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9727B -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 Google Patents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9727B
CN1639727B CN038056917A CN03805691A CN1639727B CN 1639727 B CN1639727 B CN 1639727B CN 038056917 A CN038056917 A CN 038056917A CN 03805691 A CN03805691 A CN 03805691A CN 1639727 B CN1639727 B CN 1639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ransponder
execution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056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9727A (zh
Inventor
H·昆卡特
R·迈恩德
S·波斯奇
K·布雷特夫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XP B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639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9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39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972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Abstract

一种通信站(1)是适合与应答器以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它具有一个第一协议执行电路(12)以及一个第二协议执行电路(13),该第一协议执行电路(12)被设计成在通信站(1)与应答器之间根据一个站/应答器协议来进行通信,而该第二协议执行电路(13)则被设计成在通信站(1)与其他通信站之间根据一个站/站协议来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适合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的集成电路。
从美国专利5,929,778A中可以了解到这类通信站。在这份专利中指出,通信站能够借助电磁装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在为此目的进行的通信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某个协议,然而其中并没有更详细地说明要被遵循的协议的类型和特性。
本发明为自身所设定的一个目的在于:与这种从美国专利5,929,778A中所了解的通信站相比,改进一种适合于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并且提供一个通信站和一种用于通信站的集成电路,借助于它们,一方面在通信站与应答器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在通信站与其他通信站之间都可以获取能够清楚和明确区分的通信处理。
为了实现上文概述的目的,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中提供了依照本发明的特征,由此可以按照以下规定的方式来表征一个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也就是说:
一种适合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它具有被设计来处理一个站/应答器协议的第一协议执行装置,借助于第一协议执行装置而在遵守所述站/应答器协议的同时,在通信站与至少一个应答器之间可以进行通信,此外所述通信站还具有被设计来处理一个站/站协议的第二协议执行装置,其中所述站/站协议在至少一个协议参数上不同于所述站/应答器协议,借助于第二协议执行装置而在遵守该站/站协议的同时,在通信站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上文概述的目的,在依照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提供了依照本发明的特征,由此可以按照以下规定的方式来表征一个依照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说:
一种用于一个适合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具有一个被设计来处理一个站/应答器协议的第一协议执行装置,借助这个第一协议执行装置而在遵守所述站/应答器协议的同时,在通信站与至少一个应答器之间可以进行通信,此外所述集成电路还具有被设计来处理一个站/站协议的第二协议执行装置,其中所述站/站协议在至少一个协议参数上是不同于所述站/应答器协议的,借助这个第二协议执行装置而在遵守该站/站协议的同时,在通信站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通过提供依照本发明的特征,在这里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并且使用相对简单的装置实现了如下操作:由于可以借助协议参数来例如进行区分,因此可以简单和令人满意地对一方面,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与被设计来与之协作的应答器之间进行的通信处理,与另一方面,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与被设计来与之协作的其他通信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处理加以区分,所述协议参数是在站/应答器协议之初以及站/站协议之初提供的,并且这些协议参数是互不相同的。对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而言,它所具有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通过如下事实提供的:通过使用或遵守站/应答器协议和站/站协议这两个不同的协议,一方面有可能为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与应答器之间的指定通信处理选择并实施一个协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与其他通信站之间的通信处理选择和实施一个协议,其中在每一种情况下的协议都被优化,由此使得能够实施那些从例如短的通信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或是从与最大数目的可能通信伙伴通信的角度来看,被优化的通信处理。
