其它的配线其记述均省略。在以下的图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和实施形态1的配线结构的构成要素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其说明从略。
图3中记述有,源极COF3、安装在源极COF3上的液晶驱动用IC8、在相互邻接的源极COF3间传送备用配线信号用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向邻接的源极COF3传送备用配线信号用的COF侧配线群10、从液晶驱动用IC8输出备用配线信号用的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向液晶驱动用IC8输入备用配线信号用的备用配线信号输入点17、取出备用配线信号向对边侧传送用的显示屏备用配线18、连接显示屏侧备用配线18和输入点17的COF侧备用配线19、显示屏侧COM配线20、及COF侧COM配线21。显示屏侧备用配线18从右侧的源极COF3a的右侧开始走线到液晶屏的对边侧。
液晶屏100和源极COF3通过ACF在连接部14连接。由此分别完成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和COF侧配线群10的连接、显示屏侧备用配线18和COF侧备用配线19的连接、显示屏侧COM配线20和COF侧COM配线21的连接。从备用配线信号输入点17输入液晶驱动用IC8的备用配线信号通过液晶驱动用IC8的缓冲器,从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输出。为易于理解,用粗虚线表示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用细虚线表示COM侧配线群10。对于COM配线也用粗点划线表示显示屏侧COM配线、用细点划线表示COF侧COM配线。还有在图3中为了简化,将通常每一块COF有2根(1根时居多)的备用配线信号线作为1组用1根表示。图3中的箭头表示信号的前进方向,没有箭头记号的配线表示没有信号流动。
以下,对源极COF3侧的配线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中,源极OCF为3块,每1块COF要流过3组备用配线信号。3组配线各自互相不交差,俯视略呈U字形设在绝缘基板上。这些配线通过显示屏侧配线13和ACF连接,各自的两端部配置在绝缘基板的边缘部31上。这些配线中,将内侧配线记述为10a、中央配线记述为10b、外侧配线记述为10c。其中1组上通过液晶驱动用IC8的缓冲器设置取出从显示屏侧流过来的备用配线信号的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本实施形态中,输出点16设在内侧配线10a上。这里,通过液晶驱动用IC8的缓冲器的原因是由于在COF侧备用配线19和内侧配线10a之间,走着COF侧COM配线21,所以采用跨接芯片等,做成即使不跨该配线21也能解决。
以下,说明显示屏侧配线结构。因将备用配线信号从图3的左侧向右传送,所以在用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连接邻接COF间时,将邻接的COF间的配线位置向外侧(左侧)借开1组,使得输出左侧的COF3a的备用配线信号的COF侧传送配线10a、和没有中央的COF3b的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的COF侧传送配线10b。还有,为了将备用配线信号流过的COF侧传送配线10b连向右侧的COF3c的COF侧传送配线10c,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是线成COF侧传送配线的位置向外侧(左侧)错开1组。这样,各COF3a、3b、3c的备用配线信号向右侧COF3c的右侧连接的显示屏备用配线18传送。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将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线成邻接的源极COF间的配线位置向外侧移动1组(1根线)。由此,利用有相同配线图形的COF能在相邻的源极COF间连接。假定,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不错开,连接两源极COF的配线时,换言之,在相邻的COF之间相同的配线互相之间连接的配线结构中,就需要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不同的多种COF。根据本实施形态,对各COF的液晶驱动用IC用个别的配线输出传送备用配线信号,这一点用相同配线结构的COF能实现。
还有,输出图3的备用配线信号的COF侧传送配线1Oa其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的左侧可不要,故该部分可删除。另外,本实施形态中,相邻COF间将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错开1组走线,但也可将左侧COF3a的内侧配线向中央COF3b的外侧配线10c错开两组走线。这时,将中央COF3b的内侧配线10a向右侧COF3c的中央配线10b错开1组走线,将中央COF3b的外侧配线10c和右侧COF3c的外侧配线10c不错开地走线。
本实施形态中,对备用配线信号从液晶显示屏100的左侧向右侧传送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在备用配线信号从右侧向左侧传送的情形下,只要改变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的错开方法,就能用和备用配线信号从左侧向右侧传送时使用的COF相同的COF来对应。
[实施形态3]
图4为说明实施形态3的配线结构的概要示意图,相当于图1中用椭园围着的部分。本实施形态与实施形态1的应用相当。实施形态1中,信号输入用FPC5位于左右任一方,只从一方输入图象信号。本实施形态中,信号输入用FPC5位于左右两方,图象信号分成两个,能对1个COF从左右两个方向输入。
本实施形态的源极COF3和实施形态1的COF3相比,不同之处为其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又1组COF侧传送配线10d在COF侧传送配线10c的外侧形成。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屏100形成未图示的右侧的信号输入用FPC的传送配线12。每1组的配线根数由于要将通常4个图象信号分成的,故两根。