此外,目前已经证实,如果分别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和依照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附加提供权利要求2和6中规定的特征,那么将会是非常有利的。由此有利实现的是,当通信站与应答器根据站/应答器协议进行通信时,务必要在任何这类通信之初认定已经为应答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当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与其他通信站根据站/站协议进行通信的时候,务必要在任何这类通信之初认定在相关通信站上的数据处理被令人满意地同步。
此外,目前已经证实,如果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和依照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附加提供权利要求3和7中规定的特征,那么将会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实现的是,当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根据站/站协议进行通信时,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上需要的仅仅是尽可能低的能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尤其是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包含在便携单元或者可移动或可传送设备之中的时候更是如此,并且在所述通信站由一个可充电或不可充电电池供电时情况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依照本发明的设计确保了电池将具有很长的持续时间。
此外,目前已经证实,如果分别在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和依照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附加提供权利要求4和8规定的特征,那么将会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实现了以一种有利的令人满意的方式来设计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站,以便能够一方面与最大可能数目的应答器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其他通信站尽可能快地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从以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是通过参考以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来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参考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的一个实例来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附图中:
图1以电路框图的图解形式显示了当前连接所必需的依照本发明的通信站的一部分。
图1显示了一个通信站1。通信站1适合与应答器(未显示)及其他通信站(未显示)进行无接触通信,其中将应答器和其他通信站设计成适合与通信站1进行通信。
通信站1包含了一个用于实现大量电子模块和组件的集成电路2,但是它仅仅是图1所示的当前连接中所必需的模块和组件。与集成电路2的端子3相连的是匹配装置4,借助于所述匹配装置,集成电路2的输出级和输入级与通信站1的传输装置5相匹配。传输装置5则包含了一个传输线圈6,借助所述传输线圈,可以在通信站1与适合所述目的的应答器之间以及在通信站1与适合所述目的的其他通信站之间以电磁方式进行通信。在这种通信中,传输信号是从通信站1传送,即发送到应答器或其他通信站,并且从应答器或其他通信站发送到通信站1,也就是由通信站1接收的。
集成电路2包含了一个微处理器7。在这里,大量的资源和功能是或者可以借助微处理器7来实现,但这仅仅是这里将会详细考虑的当前连接中所必需的资源和功能。代替微处理器7,通信站1还可以包含一个硬连线逻辑电路。微处理器7则是由总线链路8连接到图1并未显示的主计算机的。此外,微处理器7还可以由总线链路8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其他微处理器。而集成电路2则包含一个时钟信号发生器8,可以借助所述发生器来产生一个时钟信号CLK,出于已知目的,所述时钟信号CLK被馈送到微处理器7的一个输入端10。时钟信号发生器9可以具有一个脱离集成电路2而被提供的晶体振荡器。
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是借助微处理器7来实现的。在当前情况下,可以借助通信模式选择装置而在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这两种通信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其中在第一种通信模式中,通信是在通信站1与应答器之间执行的,而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是在通信站1与其他通信站之间执行的。在这里将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设计成能够以一种并未显示的方式来对其加以控制,由此可以在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上施加有意的控制。举例来说,可以经由总线链路8、由主计算机来对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进行控制。然而,也可以借助于一个输入键盘来对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进行控制。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个所谓的语控的控制设备,即通过口头控制命令来对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进行控制。
首先应该明白的是,第一通信模式中的通信是依照一个站/应答器协议、通过使用至少一个传输参数来执行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通信则是依照一个站/站协议、通过使用至少一个不同的传输参数来执行的。为此目的,集成电路2具有下述资源。
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和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是借助于微处理器7来实现的。这两个协议执行装置12和13可以借助通信模式选择装置11、经由控制连接14和15来加以激活。
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包含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第一编目(inventorying)信号生成装置17、第一响应信号检测装置18、第一确认信号生成装置19、第一命令信号生成装置20以及第一信息信号检测装置21。能量供应信号BURST可以由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来产生。第一编目信号INV1可以由第一编目信号生成装置17产生。第一响应信号RESP1可以借助第一响应信号检测装置18产生。第一确认信号QUIT1可以由第一确认信号生成装置19产生。第一命令信号COM1可以由第一命令信号生成装置20产生,该命令信号可以是一个写命令信号或读命令信号或是多种其他命令信号。第一信息信号INFO1可以由第一信息信号检测装置21检测到,而这些信息信号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信号,也可以是多种其他信息信号。
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第二编目信号生成装置23、第二响应信号检测装置24、第二确认信号生成装置25、第二命令信号生成装置26以及第二信息信号检测装置27是由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实现的。同步信号SYNC可以由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产生。第二编目信号INV2可以由第二编目信号生成装置23产生。第二响应信号RESP2可以由第二响应信号检测装置24进行检测。第二确认信号QUIT2可以由第二确认信号生成装置25产生。第二命令信号COM2可以由第二命令信号生成装置26产生,其中所述命令信号可以是读命令信号、写命令信号或是许多其他命令信号。第二信息信号INFO2也可以由第二信息信号检测装置27检测,其中这些信息信号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信号,也可以是其他站的信息信号。
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被设计为对站/应答器协议进行处理。在遵守站/应答器协议的同时,在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应答器之间可以借助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来进行通信。该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的一个特殊属性在于它们具有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其中将所述装置设计成在每次开始处理站/应答器协议的时候都产生能量供应信号BURST。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的另一个特殊属性在于它们被安排成对一个站/应答器协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协议是为了在协议处理过程中与最大可能数目的应答器进行通信而设计的。
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被设计为对站/站协议进行处理。借助于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可以在遵守站/站协议的同时在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之间进行通信。较为有利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是如下产生的,它们具有被设计为在每次开始处理站/站协议时都产生同步信号SYNC的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在通信站1的情况下,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有利地被安排为处理一个站/站协议,其中所述站/站协议被设计为使移动站1在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时只在其上造成最小可能能耗。在当前情况下,所述装置同样是有利的,由此第二协议执行装置被设计成了对一个站/站协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协议被调整成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尽可能快地建立通信连接。
就通信站1来说,有利实现的必要情况是:将要由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处理的站/应答器协议与要由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处理的站/站协议在至少一个协议参数上互不相同。在当前情况下,根据站/应答器协议,能量供应信号BURST是在每次开始处理这个协议时产生的,此外根据站/站协议,同步信号SYNC是在每次开始处理该协议时产生的,因此这两个协议总是互不相同的。由于存在这种差异,因此可以清楚和无误地对这两个协议进行区分,这意味着作为不同协议的处理的结果而执行的通信过程也可以被清楚和令人满意地相互区分。此外,在当前情况下也如此选择两个不同的协议,正如可能发生的那样,如果一方面在通信站1与应答器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在通信站1与其他通信站之间同时进行通信过程,那么这其中是没有相互影响的。
站/应答器协议可以是一个已知协议,诸如在例如国际标准ISO14443或ISO15693之类的国际标准中定义的协议之一,或者该协议也可以是当前正在起草的标准ISO18000中的协议之一。
集成电路2包含了用于对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产生或是将要分析的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集成电路2还包含用于对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产生或是将要分析的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借助于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由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产生或是将要分析的信号可以在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应答器之间(这种情况下)使用两个传输参数通信的过程中得到处理,借助于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由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3产生或是将要分析的信号可以在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两个不同的传输参数通信的过程中得到处理。