以下,说明极COF3侧的配线结构。本实施形态中,将有效地使用实施形态1中未使用的COF侧传送配线。首先,对各源极COF3a、3b、3c和实施形态1一样进行3组配线10a、10b、10c走线,同时,在COF侧传送配线10c的外侧还走着1组具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但在本实施形态中有1组为2根配线。
右侧信号输入用FPC的传送配线12和右侧的源极COF3c的连接就如右侧COF的图象信号传送到右侧COF3c的配线10d、中央的图象信号传送到配线10c、左侧COF的图象信号传送到配线10b那样地进行。利用COF侧传送配线10d和3组COF侧传送配线10a、10b、10c和实施形态1说明时一样,将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错开走线。但因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位于外侧,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成相邻COF间的配线位置每一组都向外移动。
具体为;连接右侧的COF30和中央COF3b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成使得,COF3c的配线10b和COF3b的配线10c电连接,另外COF3c的配线10c和COF3b的配线10d电连接。同样连接中央COF3b和左侧COF3a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成使得COF3b的配线10c和COF3a的配线10d电连接。
按照这样的配线结构,图象信号分为两,能左右同时输入。另外,与实施形态1相比,能有效利用3组COF侧传送配线10a、10b、10c。能使每一块COF的COF侧传送配线数减少。具体为,对每一个COF以个别配线形式传送输入各COF的图象信号需要6组×2根=12根配线,但按照本实施形态,则用4组×2根=8根配线已足够。
[实施形态4]
图5为说明实施形态4的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相当于图1中用椭园围着的部分。本实施形态相当于实施形态2的应用。实施形态2中备用配线信号向左右某一方传送。本实施形态中备用配线信号分成两,一方向左侧传送,还有一方向右侧传送。
本实施形态的源极COF3和实施形态2的源极COF3相比,不同之处为,具有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的又1组COF侧传送配线10d形成于COF侧传送配线10c的外侧。由此,也能从右侧向左侧传送备用配线信号。每1组的配线数由于是将通常2根的备用配线信号分为两,所以是1根。
说明源极COF3侧配线结构。本实施形态中,有效利用实施形态2来使用的COF侧传送配线。首先对各源极COF3a、3b、3c和实施形态2一样对3组配线10a、10b、10c走线,同时,在COF侧传送配线10c的外侧再走1组具有备用配线信号输入点16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但本实施形态中每一组为1根配线。但本实施形态中,设置两点通过液晶驱动用IC的缓冲器取出从显示屏侧流过来的备用配线信号的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据此,能向左右两个方向传送备用配线信号。
显示屏备用配线18及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和源极COF3a、3b、3c的连接和实施形态2一样。但具有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位于外侧,所以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线成邻接的COF间配线的位置每1组向内侧移动。具体为;右侧的COF3c和中央的COF3h连接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线成COF3c的配线10d和COF3b的配线10c连接。同样,中央的COF3b和左侧的COF3a连接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线成10b、10c电连接。
根据这样的配线结构,备用配线信号分成两,能向左右传送。另外,与实施形态2相比,能有效利用3组COF侧传送配线10a、10b、10c,故能使每一块COF的COF侧传送配线数减少。具体为,通常需要6根配线,两根据本实施形态,则4根配线就足够。
[实施形态5]
图6为说明实施形态5的配线结构用的概要示意图,相当于图1中的椭园部分,在实施形态1中曾对图象信号的配线结构进行了说明,实施形态2中曾对备用配线信号的配线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形态为将这两种结构组合后的配线结构。
本实施形态的源极COF3和实施形态2的源极COF3相比,不同之处为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又一组COF侧传送配线形成于COF侧传送配线10c的外侧。由此,能和实施形态1一样从左侧传送图象信号,而且又能和实施形态2一样从左侧向右侧传送备用配线信号。
以下,说明源极COF3侧的配线结构。本实施形态中有效利用实施形态2中未使用的COF侧传送配线。首先对各源极COF3a、3b、3c走3组和实施形态2相同的配线10a、10b、10c,同时,在COF侧传送配线10c的外侧再走一组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但本实施形态中,只有配线10a每1组2根配线,其它的配线10a、10b、10c每1组4根配线。