在进行完这种操作的时候,在当前连接中,用于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的信号处理的两个传输参数与用于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的信号处理的两个参数是互不相同的传输参数,这一点是非常必要和有利的,在下文中更为详细地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具有第一编码装置30和第一解码装置31。第一编码装置30被设计为通过第一种编码来处理信号,其中第一种编码构成了一个第一传输参数。在当前情况下,第一编码装置30被设计为借助于所谓的米勒(Miller)编码来对信号进行处理。第一解码装置31被设计为借助第二种编码来处理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种编码构成了第二传输参数。在当前情况下,第一解码装置31被设计为借助于所谓的曼彻斯特编码来处理信号,其中使用了一个辅助载体。然而,也可以将第-编码装置30和第一解码装置31设计成各自借助所谓的曼彻斯特编码或是任何其它编码来处理馈送给它们的信号,例如所谓的归零码(RZ码)。
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还具有第一调制装置32和第一解调装置33。在这里将第一调制装置32和第一解调装置33设计成通过第一种调制而对被馈送给它们的信号进行处理。在当前情况下,第一调制装置32是由振幅调制装置构成的,而第一解调装置33是由振幅解调装置构成的,这意味着第一调制装置32和第一解调装置33被设计成通过作为第一种调制的振幅调制来对信号进行处理。这其中包含的即为所谓的振幅键控(ASK),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振幅键控可以是10%ASK、12%ASK、30%ASK或100%ASK或者乃至是其它的ASK调制。然而,在这里并不是必定将第一调制装置32和第一解调装置33设计成通过振幅调制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且举例来说,也可以将其设计成通过相位调制来处理信号。
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具有第二编码装置34和第二解码装置35。第二编码装置34和第二解码装置35被设计成借助于作为传输参数的第三种编码来处理那些馈送给它们的信号。在当前情况下,第二编码装置34与第二解码装置35被设计为通过一个所谓的NRZ码(不归零码)来处理那些馈送给它们的信号,这意味着这个NRZ码由此形成了通信站1上使用的另一个传输参数。然而,也可以将第二编码装置34和第二解码装置35设计成各自通过其他编码来处理馈送给它们的信号,诸如举例而言,所谓的FM零码(FM0码)。
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还具有第二调制装置36和第二解调装置37。第二调制装置36和第二解调装置37被设计为通过第二种调制来处理那些馈送给它们的信号,在当前情况下,第二调制装置36是由相位调制装置构成的,而第二解调装置37是由相位解调装置构成的。既然这样的话,作为第二调制装置36提供的相位调制装置与作为第二解调装置37提供的相位解调装置都被设计成了通过所谓的BPSK方法(二进制相移键控方法)来处理那些馈送给它们的信号。然而也可以将第二调制装置36和第二解调装置37设计成通过其它类型的调制来处理那些馈送给它们的信号,例如通过频率调制或是简单的相位调制乃至振幅调制。
集成电路2则包含了一个载波信号生成器38,其中可以借助所述生成器来产生一个载波信号CS,所述信号被馈送到第一调制装置32和第二调制装置36,以便进行调制。
将第一调制装置32设计成振幅调制装置将会提供相当大的好处,其中可以容易地且只需要很少能量便在给定的应答器上解调那些可由第一调制装置32产生并传送到所述应答器的经振幅调制的传输信号。
在当前情况下,将第二调制装置36设计成相位调制装置提供了相当大的优点,其中可以由第二调制装置36产生并传送到其他通信站的传输信号确保了很高的信噪比并且只需要相对较小量的发射能量,这意味着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在通信站1上,第二调制装置36需要的能耗反而很低,这一点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在通信站1作为从至少一个可充电或不可充电电池供电的便携单元一部分的时候更为有利,因为这给出了涉及很长持续时间的供电装置。
通过一方面,对通信站1与应答器之间依照站/应答器协议所进行的通信来说,另一方面,对通信站1与其他通信站之间依照站/站协议所进行的通信来说,选择不同类型的编码和不同类型的调制,也就是说,通过选择不同的传输参数,可以有利地确保所涉及的通信处理能在需要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或者至少部分同时地进行,而完全不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或是相互干扰。
在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中经过第一编码装置30和第一调制装置32处理的信号被馈送到第一放大器装置39,并且从第一放大器装置39经由端子3传递到匹配装置4,然后接着传递到传输装置5。
在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中经过第二编码装置34和第二调制装置36处理的信号被馈送到第二放大器装置40,并且从第二放大器装置40经由端子3传递到匹配装置4,然后接着传递到传输装置5。
由传输装置5接收并馈送到匹配装置4的信号经由端子3馈送到集成电路2。如果这些信号是在通信站1与应答器之间进行的通信中传送到通信站1的信号,则由第一滤波装置41将所述信号滤出并经由第三放大器装置42将其馈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装置28的第一解调装置33。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放大器装置42的增益系数甚至可以小于一(1)。另一方面,如果所述信号是在通信站1与其他通信站之间的通信中传送到通信站1的信号,则通过第二滤波装置43将其滤出并且经由第四放大器装置44将其馈送到第二信号处理装置29的第二解调装置37。
在下文中将会简要描述处理站/应答器协议的可能的通信处理以及处理了站/站协议的另一个可能的通信处理,但是应该记住的是,这些处理仅仅是可能发生的实例。