显示屏侧备用配线18及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和源极COF3a、3b、3c的连接和实施形态2一样。但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位于外侧。因而对于有图象信号输入点9的COF侧传送配线10d位于内侧的实施形态1的场合,邻接的COF间配线位置移动变成相反。具体为;左侧的COF3a和中央的COF3b连接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线成COF3a的配线10b及配线10c分别与COF3b的配线10c及配线10d电连接。另外,中央的COF3b和右侧的COF3c连接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走线成与COF3b的配线10c与COF3c的配线10c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形态,则能用同一的配线结构的COF,对各COF的液晶驱动用IC实现用个别的配线传送输入图象信号,及实现传送输出备用配线信号。根据本实施形态所示的配线结构,则与在实施形态1、及实施形态2各自的场合中将COF侧传送配线数单纯相加后的数相比,能使COF侧传送配线数减少。具体为;实施形态1的配线数为3组×4根=12根,实施形态2的配线为3组×2根=6根,所以配线数相加变成18根。而根据本实施形态,能减少成1组×2根+3组×4根=14根。
[实施形态6]
通过将实施形态1~5组合或应用,也能设想多种其它的实施形态。参照图7~图11说明其中几个例子。图7~图11表示实施形态1~5的变形例,分别为图7对应图2、图8对应图3、图9对应图4、图10对应图5、图11对应图6。
不使用的配线部分存在于实施形态1~5中已说明过的各源极COF3上。所谓不使用的部分具体为;图象信号输入点9上输入图象信号后的配线部分,在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输出备用配线信号前的配线部分。图7~图11表示删除了实施形态1~5的配线结构中不需要的配线部分后的情形。
如图7~图11所示;随着不需要的配线部分的删除,将COF侧传送配线10a、10b、10c在COF内部向删除后的配线侧错开1组。例如,在图7示出的源极COF3上,在液晶驱动用IC8的右侧,相对于配线10b为从内侧数过去的第2根,则在液晶驱动用IC8的右侧,配线10b向内侧移动1组变成最内侧。通过采用图7~图11所示的配线结构,从而能减少COF侧传送配线的数量。
[实施形态7]
实施形态1~6中,对1块COF上安装1个液晶驱动用IC8的型式的COF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在1块COF上安装多块液晶驱动用IC的多芯片型式的COF。
图12及图13分别为形象地表示在一块COF上安装两块液晶驱动用IC的多芯片型COF的概要图。图12所示的多芯片型COF为应用图7所示方式,图13所示的多芯片型COF为应用图8所示方式。
图12所示左侧的源极COF3a及右侧的源极COF3b分别具有;安装在绝缘薄膜基材上的两个液晶驱动用IC88aa、8ab、(8ba、8bb)、4组配线10a、10b、10c、10d。4组配线10a、10b、10c、10d中最内侧的第1配线10a在图象信号输入点9a和左侧的液晶驱动用IC8aa(8ba)电连接。另外,从内侧开始第2根的第2配线10b通过左侧的液晶驱动用IC8aa(8ba)的下方,在图象信号输入点9b与右侧的液晶驱动用IC8ab(8bb)电连接。剩余两组的第3及第4配线10c、10d俯视略呈U字型,两端部在绝缘基板的边缘部形成。即4组配线10a、10b、10c、10d中两组配线10a、10b为元件连接配线,余下的两组配线为元件非连接配线。
以下说明显示屏侧配线结构。4组传送配线12a、12b、12c、12d从上侧的第1配线12a开始依次连接第1、第2、第3、第4配线10a、10b、10c、10d。4组传送配线12a、12b、12c、12d上分别传送输入左侧COF3a的左侧液晶驱动用IC8aa、右侧的液晶驱动用IC8ab、右侧COF3b的左侧液晶驱动用IC8ba、右侧的液晶驱动用IC8bb用的图象信号。第1传送配线12a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左侧液晶驱动用IC8aa、第2传送配线12b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右侧液晶驱动用IC8ab。另一方面,其它传送配线12c、12d输入的图象信号不会输入左侧的COF3a的液晶驱动用IC8aa、8ab,两向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传送。
连接左侧COF3a和右侧COF3b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性13走线成左侧COF3a的第3配线10c及第4配线10d分别和右侧COF3b的第1配线10a及第2配线10b电连接。连接COF3a和COF3b的传送配线13由两组配线构成,互相均不交差。上侧的传送配线13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左侧的液晶驱动用IC6a,而下侧的传送配线13输入的图象信号输入右侧的液晶驱动用IC8bb。
以下,说明图13所示的多芯片型COF。图13所示的左侧的源极OCF3a及右侧的源极COF3b分别具有安装在绝缘薄膜基材上的两个液晶驱动用IC8aa、8ab(8ba、8bb)、和4组配线10a、10b、10c、10d。4组配线10a、10b、10c、10d中最内侧的第1配线10a在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处与右侧液晶驱动用IC8ab(8bb)电连接。另外,从内侧开始第2根的第2配线10b通过右侧液晶驱动用IC8ab(8bb)的下方,在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16a处和左侧的液晶驱动用IC8aa(8ba)电连接。余下的两组第3及第4配线10c、10d俯视略呈U字形,两端部在绝缘基板的边缘部形成。即4组配线10a、10b、10c、10d中两组配线10a、10b为元件连接配线,余下两组的配线10c、10d为元件非连接配线。
两源极COF3a、3b具有;向两个液晶驱动用IC8aa、8ab(8ba、8bb)输入备用配线信号用的备用配线信号输入点17a、17b、连接显示屏侧备用配线18a、18b和输入点17a、17b的COF侧备用配线19a、19b、及连接显示屏侧COM配线20的COF侧COM配线21。
以下,说明显示屏侧配线结构。为了从左侧的源级COF3a向右侧的源极COF3b传送备用配线信号,相邻COF间用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a、13b连接。具体为,两组传送配线13a、13b配置在显示屏侧,使得输出左侧COF3a的备用配线信号的第1及第2COF侧传送配线10a、10b、与右侧COF3b没有备用配线信号输出点的第3及第4COF侧传送配线10c、10d连接。
根据本实施形态,则和实施形态1及2一样,能利用同一液晶驱动用IC8aa、8ab(9ba、8bb)及同一源极COF3a、3b,用个别的配线向液晶驱动用IC输入或从液晶驱动用IC输出个别的外部信号(备用配线信号)。另根据本实施形态,因各COF3a、3b有两个液晶驱动用IC8aa、8ab(9ba、8bb),故能减少连接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的数量。一般显示屏的配线比COF侧的配线,因膜厚薄,所以电阻大。因而,显示屏侧配线数一多、连接电阻就变得非常高,由于供给液晶驱动用IC的信号恶化,故担心液晶驱动用IC8不能正常动作,根据本实施形态,因能减少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的数量,和实施形态1及2的情形相比,配线电阻能更小。由此,更能抑帛信号输入用FPC5输入的信号的恶化。利用1个FPC5能驱动的液晶驱动用IC8的数量更多。
还有,在图12及图13中以各COF3a、3b上安装两块液晶驱动用IC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一块COF3a、3b上安装的液晶驱动用IC的数量也可以为3块及3块以上。
[实施形态8]
实施形态1~7的源极COF3都是COF侧配线群10的连接端子配置在薄膜基材(绝缘基材)的一方边缘部(图的上方侧边缘部)。因而,连接邻接的源极COF3的传送配线13俯视略呈U字形走线。本实施形态的COF3具有俯视略呈Z字形走线的配线群10,使得相邻源极COF3的连接端子互相对向。
图14及图15分别为说明本实施形态配线结构用的概括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为图2所示的实施形态1的变形图。图14及图15所示的各源极COF3a、3b、3c一方端子部侧传送配线群10俯视略呈U字形走线。在图14及图15中,以液晶驱动用IC8为基准左侧的传送配线10略呈U字形走线。换言之,各源极COF3a、3b、3c有略呈Z字形的传送配线群10。
各源极COF3a、3b、3c和实施形态1一样,通过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电连接。图14中,利用错开一方的源级COF,图15中利用错开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相邻的源极COF的配线群10移动1组而连接。具体为;左侧源极COF3a的中央配线10b及下侧配线10c分别与中央源极COF3b的上侧配线10a及中央配线10b电连接。另外,中央源极COF3b的中央配线10b和右侧源极COF3c的上侧配线10a电连接。
图16为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用的概要示意图。图14及图15所示的各源极COF3a、3b、3c只是一方端子侧的传送配线群10略呈U字形走线,但图16所示右侧及左侧的两源极COF3a、3c为两方的端子侧的传送配线群10分别略呈U字形走线。介于右侧及左侧两源极COF3a、3b中的中央的源极COF3b在连接部14没有略呈U字形的走线部分,具有和图2所示的源极COF3同样的配线结构。但中央的源极COF3b只是上侧配线10a、和下侧配线10b两组。因而,左侧源极COF3c的中央配线10b及下侧配线10c分别与中央源极COF3b的上侧配线10a及下侧配线10b电连接,中央源极COF3b的下侧配线10b和右侧源极COF3c的上侧配10a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形态及其变形图,则例如源极COF3a、及与其相邻的源极COF3b的连接端子间距离能缩短。换言之,相邻的源极间能用较短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连接。如实施形态7中所述;一般显示屏侧的配线比COF侧的配线膜的厚度薄,故电阻大。因而,在相邻COF3间的电连接上采用较长走线的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时,相邻COF3间电阻值变大。由此,由于信号输入用FPC5供给液晶驱动用IC8的信号恶化,担心液晶驱动用IC8不能正常动作。根据本实施形态,因能缩短显示屏侧传送配线13,故比实施形态1~7,能更加减小配线电阻。据此,更能抑制信号输入用FPC5输入的信号的恶化,利用一块FPC5能驱动更多的液晶驱动用IC8。
还有,上侧配线10a因图象信号输入点9以后*、(输入点9右侧)的配线部分不使用,该部分可删除。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各源极COF3a、3b、3c以液晶驱动用IC8为基准左侧的传送配线10略呈U字形走线,但右侧的传送配线10也可略呈U字形走线。
(其它的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8中,对源极COF3作了说明,栅极COF4也可以有同样的配线结构。另外,实施形态1~8中作为配线基板采用COF,也可用COG(Chip onglass玻璃上芯片)作为配线基板。COF可以为面朝上接合或面向下接合的任一种方式,也显示屏连接。
实施形态1~8中,元件连接配线中至少一方端部配置在元件非连接配线的两端部的内侧或外侧。换言之,最内侧(或最外侧)的配线是元件连接配线。但元件连接配线可介于多个元件非连接配线中配置。换言之,元件连接配线可以不配置在最内侧及最外侧。
实施形态1~8中采用FTF作为开关元件,也能采用MIM(Metal InsulatorMetal金属绝缘金属)等两端子元件或其它3端子元件。另外,实施形态1~8中,对显示屏为有源矩阵驱动的情形作了说明,但本发明也适用于无源矩阵驱动显示屏。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适用液晶显示装置、有无或无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等。另外,本发明的配线基板能适用于COF、COG、TCP等。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因为能用个别的配线输入或输出向驱动用电路元件输入的信号或从驱动用电路元件输出的信号,所以能抑制信号的时钟频率增大。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屏,以及
沿所述显示屏的边缘部配置的多块配线基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有电连接所述多块配线基板中互相邻接的第1配线基板和第2配线基板的显示屏侧连接配线,