在对站/应答器协议进行处理时,每次在开始处理协议的时候都会借助于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来产生能量供应信号BURST,这个操作是在1毫秒的最小周期中进行的。能量供应信号BURST被传送到所有那些出于通信目的而与通信站1相链接的应答器,由此确保了为所有应答器提供足够大量的能量。此外,这其中还假设了所涉及的应答器即为所谓的无源应答器,它们不具有任何例如由电池提供的它们自己的电源。然后,第一编目信号INV1是借助第一编目信号生成装置17产生的,由此为所有那些出于通信目的而与通信站1相链接的应答器开始一个编目过程。第一响应信号RESP1由每一个出于通信目的而与通信站1相链接的应答器发出并且传送到通信站1,此后,第一响应信号检测装置18检测出究竟是在来自至少两个应答器的至少两个这类第一响应信号RESP1之间存在冲突,还是令人满意地检测到一个来自单个应答器的第一响应信号RESP1。由第一确认信号产生装置19产生的第一确认信号QUIT1被传送到明显地检测到的每一个应答器。紧随借助第一确认信号QUIT1进行这类确认之后,在通信站1与指定情况下已被识别和确认的应答器之间将会进行通信,这个通信是由于给定情况中的第一命令信号COM1而导致执行的,并且所述通信可以是从所涉及的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是将数据写入所涉及的应答器,以及是其他的数据交换。在这种情况下,给定情况下的第一命令信号COM1是由第一命令信号生成装置20产生的。然后,在由于这种类型的第一命令信号COM1所执行的数据交换操作过程中,从应答器发射到通信站1的数据或信息则是借助该第一信息信号检测装置21来进行检测的,其后则是在微处理器7中或是在经由总线链路8而与微处理器7相连的主计算机中对检测到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处理。
在根据站/站协议所进行的通信处理过程中,同步信号SYNC是由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在每次启动协议的时候产生的,所述同步信号将会从通信站1发送到所有出于通信目的而与通信站1相链接的其他通信站。由于同步信号SYNC是在其他通信站上分析的,因此这样就确保了可以简单和快速地同步所有参与通信的通信站上所进行的数据处理操作。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一个这样的通信站1都具有它自己的石英振荡器9,并且所述石英振荡器9不会在正好相等的频率上操作,如果没有建立同步,那么这有可能会导致数据处理是不受控制的并且无疑将会导致通信站之间进行的任何通信中的数据检测出错。一旦已经产生并发出同步信号SYNC,那么在这里设想的情况中所进行的处理类似于上述站/应答器协议的处理,而信号INV2、RESP2、QUIT2、CON2和INF02也是以相似方式处理的。
当在通信站1与应答器之间依照站/应答器协议来进行通信的时候,如上所述的同步建立并不是必要的,因为在这类通信所涉及的应答器中,时钟信号是从通信站1发送到应答器的传输信号中导出的,并且由此可以借助于所导出的时钟信号来实现同步操作。
对上述通信站1而言,应该提到的另一个要点是通信站1也可以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匹配装置以及两个相互独立的传输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匹配装置和与之相连的一个传输装置可以用在两种可能的通信模式中的一个相应模式中。由此便可能通过当时最佳匹配于所述通信模式的通信站1来实施传输行为。在这两种通信模式中,在给定时间上的通信可以采用感应方式(inductively)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传输装置将会采用如变压器中那样耦合的传输线圈的形式。在这两种通信模式中,如果通信都是在很高的频率上进行,那么传输装置最好采用所谓的偶极子形式。
另一个结合上述通信站1论述的要点是通信站1可以采用分离设备或是独立单元的形式。在一个优选应用中,通信站1是诸如移动电话或是所谓的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便携单元的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通信站(1),适合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所述通信站(1)具有被设计为处理站/应答器协议的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借助所述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实现所述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应答器之间的、遵守所述站/应答器协议的通信,所述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具有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所述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被设计成在每次开始处理所述站/应答器协议时均产生能量供应信号(BURST),以确保所有应答器都被供以足够大的能量,所述通信站(1)还具有被设计为处理站/站协议的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其中所述站/站协议在至少一个协议参数上不同于所述站/应答器协议,借助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实现所述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之间的、遵守所述站/站协议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站(1),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具有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所述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被设计成在每次开始处理站/站协议时均产生同步信号(SYN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站(1),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被设计成对下述站/站协议进行处理:所述站/站协议是考虑到在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时仅在所述通信站(1)上造成最小的可能能耗而被安排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站(1),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被设计成对下述站/应答器协议进行处理:所述站/应答器协议是考虑到与较大数目的应答器进行通信而被安排的,并且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是考虑到尽可能快地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建立通信连接而被安排的。