所述多块配线基板分别有绝缘基板、设在所述绝缘基板上的基板侧配线群、及驱动所述显示屏用的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的驱动用电路元件,
由与所述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连接配线、及未与所述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非连接配线,构成所述基板侧配线群,
形成所述显示屏侧连接配线,使所述第1配线基板的所述元件连接配线和所述第2配线基板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块配线基板的各所述基板侧配线群有相同的配线图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基板侧配线群的多条配线分别相互间不交差地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
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俯视时略呈U字形,两端部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的边缘部,
所述元件连接配线至少一方端部为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边缘部,并且形成于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的两端部的内侧或外侧,或插在多条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中形成所述元件连接配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方端部侧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在沿所述一方端部背离另一方端部的方向上,俯视时还略呈U字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多块配线基板具有的驱动用电路元件的总数为n,其中n为2及2以上的自然数,则所述多块配线基板的各基板构成所述基板侧配线群,与信号传送相关的配线数是n组或n+1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基板还有与所述驱动用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基板侧备用配线,
所述显示屏还有栅极配线、与所述栅极配线交差的源极配线、与所述栅极配线及所述源极配线电连接的开关元件、通过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栅极配线及所述源极配线连接的象素电极、以及和所述配线基板侧备用配线电连接的显示屏侧备用配线,
所述显示屏侧备用配线在所述源极配线的两端部附近,通过绝缘膜面与所述源极配线交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8.一种配线基板,包括
绝缘基板,
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传送信号的信号配线群,以及
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配线群由和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连接配线、及未与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的元件非连接配线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线基板,沿显示屏的边缘部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是驱动所述显示屏用的驱动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信号配线群的多条信号线分别互相不交差地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
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在俯视时略呈U字形,两端部配置于所述绝缘基板的边缘部,
所述元件连接配线的至少一方端部为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边缘部,并配置在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的两端部的内侧或外侧,或插在多条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中配置所述元件连接配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方端部侧的所述元件非连接配线在沿所述一方端部背离另一方端部的方向上,俯视时还略呈U字形。
12.一种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13.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具备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B031590004A 2002-09-17 2003-09-17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9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9839 2002-09-17
JP2002269839 2002-09-17
JP2003305592A JP4314084B2 (ja) 2002-09-17 2003-08-29 表示装置
JP2003305592 2003-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686A true CN1495686A (zh) 2004-05-12
CN100360992C CN100360992C (zh) 2008-01-09