5.一种集成电路(2),用于适合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所述集成电路(2)具有被设计为处理站/应答器协议的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借助所述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实现所述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应答器之间的、遵守所述站/应答器协议的通信,所述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具有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所述能量供应信号生成装置(16)被设计成在每次开始处理所述站/应答器协议时均产生能量供应信号(BURST),以确保所有应答器都被供以足够大的能量,所述集成电路(2)还具有被设计为处理站/站协议的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其中所述站/站协议在至少一个协议参数上不同于所述站/应答器协议,借助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实现所述通信站(1)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之间的、遵守所述站/站协议的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集成电路(2),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具有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所述同步信号生成装置(22)被设计成在每次开始处理站/站协议时均产生同步信号(SYNC)。
7.根据权利要求5的集成电路(2),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被设计成对下述站/站协议进行处理:所述站/站协议是考虑到在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时仅在所述通信站(1)上造成最小的可能能耗而被安排的。
8.根据权利要求5的集成电路(2),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执行装置(12)被设计成对下述站/应答器协议进行处理:所述站/应签器协议是考虑到与较大数目的应答器进行通信而被安排的,并且所述第二协议执行装置(13)是考虑到尽可能快地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站建立通信连接而被安排的。
CN038056917A 2002-03-13 2003-02-17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Expired - Lifetime CN1639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100244 2002-03-13
EP02100244.9 2002-03-13
PCT/IB2003/000594 WO2003077185A1 (en) 2002-03-13 2003-02-17 Communication s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ransponders and further communication stations with the aid of different protoco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9727A CN1639727A (zh) 2005-07-13
CN1639727B true CN1639727B (zh) 2010-05-26

Family

ID=2779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56917A Expired - Lifetime CN1639727B (zh) 2002-03-13 2003-02-17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471818B2 (zh)
EP (1) EP1485858B1 (zh)
JP (1) JP4319549B2 (zh)
KR (1) KR20040089726A (zh)
CN (1) CN1639727B (zh)
AT (1) ATE448522T1 (zh)
AU (1) AU2003206010A1 (zh)
DE (1) DE60329984D1 (zh)
WO (1) WO2003077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1987B2 (ja) * 2004-12-28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タグおよび携帯端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4810A (en) * 1996-06-26 1998-09-08 Par Government System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electronic tags
US5929778A (en) * 1994-11-10 1999-07-27 Rikagaku Kenkyusho Data carrier system
US6058374A (en) * 1996-06-20 2000-05-02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Inventory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items using tags
CN1292905A (zh) * 1998-03-11 2001-04-25 达索At公司 通过电磁连接在阅读器和移动对象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1741A (en) * 1990-03-28 1991-09-24 Wesby Philip B Locating system
US5640151A (en) * 1990-06-15 1997-06-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ags
US5610947A (en) * 1994-10-14 1997-03-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R FM modem with flash modulation
US6362737B1 (en) * 1998-06-02 2002-03-26 Rf Code, Inc. Obj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transceive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6034603A (en) * 1997-01-24 2000-03-07 Axcess, Inc. Radio ta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tag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6130896A (en) * 1997-10-20 2000-10-10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LAN segments with point coordination
FR2776148B1 (fr) * 1998-03-11 2000-10-13 Dassault Automatismes Procede, systeme et dispositif pour transferer, par liaison electromagnetique, des informations entre des lecteurs et des objets nomades
IL126799A (en) 1998-10-29 2005-05-17 Elpas Electro Optic Systems Lt System for infrared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6577229B1 (en) * 1999-06-10 2003-06-10 Cubic Corporation Multiple protocol smart car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11921B2 (en) * 1999-10-21 2008-08-12 Rf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sset location
KR100486754B1 (ko) * 2000-08-31 2005-05-03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데이터 충돌을 방지한 무선주파수 식별 태그 시스템 및데이터 충돌 방지 방법
WO2002043185A1 (de) * 2000-11-22 2002-05-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tennen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9778A (en) * 1994-11-10 1999-07-27 Rikagaku Kenkyusho Data carrier system
US6058374A (en) * 1996-06-20 2000-05-02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Inventory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items using tags
US5804810A (en) * 1996-06-26 1998-09-08 Par Government System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electronic tags
CN1292905A (zh) * 1998-03-11 2001-04-25 达索At公司 通过电磁连接在阅读器和移动对象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系统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85858B1 (en) 2009-11-11
JP2005520378A (ja) 2005-07-07
US20050093676A1 (en) 2005-05-05
US9471818B2 (en) 2016-10-18
US20170032312A1 (en) 2017-02-02
US9767433B2 (en) 2017-09-19
CN1639727A (zh) 2005-07-13
ATE448522T1 (de) 2009-11-15
WO2003077185A1 (en) 2003-09-18
DE60329984D1 (de) 2009-12-24
EP1485858A1 (en) 2004-12-15
JP4319549B2 (ja) 2009-08-26
KR20040089726A (ko) 2004-10-21
AU2003206010A1 (en) 200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7649B (zh) 通信系统、通信设备、有线通信设备以及通信方法
CN100448174C (zh) 包括rfid标签的移动终端电路及使用该移动终端电路的无线识别方法
CN102096836B (zh) 一种射频装置和射频读卡器以及相关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EP2283584B1 (en)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01707679U (zh) 一种射频装置和射频读卡器以及相关通信系统
EP2701314B1 (en) Detection of load-modulated NFC signals
EP2234356A2 (en)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6004991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instrument providing thi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0936571B1 (en) IC card, reader and system
CN101751544A (zh) 用于从应答器模块中读取数据的设备
CN101167083B (zh) 用于通信设备的电路和发送控制方法
CN1639727B (zh)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JP5079953B2 (ja) 非接触型icカード用リーダライタシステム
CN110225497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JPH11120307A (ja) 通信機
CN108133161A (zh) 一种移动终端读取数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JP2002342724A (ja) 非接触型icカード用リーダライタ
CN1639728A (zh) 借助于不同传输参数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CN105490709B (zh) 一种小型无源射频放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JP2012068932A (ja) 非接触型icカ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711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102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after: NXP B.V.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