Family

ID=3203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900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992C (zh) 2002-09-17 2003-09-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83193B2 (zh)
JP (1) JP4314084B2 (zh)
CN (1) CN100360992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484B (zh) * 2007-04-27 2010-12-29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2006804A1 (zh) * 2010-07-14 2012-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线路架构
US8421720B2 (en) 2010-07-14 2013-04-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and circuit architecture thereof
CN112859461A (zh) * 2021-02-26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具有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5184B1 (ko) * 2003-11-26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칩, 상기 칩이 실장된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및상기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4276985B2 (ja) * 2004-07-28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路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07052396A (ja) * 2005-07-21 2007-03-01 Nec Electronics Corp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4736614B2 (ja) * 2005-08-12 2011-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217083B1 (ko) * 2006-01-13 2012-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회로기판과,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유닛 및 표시장치
JP2008020529A (ja) * 2006-07-11 2008-01-31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表示素子
KR101241761B1 (ko) * 2006-07-18 2013-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구동 칩,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리페어 방법
JP2008191535A (ja) * 2007-02-07 2008-08-21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4750780B2 (ja) * 2007-03-16 2011-08-17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液晶表示装置
JP4775408B2 (ja) * 2008-06-03 2011-09-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における配線の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00149141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ing of a display
JP5477626B2 (ja) * 2009-10-30 2014-04-23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有機elモジュール
US8907694B2 (en) * 2009-12-17 2014-12-09 Xcerra Corporation Wiring board for testing loa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452290B2 (ja) * 2010-03-05 2014-03-26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US9595222B2 (en) 2012-10-09 2017-03-14 Joled In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6248268B2 (ja) 2012-10-17 2017-12-20 株式会社Joled 画像表示装置
JP6248941B2 (ja) 2012-10-17 2017-12-20 株式会社Joled El表示装置
CN113450661B (zh) * 2020-05-28 2023-07-18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屏、拼接显示屏以及拼接显示屏的拼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14820U (zh) 1990-03-08 1991-11-26
JP2820168B2 (ja) 1991-03-18 1998-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EP0587144B1 (en) * 1992-09-08 1999-06-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structure for moun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of moun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electronic opt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printing apparatus
JP3405657B2 (ja) * 1996-11-29 2003-05-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テープキャリア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れを使った表示装置
KR100304261B1 (ko) * 1999-04-16 2001-09-26 윤종용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그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패널 어셈블리,그를 채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들의 조립 방법
JP3595754B2 (ja) 1999-06-10 2004-1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539555B2 (ja) * 1999-10-21 2004-07-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923271B2 (ja) 2001-03-26 2007-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パネル駆動回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484B (zh) * 2007-04-27 2010-12-29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2006804A1 (zh) * 2010-07-14 2012-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线路架构
US8421720B2 (en) 2010-07-14 2013-04-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and circuit architecture thereof
CN112859461A (zh) * 2021-02-26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具有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61825A1 (en) 2004-04-01
JP2004133428A (ja) 2004-04-30
JP4314084B2 (ja) 2009-08-12
US7283193B2 (en) 2007-10-16
CN100360992C (zh)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5686A (zh) 显示装置
US11489037B2 (en) Tiled displays with black-matrix support screens
CN1242373C (zh) 矩阵型显示装置
CN1306333C (zh) 显示基板及具有该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156734C (zh) 显示板
CN1199533C (zh) 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电路基板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495700A (zh) 集成电路和包括集成电路的显示器
CN1196957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75076C (zh) 电子组件和其制造方法
CN1216505C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414538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800925A (zh) 显示装置
CN102117597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756457A (zh) 安装构造体、安装用基板、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
CN1655661A (zh) 安装结构体、电光装置、电子设备和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744787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505455A (zh) 导电配线的连接构造
CN113763837B (zh) 混接面板及拼接面板
CN173454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745405A (zh) 显示器、接线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70454C (zh) 电路薄膜及包含它的显示装置
US20020131253A1 (en)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71117C (zh)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2164326A (zh) 一种显示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led显示屏
US20210033900A1 (en) Modular flat panel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